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设备教学资料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3462774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设备教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移动通信设备教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移动通信设备教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移动通信设备教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移动通信设备教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设备教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设备教学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 移动通信设备电子教学资料彭利标 主编 陈子聪 副主编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北京 BEIJING前 言为了配合移动通信设备课程的教学,体现职业学校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编写了此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指南,包括了课程性质与任务、教学提要和要求、教学建议、教学时间分配。第二部分是习题答案,给出了每道习题的解答。第三部分是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课件形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按需选取和重新组合。 ( 另外作为一个单独文件夹提供。)限于编著者水平

2、,教学资料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联系方式: 。编 者2005年1月移动通信设备教学指南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电子技术应用、通信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工程技术专业课。本课程注意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前职业教育的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主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突出职业的需求, 注重理论与技能技术的有机结合,理论内容的取舍把握“必需”和“够用”,注重实训环节。本教材的特色:针对手机这种最常见的移动通信设备,一是列出大量主要元器件的外形并讲解其特点和检测方法;二是设计大量紧贴实际的实训,如:典型手机整机拆装、手机主要元

3、器件识别 、手机电路元器件拆焊、手机电路的信号测试、手机指令密技的使用和手机故障检修仪的使用等;三是在实训的设计上为指导教师留有较大的空间, 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这些特色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与学不再枯燥。本教材旨在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在通信设备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移动通信设备的维修打下基础。 二、教学提要、教学要求第1章 移动通信概论本章教学提要教学重点:移动通信的特点;移动通信的分类;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使用。教学难点: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本章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移动通信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工作方式等

4、,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和使用的频段。 第2章 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系统本章教学提要教学重点:大区制与小区制; 面状服务区; 激励方式和小区分裂; 小区模型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无线信道 ;多址接入技术;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的特点与主要技术指标。教学难点:大区制与小区制;激励方式和小区分裂;小区模型;多址接入技术。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字蜂窝系统服务区域的划分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了解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的特点与主要技术指标。 第3章 数字移动电话机本章教学提要教学重点:GSM型数字手

5、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GSM型数字手机电路分析;CDMA型数字手机芯片组合与电路简介。教学难点:GSM型数字手机的射频电路;GSM型数字手机的音频/逻辑电路及I/O接口;GSM型数字手机的电源电路。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GSM型数字手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电路分析和CDMA型数字手机芯片组合与电路简介,了解GSM型数字手机和CDMA型数字手机的主要技术指标、SIM卡与UIM卡的知识以及数字手机的电池种类、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第4章 数字移动电话机的基本维修方法本章教学提要教学重点:数字手机故障分类;数字手机维修基本名词;数字手机故障检修基本原则;数字手机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数字手机电路图的

6、识图;数字手机维修的规律性。教学难点:数字手机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数字手机电路图的识图。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字手机故障分类、数字手机维修基本名词、数字手机故障检修基本原则、数字手机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数字手机电路图的识图,了解数字手机维修的规律性和手机几种故障的处理技巧。 第5章 其他移动通信系统本章教学提要教学重点:无线寻呼网的结构;无绳电话机基本组成和信号流程;小灵通电话机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个人通信基本概念。教学难点:无绳电话机基本组成和信号流程;小灵通电话机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无绳电话机基本组成与信号流程、无绳电话机的技术指

7、标、小灵通电话机基本组成与工作流程和小灵通电话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技术等,了解无线寻呼网的结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和个人通信的发展趋势等。第6章 移动通信的信道传输特性本章教学提要(本章为选学内容)教学重点:电波传播方式 ; 电波传播特性;噪声与干扰。教学难点:传输衰耗。本章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波传播方式和传播特性,了解噪声与干扰的产生特点。 第7章 移动通信接收机实践与实训本章教学提要(本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数字手机的拆装;寻呼机、数字手机元器件识别、检测与元器件拆焊;数字手机关键点的波形测试;数字手机免拆机软件维修仪的使用数字手机多功能编程

8、器的使用。教学难点:元器件识别、检测与元器件拆焊;数字手机关键点的波形测试;数字手机免拆机软件维修仪的使用;数字手机多功能编程器的使用。本章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字手机的拆装、寻呼机、数字手机元器件识别、检测与元器件拆焊、数字手机关键点的波形测试、数字手机免拆机软件维修仪的使用和数字手机多功能编程器的使用,了解维修专用工具、仪器与实验用品、寻呼机的拆装与自检测试、寻呼机的编程和数字手机指令密技使用等。 三、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多介绍移动通信发展的新技术、新理论,多展示最新移动通信终端的实物或图片,多采用最新的维修工具,加强实训,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

