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934582 上传时间:2017-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4.3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19 世纪 70 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到的“纸”是()A传单 B信件C报纸 D电报【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 题干 时间“19 世纪 70 年代初” ,此时处于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变迁的时代, “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可知“纸”是指报纸。【答案】C2 中国报学史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之作。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

2、报纸由 100 多家迅速发展到 500 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 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B 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断觉醒。甲午战争的失败,惊醒了中国人民,奋起进行反抗,先后进行了戊戌 变法和辛亥革命。而在当 时 ,报纸是大众了解时事的最好媒介,故出现题干所描述的现象。所以 应选 D。【答案】D3 “1912 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 ,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 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

3、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 ”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A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 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B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C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D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 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史观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D 项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的,而不是文明史 观。故 D 说法错误,符合 题意,所以应选 D。【答案】D4下列近代报刊中,将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A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

4、自己办的报刊B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C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D是不同时期政府的宣传舆论工具【解析】本题以近代报刊的发展为切入点,考 查近代报 刊的功能。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通过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 革命运动;时务报是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报纸之一,推动了维 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二者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因此 B 项错误。A 项错误,不是简单的报刊,因此并非最恰当的理由; D 项错误,二者均不是政府创办的舆论宣传工具,而是变革的舆论阵地。【答案】C520 世纪 20 年代的上海市民不能做的事情是()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A收听广播,关心国

5、家大事B订阅一些报刊C周末到电影院放松心情D晚上打开电视看看新闻【解析】1958 年,电视事业 才开始在中国诞生。【答案】D6在晚清时期,假如你是一名维新人士,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A报纸 B电影C组织工人运动 D发动民众起义【解析】报刊是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工具,当时, 电影事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答案】A7据中国近代报刊史 , 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 4 000 份左右,半年后增至 7 000 份,一年后达到 13 000 份,最多时销量达 17 000 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 时务报开创了国

6、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才首倡白话文,故 维新派创办的 时务报不是通俗性报刊,而是文言政论性报刊,A 错;早在 19 世纪 70 年代,国人就已开始办报,而 时务报在 1896 年创办于上海,B 错;当 时中国报刊刚起步,国人需求量有限, D 错。【答案】C8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 ”材料表明其创刑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B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C让中国人

7、放弃对西方文化渗透的抵制D推动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清除他们 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和所学史 实可知,外国人 创办书刊的目的就是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答案】B9互联网与其他媒介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信息丰富B文字、图像、声音兼备C高度互动、双向传授D时代性最强【解析】与报纸等媒介相比,互 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聊天等方式及 时沟通,使信息的及 时反馈 得以实现。【答案】C101998 年, 时代杂志预测: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网上购

8、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这说明互联网()A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解析】“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材料说明传统的商业购物模式将会被网购取而代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之。 “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 ”这说明互联网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A 错误,BD 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C11梁博和吴莫愁,这两个名字火爆网络与电视,曾经让多少人魂牵梦绕。他们优雅的旋律撼动了多少人的心弦。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体现的电视功能是()A资讯传播 B新闻报道C大众娱乐 D艺术鉴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

9、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他们优雅的旋律撼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且 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娱乐节 目,由此可 见人们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媒进行娱乐消遣,因此 C 符合题意;材料未提及人 们关注时事热点、把握社会信息或进行艺术鉴赏,排除 ABD。【答案】C12 “点赞” “女汉子” “且行且珍惜” “no zuo no die”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A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B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并不

10、能得出网 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和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排除 A、B;材料只提到网 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文化存在,流行在虚拟的世界和 现实生活中, 对人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没体现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只能说人们在实践中 创造和发展文化,所以答案选 D,排除 C。【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 世纪以来,外报传 入中国后,一些知 识分子积 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 ,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 环日报、容 闳等创办的上海 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

11、以及广州的述报、 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览,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 18951898 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纸刊约 120 种,其中 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 的中外纪闻,在上海 创办 的强学报、 时务报、 国闻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 创办湘学新报、 湘学报 和湘报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 进了变法的实现。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

12、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并说明 19 世纪 70 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答案】(1)创办者:中国知识分子。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 1905 年 5 月,全国 (包括香港、澳门) 共有报纸约 240 种,上海出过 119 种。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

13、办报 72 种,外商 报纸 34 种,教会报纸 5 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 31 种。据大公报(天津)之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最近报界调查表(1905 年 )整理材料二: 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 分类表(部分)类别 篇数 比例列强在中国 215 47.4%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19 4.2%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时务报)译稿研究引者注:时务报1896 年创刊于上海,1898 年停刊。梁启超,任总主笔。材料三: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 议论新颖,群相呼 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

14、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他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犹不可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于是 维新运 动,顿呈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请回答:(1)概括材料所示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刊载上述几类译稿的背景。(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答案】(1)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下去。(2)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或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实业救国” “设厂自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