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设备转辙机概述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3462796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信号设备转辙机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铁路信号设备转辙机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铁路信号设备转辙机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铁路信号设备转辙机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铁路信号设备转辙机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信号设备转辙机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信号设备转辙机概述(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路信号设备转辙机序道岔是决定列车运行进路的关键设备,而动作道岔的设备是转辙机,转辙机设置于道岔尖轨的轨旁或轨间,转辙机的动作、表示电路,俗称道岔控制电路,它是信号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录1、 定义2、 作用3、 对转辙机的基本要求4、 转辙机与道岔5、 转辙机的设置6、 转辙机的分类7、 ZD6系列电动转辙机8、 S700K型电动转辙机9、 转辙机的运行状态10、 转辙机的检测与维护1、 定义转辙机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用于实现对道岔的转换和锁闭,是直接关系行车安全的设备,对于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作用在集中联锁设备中,转辙机的作用是接到命令后带动道岔转换,其

2、主要功能为:转换道岔、锁闭道岔尖轨、表示道岔所在位置,具体表现为: 1) 根据操作要求,将道岔转换至定位或反位;2) 道岔转换至规定位置而且密贴后,自动实行机械锁闭,防止外力改变道岔位置;3) 当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后,正确反映道岔位置,并给出相应表示;4) 发生挤岔以及道岔长时间处于“四开”位置(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时,及时发出报警。3、 对转辙机的要求(1) 对转辙机的基本要求如下:1、作为转换装置,应具有做够大的压力,以带动尖轨作直线往返运动;当尖轨受阻不能运动到底时,应随时通过操纵使尖轨回复原位。2、作为锁闭装置,当尖轨和基本轨不密贴时不应进行锁闭;一旦锁闭,应保证不致因车通过道岔时的

3、震动而错误解锁。3、作为监督装置,应能正确的反映道岔的状态。4、道岔被挤后,在未修复前不应再使道岔装换。(2) 对转辙机的技术要求如下:1、转辙机的安装应与道岔成方正,转辙机外壳纵侧面的两端于基本轨或中分线垂直距离的偏差,不大于10mm(外锁闭道岔,不大于5mm).2、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20km/h的道岔应采用外锁闭装置。3、多点(含两点及以上)牵引道岔应采用多机牵引方式。4、发生挤岔时,转换设备(快速转辙机除外)应可靠切断道岔表示。5、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道岔应采用三相380V电源电压的交流电动、电液转辙机牵引。其他线路可采用额定电压160V直流电动、电液转辙机牵引。6、多

4、机牵引道岔使用不同动程的转辙机,应满足道岔同步转换的要求。7、尖轨、心轨的第一牵引电转辙机,应采用动作杆和锁闭杆同时锁闭的方式。8、道岔密贴的检查。(1)列车运行速度120km/h及以下的道岔密贴检查应满足一下要求:单点牵引道岔牵引点中心线处有4mm及其以上间隙时,密贴尖轨和心轨不得锁闭和接通道岔表示。两点及三点牵引道岔第一牵引点中心线处有4mm及其以上间隙时,密贴尖轨和心轨不得锁闭和接通道岔表示,其余牵引点检查6mm。尖轨密贴段,在牵引点有10mm及以上缝隙时不得接通道岔表示。(2)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20km/h小于160km/h区段的道岔密贴检查应满足以下要求:单点牵引道岔牵引点中心线处有

5、4mm及其以上间隙时,密贴尖轨和心轨不得锁闭和接通道岔表示。两点及三点牵引道岔第一牵引点中心线处有4mm及其以上间隙时,密贴尖轨和心轨不得锁闭和接通道岔表示,其余牵引点检查6mm。尖轨密贴段,在牵引点有10mm及以上缝隙时不得接通道岔表示。(3)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60km/h区段的道岔密贴检查应满足以下要求:牵引点中心线处尖轨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间有4mm及以上间隙时,锁闭机构不得锁闭和接通表示。尖轨、心轨密贴段,在牵引点间有5mm及以上缝隙时不得接通道岔表示。多点牵引道岔在尖轨于基本轨和心轨与翼轨不密贴段的牵引点可不设表示杆,也不进行密贴检查,其他牵引点应设表示杆。11、道岔表示电路中应采用

