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6337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刘方平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注。注洛阳东: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韩诗第一句中的“都”字流露出作者经过漫漫寒冬、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B韩诗第二句中的“初”字表达了诗人见到满园春色、其溢于言表的欣喜,一扫遗憾之情。C刘诗三、四句写富人看春雪似花,表达出作者对社会贫富差异强烈的愤慨之情。D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早春的白雪,并借此抒发情怀。E“白雪却嫌春色晚”这

2、种写法使文章充满灵动之气,与“雪却输梅一段香”有异曲同工之妙。解析:选BCB项,句中的“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C项,刘诗只是隐含了作者因贫富差异造成审美不同的感叹,而非“强烈的愤慨之情”。(2)两首诗均以“春雪”为题,但对雪的描绘有所不同,寄托的情感也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韩诗写春雪嫌花开得太晚,所以化作飞花,在庭中树间飞舞;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喜爱之情;刘诗写春雪被春风挟带着在空中盘旋;春天已经来临,突如其来的春雪在富贵人眼中似花,却夹杂着作者的嗔怪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

3、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本诗写于诗人晚年。拳毛:即蜷毛,马毛拳曲貌。眄:斜视。(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B“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出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也借助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C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D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

4、量。E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解析:选BDB项,“借助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理解有误,诗人并无此意;D项,“雕畏惧秋风”错误,颈联是为了表现秋风能使马和雕长精神,赋予万物以活力,并无“畏惧秋风”之意。(2)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首联表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作者把秋风拟人化,通过秋风深情回忆去年与诗人作别,今又回到诗人身边,营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颔联诗人感叹衰老。诗人听闻秋风又来,醒来之后,却在镜中看到自己容颜衰老,有秋风依旧人已老的怅惘

5、。后两联诗人精神顿作。以“马思边草”“雕眄青云”比兴,引出诗人迎着秋风上高台,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精神品格。3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注高。注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其形似菊。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刺头”既写小松的外形,也写出小松平顺的性格。“不羡”把菊人格化,突出了菊的清高孤傲。B“蓬蒿”是一种杂草。杜诗“出蓬蒿”写出了小松由大转小,郑诗则告诫莫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C阴历九月九日是重

6、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还采撷菊花插于鬓上。D郑谷的菊中,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华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E两首诗歌体裁上都是七言绝句,内容上同属咏物诗。主题上都有以物自况、托物言志的意思。解析:选ABA项,“平顺”有误,应为表现了小松的顽强不屈;“清高孤傲”不当,应是突出菊不求高位的高尚气节。B项,写出了“小松由大转小”有误,应为“写出了小松由小转大”。(2)两首诗歌在赞颂“小松”与“菊”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人”与“瓦松”的否定。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歌所寄寓的批评之意。答: 参考答案:时人不能识别

7、小松是凌云之木,只能等到业已凌云才能发现认可。批评了时人不识人才,眼光短浅。瓦松虽高,但只是寄生在高大的建筑物之上。批评了攀附高位、依附权势的人。二、语言表达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_。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_。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_,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答: 解析:处,前文写菊花适应性强,喜爱阳光又耐寒,且紧跟着写了菊花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的生长状态,则处

8、应写其耐寒的一面。处,结合后文写的“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潮湿的环境中”都能栽种菊花,可见其强调的是“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处,这是文段的最后一句,应是总结句,结合后半句内容,可填写类似于“菊花良好的适应性”的内容。参考答案: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菊花良好的适应性5仿照下面这首短诗,续写两节文字,要求内容贴切,句式基本一致。示例:一粒树的种子渴望冲破厚重的泥土在熹微的晨曦中绽放生命,努力生长解析:审题干时,要注意“内容贴切,句式基本一致”等要求。审例句时,要挖掘隐性要求。审读时应该瞻前顾后,并确定仿写内容。仿写时要注意用字用句应文雅通顺。参考答案:一朵花的蓓蕾/盼望冲出层层的屏障/在芳香的空气里/灿烂盛开,香溢四方一只折翼的飞鸟/梦想挥动有力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中/自在滑行,优雅飞翔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