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3459953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简介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lant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缩写为“PMS”)(提示:以下图文资料属于成都华标企管的原创,版权所有,引用时请注明“资料来源:成都华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什么是“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就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标准的名称是设备管理体系要求,英文缩写为“PMS”(Plant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设 备管理体系标准(PMS)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是从国内先进企业的优秀设备管理方法中,总结提炼形成企业设备管理最基本的通用

2、要求,以引导企业建 立健全和完善其设备管理系统,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使设备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 注1:于2012年,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支持下,由国内设备管理专家蒋良君、黄集长主导,组成了“PMS标准技术小组”,从起草、研讨、征求意见、修 改、审定,历时半年编制完成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作为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荐性标准,这 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填补了国内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空白。 注2:2013年1月,蒋良君和黄集长修订标准草案,2013年1月到3月22日,共收到23多份(名单,见标准

3、编写参与者。)国内设备管理专家、学者及 企业设备管理专业人士对优化标准草案的反馈意见。4-5月份,由设备管理标准起草小组通过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对 2012版的设备管理体系-要求作了大量修改,使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更翔实、全面,且有了质的提升,这对企业设备管理更具指导性。 注3:于2013年8月,在桂林“全国首届PMS(设备管理体系)大会”上,正式发布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T1-2013。(见下图)2、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族及其用途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族,由以下组成:(版本号,以最新发布的为准。) PMS/T 1-2013 设备管理

4、体系-要求。用途:为企业健全、完善、标准化现有的设备管理体系提供了基本要求。 PMS/T 2-2012 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用途:为企业自评及第三方评价提供了基本的标准,便于以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式,评价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 PMS/T 3-2013 设备管理定义和术语 (草案)。用途:为尽量统一对设备管理名词术语的认识,便于理解及沟通交流,特梳理及明确了设备管理方面常用的名词术语,供设备管理相关人士参考。 PMSM-1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指南。用途:为准备申请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的企业,提供了申请评价的途径、流程和方法。注:以上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3、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的目的及意义

5、推进我国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让企业设备管理有标可循,有标可评,以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来完善企业设备管理的系统性,以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来促进企业提 升设备管理水平。通过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及评价,促进我国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PMS/T 1-2012设备管理体系-要求”和“PMS/T 2-2012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是设备管理体系的核心标准。 设备管理星级评价,具有诊断性质,可识别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差距及薄弱环节,让企业更能了解企业设备管理的现况,企业可参考评价专家组提出的“评价及诊 断报告”,有针对性进行改进与提升,评价过程也是持续改进的过程,也是企业设备管理不断优化与完善

6、的过程;通过设备管理星级评价,企业可了解其在业界的设 备管理水平,以明确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方向及管理重点。 建立设备管理体系要求的目的是使设备一生的管理标准化,提升人机系统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主营业务。其目标是追求设备效率化的极限。 本标准旨在为企业有效进行设备管理提出了所应具备的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 本标准是企业现有设备管理的补充,而不是取代。本标准可优化企业现有的设备管理体系,可使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更健全、更系统、更完善。 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以提升组织的设备管理水平。设备管理全过程,通常包括制定设备管理方

7、针和目标,建立设备管理组织结构、设备管 理策划及设备管理全过程活动,如:设备需求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及调试、验收、使用、保养维护、点巡检、检维修、改造、更新、设备信息化、 报废及处置等环节。4、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的来历 纵观国内外的管理体系,ISO9001、ISO/TS16949、GMP、OHSAS18001、ISO14001等,都分别是从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 境管理等角度对设备管理提出了要求,但这些标准对如何管理好设备都无具体要求。设备管理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成本等,而每个企业都 有设备,却无一个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要引导、规范、提升企业的设备专业管理。

8、从体系及企业设备管理的角度看,很需要一个管理体系来指导企业的设备管理。 鉴于此,于2012年,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支持下,由国内设备管理专家蒋良君、黄集长主导,组成了“PMS标准技术小组”,从起草、研讨、征求意见、修 改、审定,历时半年编制完成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作为我国设备管理推荐性标准,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设备管理体系标 准,填补了国内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空白。 此设备管理体系要求,吸取了众家之长,如:TPM、FTPM、TnPM、钢铁行业 “点检定修”、石化炼油行业设备大检查,以及卷烟、机电、食品饮料行业、矿业、汽车等行业的设备管理要求。 此设备管理体系要求,凝聚力