6、反向电压不小于500V,正向电流不小于300mA的整流元件;三相交流转辙机表示电路中应采用反向电压不小于500V,正向电流不小于1A的整流元件。 4、 转辙机与道岔道岔是列车从一个股道转向另一股道的转辙设备,它是轨道线路中最关键的特殊设备,也是信号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之一。(1) 道岔1 道岔的组成1) 机械结构道岔的机械结构如图1所示,他有两根可以移动的尖轨,尖轨的外侧是两根固定的基本轨,与尖轨和基本轨相连接的是4根合拢轨,其中两根合拢轨是直向的,另外两根合拢轨是弯曲的(其曲线叫做道岔导曲线),两根内侧合拢轨相连的是辙叉,它由两根翼轨、一个岔心和两根护轮轨组成。护轮轨和翼轨用于固定车轮运行的方

7、向,因为机车车辆通过道岔时都要经过辙叉的“有害空间S”,如果不固定车轮轮缘的前进方向,就有可能造成脱轨事故。图1目前,在我国铁路线路上,大多采用9、12、18号三个型号的道岔,它们所允许的侧向通过速度分别为30、45、80km/h。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线一般都采用9号道岔。2) 动力转辙机动力转辙机是道岔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它的基本任务是转换道岔、锁闭道岔和反映道岔的位置状态。转辙机的传动机构是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变成动作杆的低速直线运动,再有动作杆带动尖轨转换。传动机构的另一作用是驱动尖轨的锁闭机构。转辙机的传动机构有齿轮传动和液压传动两类。1 齿轮传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是必须采用磨擦连接器

8、,其原因一是当尖轨已转换完毕时,而电机还不能立刻停转,利用磨擦连接器克服电机的转动冲击。另外,当尖轨在转换过程中受阻,而不能继续动作时,磨擦连接器进入磨擦状态,使电机能继续转动而不致烧毁。2 液压传动机构电动机驱动一个油压泵,将加压的液体注入储能油罐中,使罐内空气压缩,以储存一定能量。在转换道岔时,使电动机工作,同时将控制油路的阀门打开,使受压油液注入油缸中,借助活塞与油缸的相对运动推动油缸,再由油缸带动工作杆使尖轨转换。当道岔的尖轨转换到规定的位置,且与基本轨保持一定的密贴力时,转辙机应能把尖轨机械锁闭在密贴状态,以保证在列车通过道岔时,尖轨不致因受震动而离开基本轨,造成“挤岔”或“四开”。

9、3) 道岔表示器:用于显示道岔开通的方向。4) 另外还有设置于轨间的连接杆、尖端杆、密贴调整杆和表示杆等附件。2 道岔的位置和状态如图2所示,道岔有两根可以移动的尖轨,一根密贴于基本轨,另一轨尖离开基本轨,可以同时改变两根尖轨的位置,使原来分离的密贴,使原来密贴的分离,可见道岔有两个可以改变的位置。我们把道岔经常所处的位置叫做定位,临时根据需要改变的另一位置叫做反位。为改变道岔的两个位置,在道岔尖轨处需要安装道岔转辙设备。图2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的程度如何,对行车安全影响很大,比如列车迎着尖轨运行时,如果尖轨密贴程度差,即间隙超过一定限度(大于4mm),则车轮的轮缘有可能撞着或从间隙中挤进尖轨尖端

10、,而造成颠覆或脱轨的严重行车事故。因此,对尖轨和基本轨的密贴程度,有严格的标准,根据铁路技轨规定,装有转换锁闭器、电动转辙机或电空转辙机的道岔,当在转辙杆的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插入厚4mm,宽20mm的铁板时应不能锁闭或开放信号。当高速列车通过道岔时,虽然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良好,但由于列车震动仍有可使道岔改变状态的可能性,为了防止此种危险的发生,在上述几种道岔转换设备中都附有外锁闭装置,以便把道岔锁在密贴良好的规定状态。3 对向道岔和顺向道岔道岔的尖轨尖端叫做岔尖,列车迎着岔尖运行时,这组道岔叫对向道岔。对向道岔决定列车的去向,如果位置不对,将使列车进入异线,可能造成列车冲突,后果非常危险。列车

11、顺着岔尖运行时,这组道岔叫顺向道岔。顺向道岔虽然不决定列车的去向,但如果位置不对,也将造成道岔挤岔,甚至列车颠覆的危险。 4 单动道岔和双动道岔5、 在实际的站场中,有些道岔的动作和位置与其它道岔不发生关联,即根据作业的需要可以单独的开通定位或反位,这样的道岔被称为单动道岔。有许多道岔的动作和位置与其他道岔发生关联,两组道岔中经过其中一组道岔反位走车时,必然也经过另一组道岔的反位;经其中一组道岔定位走车时,虽然不经过另一道岔的定位,但也无法经过另一组道岔反位走车,而另一组道岔如果在定位则可进行平行作业。所以对两道岔的位置要求一致,称这样的两组道岔为双动道岔。 需要指出的是,在非集中联锁时,一组