9、学中可以结合“用户移动通信终端维修技能证书”的考核,引导学生考取相应的技能证书。教师在使用本教材时,可根据专业需要适当对教材内容取舍,但须注意知识结构体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不被打乱。四、教学时间分配章 节课 程 内 容课时第1章移动通信概论4第2章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系统10第3章数字移动电话机16第4章数字移动电话机的基本维修方法10第5章其他移动通信系统10第6章移动通信的信道传输特性4第7章移动通信接收机实践与实训36合 计90注:以上课时分配仅供参考,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的安排再做调整。移动通信设备习题解答 习题11 . 什么叫移动通信?如何分类? 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者至少

10、有一方处在移动状态下(或暂时静止)而实现的通信。按使用环境:移动通信主要有陆地移动通信、海上移动通信和航空移动通信三大类。按特殊使用环境还有地下(如隧道、矿井、地铁等)、水下(如潜艇)和深空(如航天)移动通信;按其服务对象:可分为军事移动通信、专业移动通信和公众移动通信;按交通工具来分:有汽车、坦克、火车、船舶、飞机和航天飞行器等的移动通信,还有个人便携移动通信等;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工作方式;按组网方式及业务性质:又分为公用蜂窝移动电话系统、无线寻呼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无绳电话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2. 移动通信有何特点?答:信号衰落现象;强干扰情况下工作;多谱勒效应

11、;跟踪交换技术;对移动台的要求有特殊性。3. 移动通信设备的工作方式有哪几种?它们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移动通信系统有单工制、半双工制和双工制三种工作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通信状态和频率使用的不同。4. 现行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分几代?主要制式分别是什么?复用方式分别是什么?我国主要采用什么制式?分别由哪几家运营公司经营?答:现行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分两代,即2G和3G。2G主要制式采用GSM制和窄带CDMA制; 3G主要制式采用W-CDMA、CDMA2000、TDSCDMA制式复用方式分别有时分多址(TDMA)方式和码分多址(CDMA) 方式。我国现行主要采用GSM制和窄带CDMA制。我国现行主要由

12、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运营。5. 试述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答:从二十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公用移动通信业务问世,为第二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推出了自动交换式的三级结构网;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阶段;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近20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到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普及,而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已经面世。 目前移动通信设备正朝着数字化、宽带化、小型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网会向综合化、智

13、能化、全球化、个人化的方向发展,蜂窝、无绳、寻呼和集群等各种移动通信系统将在第三代通信网中,以全球通用、系统综合为基本出发点逐步融合,力图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移动综合业务数字网。习题2 1.面状服务区的最佳组成形式是什么?答:面状服务区以正六边形组成为最好。2. 什么是大区制与小区制?移动通信网采用大区和小区覆盖方式各有哪些优缺点? 答:大区制就是一个服务区域(如一个城市)内只有一个基地站,并内它负责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小区制就是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分别设置一个基地站,负责本区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同时,又可在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小区之间移动用户通信的转接,以及

14、移动用户与市话用户的联系。大区制控制简单,投资省,但频率利用率及通信的容量都受到了限制,满足不了用户数量急剧增长的需要。 只作为向小区制过渡的一种形式。小区制提高了频率的利用率,无线小区的范围还可根据实际用户数的多少灵活确定 。但是这种体制,对控制交换功能的要求高,从而使设备复杂化,再加上基地站数量的增加,这些都会使建网成本增高。3.什么是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答:中心激励:基地站位于无线覆盖区的中心,采用全向天线实现全区覆盖。顶点激励:在每个正六边形不相邻的三个顶点上设置基地站,并采用定向天线实现扇形小区覆盖。常见的顶点激励方式有三种:三叶草形、120扇面形和 60 扇面形。4.什么是小区分裂? 答:当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小区的通信业务量较多时,可将通信业务小区分裂成多个更小的小区,这种解决通信业务量的方法称为小区分裂。5. 什么是无线信道? 答:无线信道是无线通信网络传递信息的通道。6.话音信道和控制信道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分别传送何种信号?答:话音信道主要用于传递话音信号。有时还传送监测音、信号音和数据等。控制信道主要用于移动台的寻呼和接入,还传递其它大量数据,如指定话音信道、重试等。7.画图并说明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