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二)春江花月夜(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6242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二)春江花月夜(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二)春江花月夜(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二)春江花月夜(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二)春江花月夜(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二)春江花月夜(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二)春江花月夜(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江花月夜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流宛转绕芳甸(抑扬动听)B月照花林皆似霰(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C玉户帘中卷不云(思妇的居室)D可怜春半不还家(可叹)解析:选AA项,宛转:蜿蜒曲折。2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霰B但见长江送流水C可怜楼上月徘徊D不知江月待何人解析:选AA项为比喻;B、C、D三项均为拟人。3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_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解析:选C从对联的词性和结构角度看,“风雨”与“江山

2、”是名词相对,“一杯”与“万里”是数量词相对,“酒”与“心”是名词相对,故选C。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海上明月共潮生。(2)_,何处春江无月明。(3)谁家今夜扁舟子,_。(4)可怜楼上月徘徊,_。(5)_,碣石潇湘无限路。答案:(1)春江潮水连海平(2)滟滟随波千万里(3)何处相思明月楼(4)应照离人妆镜台(5)斜月沉沉藏海雾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1)此诗无一“情”字而无一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答:_(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在第三

3、、四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_答案:(1)凉(或“缺”)。(2)“凉”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感遇十二首(其四)张九龄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注本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时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做宰相,与牛仙客一起把持朝政,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池潢: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1)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的第一句以大海衬托孤鸿,沧海是这样的大,鸿雁是这样的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B诗的第二句写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连护城河水也不敢看,这表明诗人经历打击之后格外胆怯。C诗的三至六句以双翠鸟营巢三珠树、珍木巅上,影射李林甫、牛仙客窃据高位,终将被“金丸”射中。D“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两句在艺术技巧上继承了屈原离骚的写法,以美草香花比喻品质高洁。E这首诗在结构上首尾照应,布局缜密,首尾写鸿雁,中间六句“侧见”领起,写“翠鸟”的招摇及对它的警告。解析:选BDB项,“格外胆怯”错,这里是象征诗人经历宦海风波后而格外警惕,同时以孤鸿的警惕反衬出

5、下文双翠鸟的自以为安乐。D项,“在艺术技巧上继承了屈原离骚的写法,以美草香花比喻品质高洁”错,这里没有运用香草美人的技巧,而是运用典故,告诫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的外露,就怕别人将你作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就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2)这首诗塑造孤鸿形象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答:_解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写孤鸿是为了写自身。前两句写孤鸿经历风浪,遇事后小心警惕,联系注释可知,这是表现诗人被李林甫、牛仙客等人排挤出朝廷的孤独失落和内心的警惕。三至六句写双翠鸟高高营巢在珍贵的三珠树上,自以为安乐,实际上是嘲讽李林甫、牛仙客窃据高位,不可一世。然后诗人借孤鸿的口吻对他

6、们提出警告“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两句,点出了全诗的主题思想。“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以鸿雁口吻道出自己不慕名利,希望退隐之意。答案:诗人以孤鸿自喻,托物言志。以孤鸿的失群、寂寞象征自己被排挤出朝堂、无人支持的孤独和失落;以孤鸿的翱翔苍穹与双翠鸟的占据宝树高位做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身居高位的李林甫、牛仙客之流的讽刺和警告;借助孤鸿之口,流露出自己看淡名利、有意退隐的情感。三、语言表达7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3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像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1)_(2)_(3)_答案:(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2)她常常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3)人们把她看作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她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像和幸福向往。8把下面的几句诗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100字左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答:_答案:春天的江水被风吹过,泛起些许涟漪,就如同我此时的心情;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似与潮水一起涌出来,就如同我此刻的愁绪。月光照耀了整个春江,那光亮随着波浪闪耀万里,无论何处的春江上都会泛着这皎洁的月光,不知此刻的她是否会看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