12、双动道岔是靠同一道岔握柄扳动,使两道岔同时动作。在电气集中车站,由转辙机带动道岔转换,两道岔并不是同时动作,一般是靠近站内的先动,站外的后动,因此,双动道岔只是要求两道岔位置必须一致。 对双动道岔实行联动控制,既能简化操作,节省设备,也有利于保证站内作业安全。一般通过一组双动道岔能够将上下两条线路连接起来,道岔开通侧向时,车列可以从一条线路运行到另一条线路,因此双动道岔也称渡线道岔。一组渡线道岔称为单渡线,两组渡线道岔称为双渡线,而将两组渡线道岔交叉铺设则称为交叉渡线,交叉渡线可以减少车站咽喉区的占地面积。5、 转辙机的设置(1) 未提速区段1、未提速之前,每一组道岔岔尖处均设一台转辙机,称谓

13、单机牵引。2、12号AT道岔,尖轨加长且有弹性,需两台转辙机3、可动心轨道岔心轨需单独设置一台转辙机(二)提速区段(采用S700K及钩式外锁闭)1、提速12号道岔,2+2或22、提速18号道岔,需5台(3+2),30号需9台(6+3)实现牵引。两台以上的称谓多机牵引。(二)提速区段(采用ZYJ7带SH6及钩式外锁闭)1、提速12号道岔,1+1或12、提速18号道岔,需2台(1+1),30号需9台(6+3)实现牵引。两台以上的称谓多机牵引。6、 转辙机的分类1、 按动作能源和传动方式分类,转辙机可分为电动转辙机、电动-液压转辙机和电空转辙机。 电动转辙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目

14、前多数转辙机是电动转辙机,包括我国铁路大量使用的ZD6系列转辙机和S700K型电动转辙机。电动-液压转辙机:简称电液转辙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液力传动的方式。如ZY(J)系列转辙机。电空转辙机:由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由电磁换向阀控制。如ZK系列转辙机。2、 按供电电源种类,转辙机可分为直流转辙机和交流转辙机。直流转辙机:采用直流电动机,工作电源是直流电。如ZD6系列电动转辙机就是直流转辙机,由直流220v供电。ZY系列电液转辙机也是直流转辙机,亦由直流220v供电,直流电动机的缺点是,由于存在换向器和电刷,易损坏,故障率较高。 交流转辙机:采用三相交流电源或单相交流电源,由三相异步电动机或单

15、相异步电动机(现大多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为动力。目前推广的是提速道岔用的S700K型电动转辙机和ZYJ7型电液转辙机均为交流转辙机。而且单芯电缆控制距离远。城市轨道大部分采用电动转辙机,近年来采用电液转辙机和交流转辙机的也不少,另外,由于钢轨的重量的增加,正线一组道岔采用双机牵引的情况也在普及。3、 按锁闭道岔的方式,转辙机可分为内锁闭转辙机和外锁闭转辙机内锁闭转辙机:依靠转辙机内部的锁闭装置锁闭道岔尖轨,是间接锁闭的方式。ZD6系列等大多采用内锁闭方式。锁闭可靠性较差,列车对转辙机的冲击大。外锁闭转辙机:内部也有锁闭装置,但主要依靠转辙机的外锁闭装置锁闭锁闭道岔,将密贴尖轨直接锁于基本轨,固定尖轨位置,这是直接锁闭的方式。铁路的提速道岔S700K型电动转辙机和ZYJ7型电液转辙机,均采用外锁闭方式。外锁闭方式可靠,列车对转辙机几乎无冲击。4、 按动作速度分类:普通动作转辙机(3.8s以上)和快动转辙机(0.8s以下)。 大多数转辙机转换道岔时间在3.8秒以上,属于普通动作转辙机。ZD7型电动转辙机和ZK系列电空转辙机转换道岔时间在0.8秒以下,属于快动转辙机。快动转辙机主要用于铁路驼峰调车场,以满足分路道岔快速转换的要求。5、按是否可挤,转辙机分为可挤型和不可挤型。可挤型转辙机内设挤岔保护(挤切或挤脱)装置,道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