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翻译检测2018.1.2.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5930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言翻译检测2018.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文言翻译检测2018.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文言翻译检测2018.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文言翻译检测2018.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文言翻译检测2018.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文言翻译检测2018.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言翻译检测2018.1.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言翻译检测一、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1译: 二、(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老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

2、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晋书符融传)2译: 3译: 三、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此非子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4. 译: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

3、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

4、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 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

5、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 奇:稀奇 B.工草隶虫篆 工:擅长C. 唯贞与卓独不坐 坐:受株连而获罪 D. 贞累启固辞 启:禀告 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晋太傅安九世孙也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若使烛之武见秦母,师必退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A. B.后主因赦舍人施文庆曰太建五年,贞乃还朝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良乃入,具告沛公C. D.7.下列对稳重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6、是(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B.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C.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D.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长辈称赞。B. 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

7、托,为他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亲笔所作。C. 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D. 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后主下令长期供他儿子吃穿。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6分) (2)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

8、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余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9、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不立强家世卿者,以鲁三桓、晋六卿、齐田氏为戒也。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

10、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交换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以有侯王 争必以利B三代之兴 知诸侯之不可复C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而诸子之论废矣 D袭封而争位者 君臣父子相贼虐者12下

11、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请立诸子 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1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