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1565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6s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2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估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设计出用声速乘以时间的估算方案,为此,四位同学提出测量时间的方法,其中最合理的是()A某次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B某次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C某次闪电时,按照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计算它们的平均值D按照选项A的方法,测量三次闪电对应的时间,计算它们的平均值3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又称PM2.5,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

2、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cmBmmCmDnm4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0厘米,45.28厘米,45.31厘米,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A45.30厘米B45.297厘米C45.29厘米D45.3 厘米5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C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测量单位。6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因为误差太大B产生误差

3、的原因是测量中犯有错误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这种差异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汽车飞驰B火箭升空C蝴蝶飞舞D心潮澎湃8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以沉舟比喻静止的旧事物,在物理上若说沉舟是静止的,则所选参照物为()A流水B千帆C河岸D飞鸟9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

4、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10一辆功率 6.615kW的汽车,用燃烧值是4.6107J/kg的汽油作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O%,油箱里能装 50kg汽油,使用这些汽油行驶 1000km的路程,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14.4m/sB60m/sC2.86m/sD12m/s11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男子100m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ABCD12下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

5、中,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的小车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020秒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1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时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为()Av甲v乙;s可能为1.2米Bv甲v乙;s可能为0.6米Cv甲v乙;s可能为1.2米Dv甲v乙;s可能为4.2米1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

6、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二填空题(共10小题)16秒表是上体育课时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的秒表示数为 s17如图,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圆筒的直径d是 cm,铜丝直径 cm。18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选填“A”或“B”),木块的边长为 cm19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存在误差,请写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 。20物理学中,把一

7、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 ,简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 。21国庆节期间,小明坐客车去旅游,当客车行驶到高速公路保持车距标识牌0m处时,恰好后面一辆小汽车行驶到客车旁,此时客车上速度计显示为80km/h当客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100m处时,小汽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200m处,小汽车 (选填“已经”或“没有”)超速;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是向 (选填“前”或“后”)运动的。(此高速路段限定小汽车最高速度为120km/h)22图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 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 的。(填“静止”或“运动”)23

8、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测速仪发出的声波到达被测汽车时,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从图乙可知,超声波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所用的时间是 秒,则该被测车速度是 米/秒(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24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内绕O点做圆周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圆所示,小球与水平面间的摩擦阻力忽略不计。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此时小球速度大小为v,一段时间后小球运动到水平面上的P点,速度为v(如图),则v v(/=

9、/)。细绳断开时小球的位置可能是在圆周上的 (A/B/C)点处。25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即便捷又环保的交通工具,深受广大市民的青睐。小华开着电动车以18km/h速度匀速行驶在鸭绿江大道上,则6min通过的路程为 m;若以电动自行车为参照物,小华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三计算题(共4小题)26某铁路隧道2950米,一列长为350米的火车匀速行驶,速度为216千米/小时,当车头进入隧道时,小明在车头处,以某7米/秒的速度向车尾部移动。(1)小明到达火车尾需要多少时间?(2)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3)小明能够在火车通过隧道前到达车尾?27晓军从家中出发到万达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

10、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1)晓军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2)晓军骑车的速度是多少?(3)晓军从家到万达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8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度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2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2)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

11、的距离;(3)若此路段限速为120km/h,试计算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29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司机的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作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0.7s,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制动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16m。(1)汽车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距离为多少m?(2)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保留两位小数)(3)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

12、5小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6s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学会思考】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A、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拳头宽度在1dm左右,指甲宽度一般在1cm=0.1d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

13、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2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估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设计出用声速乘以时间的估算方案,为此,四位同学提出测量时间的方法,其中最合理的是()A某次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B某次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C某次闪电时,按照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计算它们的平均值D按照选项A的方法,测量三次闪电对应的时间,计算它们的平均值【学会思考】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闪电传播速度快,雷声比闪电传播的时间,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记下闪电和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公式s=vt可求

14、闪电发生处的距离。解: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由于雷声经过云层、山脉反射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测量会导致时间偏大,误差大,不合题意;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这样闪电和雷声对应,时间的误差最小,符合题意;C、A选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此两次求平均值,也是错误的,不合题意;D、闪电每次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不是固定在一点,因此不能用“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的方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合题意。故选:B。3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又称PM2.5,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cmBmmCmDnm【学会思考】根据对PM2.5含义的掌握作答。解:环保学规定:PM2.5是空气中直径不大于2.5m的可吸入固体颗粒物。故选:C。4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0厘米,45.28厘米,45.31厘米,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A45.30厘米B45.297厘米C45.29厘米D45.3 厘米【学会思考】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