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八)米洛斯的维纳斯(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6292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八)米洛斯的维纳斯(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八)米洛斯的维纳斯(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八)米洛斯的维纳斯(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八)米洛斯的维纳斯(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八)米洛斯的维纳斯(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八)米洛斯的维纳斯(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八)米洛斯的维纳斯(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八) 米洛斯的维纳斯(时间:40分钟分值:33分)一、语言表达专练(24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今明两天亚冠联赛小组赛将进行第四轮的比赛,参赛的四支中国球队的命运迥然不同。参观展览犹如给这些发行员的心灵放了个假,每个从展厅出来的人心情都豁然开朗。虽然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种大爱,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今天的许多人,似乎对他们的观点只能敬谢不敏了。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 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今年5月,新一批歼16战机已交付中国空军使用,亮相珠海航展也顺理成章。

2、关闭核电站必然要留下大量核废料,既要关闭核电站,又不愿把核废料存放在自己的家园,这个死结使得德国反核能运动进退维谷。ABC D解析:选B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符合语境。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不能用来形容心情,不合语境。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不合语境。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处与“根本”重复。顺理成章:形容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符合语境。进退维谷:进退两难。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法国获得维纳斯这尊雕像时,全国

3、一片沸腾,人们视之为国宝,并被尊称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她一直被世界上所有热爱艺术和美的人们所景仰,他们都以能亲眼目睹这尊古希腊最伟大的艺术奇迹为人生一大幸事。B陈先生表示,旅行社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只充当中介的作用,对机票、景区门票、住宿和餐饮费用等成本都无法控制。C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已向各地公安、工商机关作出部署,要求对非法敛财的“世界通”涉嫌传销犯罪活动进行依法查处。D“米洛斯的维纳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家喻户晓的爱与美的女神的雕像。但她并不是唯一的,她只是古代希腊众多的阿佛洛狄忒雕像中的一个罢了。解析:选DA项,语义重复,“目睹”即为“亲眼看到”,前面再加“亲眼”造成重复,可将“亲眼”

4、删去;B项,搭配不当,可将“充当”改为“起”;C项,成分赘余,“进行”“依法”二词要删除其一。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神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ABC D解析:选B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做好此题,要注意文段的表达方式:是描写,还是议论或说明。分清

5、句间关系,找准衔接点。须在一起,从“这想象的喜悦”和“而是依据这种想象”断定。再看哪句与情境句最衔接,句较为适合。句是对句的解释。是总结句。4根据前后文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古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一旦毁坏则不可能复原。古建筑能激起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认同感,每个民族的人民都会为拥有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而感到无比自豪。然而,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古建筑常常受到惊人的破坏,因此,。答: 参考答案:它具有不可再生性人类创造辉煌也毁坏辉煌要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5观察下面丰子恺的漫画建筑的起源,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并写出两点启示。(6分)答: 参考答案:(内容)一个

6、孩子正在专心地搭积木,他垒出了一个门,旁边是散落的积木。(启示)解放孩子的双手,还给孩子发展个性的空间;培养创造性,要从小做起。6根据不同的要求,将原文的句子变成不同的单句。(4分)据说,这座用帕罗斯岛产的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维纳斯像,是19世纪初叶米洛斯岛的一个农人在无意中发掘出来的,后被法国人购下,搬进了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1)突出维纳斯像的发掘情况: (2)突出维纳斯像的最后结局: 参考答案:(1)据说,这座用帕罗斯岛产的大理石雕刻而成,后被法国人购下,搬进了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的维纳斯像是19世纪初叶米洛斯岛的一个农人在无意中发掘出来的。(2)据说,这座用帕罗斯岛产的大理石雕刻而成,19世

7、纪初叶米洛斯岛的一个农人在无意中发掘出来,后被法国人购下的维纳斯像被搬进了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二、阅读理解专练(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不妨“不求完美”到某个地方做客,当地朋友少不了领着你参观这风景那名胜。末了,你要告辞,朋友却热情挽留,直说还有许多好地方没看完呢。你只好说:“留点遗憾,下次再来。”确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要留点遗憾的。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是遗憾的艺术。这个主语可以用很多词替换,比如摄影,比如影视,比如建筑等。即便是人生,也是“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遗憾总是在所难免。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对人对己都宽容一点,做人做事不妨“不求完美”。有的人,看到什么都想学

8、,希望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做个“通才”,成为完美的全能者。于是,每天满怀激情,看到什么就学什么,整日忙得不亦乐乎,最后每样都只学了皮毛。如果用这样的完美标准要求别人,更会让自己失望不已。而有的人,能够认清自己或别人的不足,主动放弃让自己或别人做个“全能者”的想法,把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在某几个方面甚至一个方面钻研得更深,反而能够“一招鲜,吃遍天”。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仅不可能什么都懂,也没必要什么都懂,古往今来,从来就没有哪个人什么都懂,能够一个人包打天下。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容易贻误时机,影响做事的效果。经常写时评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文从句顺,逻辑说得通,观点站得住脚 ,让人读得下

9、去,就很不错了,至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则是很难的,而且容易在过度修改中失去文章的时效性。做事反复思量,追求完美的初衷也是极好的,然而世事瞬息万变,哪里能把什么都想遍了!过度权衡,也必然会贻误做事的最佳时机。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其实更容易导致更大的不完美。淮南子里有一句话:“夫待騕褭、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车;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意思是,如果非要等到騕褭、飞兔这样的良马才来驾车,那世上的人就没车可坐了;如果非要等到西施、毛嫱这样的美女才来结婚,那就一辈子别想成家了。事实就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脱离实际,把要求定得太高,太追求完美,最后多半是不但这件事办不成,而且会

10、失去更多。太阳灿烂辉煌,固然令人景仰;群星朦胧闪烁,未尝不令人陶醉。“如果你因错过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当然,我们在这里说的不妨“不求完美”,不是说降低要求或没有要求。相反,在做事的过程中,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尽力追求目标,只是要给做事的最终结果一点宽容。少一点对“追求完美”的苛求,反而能让我们把人生的各种目标设定得更具体可行;多一点对“不求完美”的宽容,或许会在同等的时间内多思考几个问题,多干几件实事,这样会有更高的效率、更大的收获、更理想的结果。7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选文论据的一项是(3分)()A断臂的维纳斯刚出土时,雕塑家们纷纷为维纳斯复原手臂,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后大家一致认

11、为残缺的维纳斯更具有艺术魅力。B林书豪虽然先天条件并不突出,但他苦练球技,最终成了NBA赛场上耀眼的明星。C一个原本容貌姣好的女孩,为了追求完美的“明星脸”而去整容,不料整容失败,反而变丑。D一个成绩平平、喜欢机械的少年,理性地放弃了高考,进入技术学校,后来成为修车高手。解析:选B论据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是“做人做事不妨不求完美”,而B项能证明的论点是勤能补拙,与中心论点不相符。8下列对文中相关段落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第段以参观风景名胜常留遗憾的事例,引出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会有遗憾的认识。B选文第段承接上文,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做人做事不妨“不求完美”。C选文第段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力。D选文第段补充论述了“不求完美”的真正含义,使论证更严密。解析:选C第段并没有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过于追求完美,往往会贻误时机,影响做事的效果。B事实上,过于追求完美,其实更容易导致更大的不完美。C少一点对“追求完美”的苛求,多一点对“不求完美”的宽容,这样会有更大的收获。D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也可降低要求或没有要求,这样也是不求完美的表现。解析:选D由文章第段的内容可知,不求完美不是说降低要求或没有要求。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