9、了多位设备管理专家和设备管理资深咨询师多年来对国内外设备管理的研究,并从多个行业设备管理咨询实践中不断总结提 炼,形成了现有的设备管理通用标准,为企业从系统性思维有效管理设备,提供了通用的管理要求,建立本体系并有效推进,对企业设备管理标准化建设及提升企业 设备管理水平将有较大帮助。5.设备管理体系PMS的持续改进模式 改善模式图,像古钱币,设备管理的结果最终要从效率和效益上体现,PMS从思想教化、标准、技能、执行、评价的五大环节,最终培养企业的人员有意愿履行好 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的设备管理奉献所能,通过五大环节和明确职责、建立标准、学习标准、遵守标准、改善标准的同步循环,使企业在夯

10、实设备基础 管理的基础上,持续改进与提升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效益。6、设备管理体系PMS之舟 企业就像一条在市场竞争中的龙舟,为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全体职员工,应在企业一把手的指挥协调下,齐心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如图:企业的一把手像龙舟击鼓 的,领导制定了设备管理方针和需要实现的目标及指标,组建了管理机构并提供资源,发号施令,统一步调,协调各职能单位。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推进单位,就如 龙舟尾部的掌浆人,负责体系策划、过程检查指导、结果总结与改进。中间的设备管理体系主要模块,就如企业的设备管理单位、生产单位及相关职能科室,为实现 企业目标,做好企业的设备管理,按需编制制度流程

11、和标准,配置资源,在企业领导的统一号令下,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并做到位,成就自己,奉献组织及社 会。企业的设备管理,通过统一协调向前冲刺的过程中,将训练出高素质的设备现场操作团队,打造出精干高效的设备维修技术团队,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基层设备管 理团队。企业这条龙舟团队决定了企业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这就是我们设备管理体系的“设备管理龙舟理念”。7、PMS的“双核”系统8、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的三全9、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的三个“有”10、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的六个“要”11、设备管理体系PMS对工作的六个要求12、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的六个“中”13、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的三个“最低

12、”14、PMS对设备管理的定位15、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与ISO9001的关系图16.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过程模式图17、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 企业在QHSE体系的基础上,建立PMS,则企业的主要管理体系完善为QHSEP。设备管理是企业最基础的管理工作。18、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的文件结构19、设备管理的四大原则20、正确的设备管理意识21、设备管理体系PMS的基本观点22.正确认识设备维修费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减少设备非计划停产停机时间,就是最大的降成本。维修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弹性,应根据维修实际需求而合理地调整设备的维修投入,投入是为了追求更多产出。 设备是为

13、企业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撑的,对设备维修费用的投入与设备产出,应从投入产出综合效益的角度进行考虑,应按照“价值增值”的管理理念,增加值大于投入的,应按照从企业效益最大化角度坚决投入。 提倡对维修费用管理从预算精度的管控转为从“生产总成本”角度衡量设备一生投入产出的最佳综合效益和管理效果。 改变维修费用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只是消耗、投入、支出的传统观念,通过将降低故障的时间和减少检修的时间,以及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环境等影响,折算为设备故障损失和单位创效的量化管理成果。 维修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弹性,应根据维修实际需求而合理地调整设备的维修投入。如图:托盘天平的左边表示企业计划性维修和计划外维修,右托盘是根据计划 性维修进行预算投入的资金,以及根据计划外变动的维修项目临时投入的资金。以保障企业产品产出(或服务提供)为重点,根据维修需求而动态的合理调整维修投 入,而不是控制预算的精度,追求费用的合理性比控制预算的精度,对企业更有价值。23、建立设备管理体系PMS体系的主要步骤及要点24、设备管理体系PMS大厦 25、设备管理体系PMS有效管理三步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