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2.5.1《意识的本质》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934628 上传时间:2017-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2.5.1《意识的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2.5.1《意识的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2.5.1《意识的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2.5.1《意识的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2.5.1《意识的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2.5.1《意识的本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2.5.1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这进一步佐证了()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机能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 BC D 【解

2、析】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物 质可以离开意 识单独存在,意识不能离开物质单独存在,说法错误 ,应排除;“意识是怎么产 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体现, 与题意无关;故选 B。【答案】B2 “礼”字的繁体是“禮” ,本字为“豊” ,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在甲骨文中“豊”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这种合数文以成一字,而义在其中的会意造字方法( )表明客观存在可以被人的头脑所反映体现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说明世界上存在着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反映了所造汉字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A BC D【解析】这种合数文以成一字,而 义在其中的会意造字方法 说明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因此题肢 正确;同时也能够说意识是物 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故 题肢正确;题肢说法错误,世界上不存在 这样的意识,故排除;题肢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答案】A3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

4、物质器官【解析】A 中“分泌物”说 法错误,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B 说法错误;C 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材料中所提的大脑效应、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的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表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D说法符合题意。故选答案 D。【答案】D4中央电视台曾播出陕西省清涧县玉家河乡有一个与羊一起生活了六年之久的“羊孩”拴拴。另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子被母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事例。这些“羊孩” “狼孩”有的早亡,有的十几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这些事例表明()A “羊孩” “狼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B “羊孩”

5、 “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C “羊孩” “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D “羊孩” “狼孩”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解析】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 纯粹的 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 产物,社会的 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 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因此,意 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 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羊孩” “狼孩”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 产生思维 ,故

6、 D 符合题意。 A、B、C 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答案】D5研究证实,长期守静有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有助于提升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和决策力。而长期身处节奏过快、喧嚣的环境,少年易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疾患,成年人逻辑推理能力会弱化,主管短期愉悦的细胞会更活跃。这一现象表明()A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B运动不利于大脑细胞的成长C静止是人脑运动的基本形式D情绪变化决定人脑细胞的发育【解析】A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 题意,题中事例强调人脑影响人的意识活动,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故入 选。 B 表述错误且与题意不符,C 选项观点错误, 题中强调长期处于守静状态,有利于大脑发 育,但并

7、没有 说静止是人脑运 动的基本形式,故排除。 D 选项观点错误,情绪变化影响人脑细 胞的发育,但并不决定,故排除。【答案】A6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 “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解析】意识具有目的性、 计划性、自 觉选择性和主动创 造性,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材料中“其设计 源自江南风景中的” ,体现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B 适合 题意; A 说法

8、正确但材料没有体 现;实践是沟通主客 观世界的桥梁, C 是错误的;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 D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B。【答案】B7在我国云南,纳西族地区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原始象形文字。它既源于生活,又保持着生动、夸张、简约的图画特征,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具有能动性,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解析】A 说法不对,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东巴文字是一种原始象形文字,它既源于生活,又保持着生动、夸张、简约的图画特征, 说明意识的内容是客

9、观的,形式是主观 的, B 符合题意。C、 D 说法都 对,但与 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8一般来说,狭窄的房间,若使用明亮的冷调装饰,就会让人从心理上感到空间变得宽敞。这表明()A意识活动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B房间大小因心理感觉而变化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 识的内容是客 观的,形式是主 观的,不同的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装饰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故选 C。其他三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C9科学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大脑神经元中的“位置细胞” “网格细

10、胞” “方向细胞”和“边界细胞” ,人们因此可以回答“我在哪里” “我是否来过这里” “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等问题。这一成果再次佐证了( )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由动物心理自发形成的人脑能够将观念直接变为现实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 BC D【解析】题干中科学家发现了大脑神经元中的“位置细胞” “网格细胞” “方向细胞”和“边界细胞” ,说明人脑结构的复 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正确。说法不对,意识 是人特有的,不是由动物心理自发形成的。说法不对,人通 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题干中人们可以回答 “我在哪里” “我是否来过这里”“从哪

11、里出发到哪里去”等问题,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 存在的反映, 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10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 2.0 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可见()A思维与存在是同一性的B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解析】A 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体现。题干是说物质决定意识,不是 说意识的反作用,B 强调意 识的反作用,与题意不符。题干中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 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 符合题意。D

12、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 C。【答案】A11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 BC D【解析】说法不对,错觉 属于社会意识。 说法不对,意识永远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题干中的行为,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13、D。【答案】D12信息时代,人们用“大数据”来描述和定义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大数据”理念为我们看待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即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不是像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这表明()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 BC D【解析】材料中“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不是像 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 识,意 识是物质的反映,项符合题意;材料“大数据理念为我们看待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体 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 论,

14、项符合题意;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主旨;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是错误 的;故本题答案选 C。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答案】C二、非选择题13材料下图是近年来我国某研究机构对部分社会群体的心态调查情况。 有人认为,材料二中反映的各种心态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请你运用哲学关于意识的本质的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的知识,设问指向材料二中反映的各种心 态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属于辨析型题目。解答此类试题,应肯定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同时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解答本题先回答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析意识的本质,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