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3456535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8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范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范文 第二至八部分编纂细则 目录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实体 第三部分交通运输设施 第四部分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 第五部分名胜古迹和纪念地 第六部分农业和水利设施 第七部分工矿企业 第八部分服务业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实体 一、采词规则 根据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第八条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自然地理实体类地名分为陆地地形、水系和海域三个大类及若干中类、小类。 考虑到词典的性质、特点、容量和实用性,对本词典第二部分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的采词,具体要求如下: (一)陆地地形类地名 采收平原、盆地、高原、山地、丘陵、

2、沼泽、沙漠、戈壁及洞穴等类地名。其中: 1.平原包括走廊,盆地包括谷地,山地包括山脉、山峰、山口、关隘、垭口,沙漠包括沙地。 2.山峰只采收主峰和名峰。 3.洞穴只采收那些尚未开发的。凡已成为风景名胜点的洞穴,均在名胜古迹部分采收。 (二)水系类地名 采收河流、峡谷、三角洲、湖泊、陆地岛屿、冰川、瀑布、泉等类地名。其中: 1.河流包括江、河、川、溪、沟、水等,陆地岛屿包括河岛、湖岛、洲、滩。 2.河流采收长度在50千米及以上的,湖泊采收面积在5平方千米及以上的。对于水域较少的省份,可适当放宽采词标准。河流包括具有航运价值的人工水道(如京杭大运河,经过正式命名的南水北调人工连接水渠、引济人工连接

3、水渠)。 3.冰川,只采收已被命名的大型冰川名。 4.瀑布、泉,只采收那些尚未开发的。凡已成为风景名胜点的瀑布、泉,均在名胜古迹部分采收。 (三)海域类地名 采收海、海湾、海峡、海洋岛屿、半岛、岬角等类地名。其中: 1.海湾包括港湾,海洋岛屿包括群岛(列岛)、水下暗沙、暗滩和暗礁,岬角包括沙嘴。 2.岛、礁、沙、滩,可根据下列条件之一采收:已建立乡级政权,常年有人居住并有经济活动,为渔民从事生产的基地或避风锚泊地,在航道两侧,建有航标设施,有名胜古迹或其他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 注:凡位于与国外有争议的海域或位于内海与公海相交海域的岛屿名,应力 求多收,南海海域的岛屿名全收。岛屿的标准地名应为国

4、家正式公布的 名称。 3.海底地理实体(含海沟、海盆、海底平原、海底高地、海底山地、大陆架等),因未列入“二普”范围,暂不采收。 特别提示:考虑到本词典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的采词要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基本一致,故各省份编写组可以地名大词典已有同类词条为基础,进行本词典的采词工作。 二、释文规则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实体各类词条的撰写内容、叙述顺序和控制字数要求如下: 1.平原(走廊)、盆地、谷地、高原条 内容包括:位置(大的实体要写明四邻),面积,名称含义、由来(明显以地理位置命名的可不写),自然概况(包括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社会文化特点,资源与开发状况(含土特产品),交通状况。字数15

5、0400字。 2.山地、丘陵条 内容包括:位置,范围,走向,名称含义、由来,一般海拔,最高海拔,主峰,重要名胜古迹,自然概况(包括水文、气候、土壤、植被),资源(包括野生动植物)与特产,交通状况。字数200300字。 3.山峰(包括主峰与名峰)条 内容包括:所属,位置,名称含义、由来,海拔,自然特点,交通状况。字数100200字。 4.山口、关隘条 内容包括:位置,名称含义、由来,海拔,规模或范围,有无建筑物,所处自然环境,作用,交通状况。字数100150字。 5.沼泽条 内容包括:位置,名称含义、由来,面积(指正常水位时),平均深度,自然概况(包括水文、气候、植被),经济意义(如候鸟栖息地、

6、旅游、调节江河水量等),交通状况。字数150250字。 6.沙漠、戈壁、沙地条 内容包括:位置(大的实体要写明四邻),面积,名称含义、由来,自然概况(包括水文、气候、土壤、植被),资源与开发状况(含土特产品),交通状况。字数150250字。 7.洞穴条 内容包括:性质(如石灰岩洞穴),位置,名称含义、由来,规模与特点,近期有无开发条件,交通状况。字数100150字。 8.河流条 内容包括:性质(外流河或内陆河、或河支流、或人工水道),位置,名称含义、由来,源地,流经地区,终点(或直接入海、或注入干流、或注入湖泊、或逐渐消亡等),长度,宽度,流域面积、流量、河流特点(如泥沙、峡谷等)、沿线社会文

7、化状况,经济价值(如通航情况,包括起止点、里程、船舶吨位、航道自然特点(水深、宽度)、通航期;灌溉,养殖等),分段情况(指大河),主要支流。字数250350字,大河可超过500字。 9.峡谷条 内容包括:位置,名称含义、由来,长度,宽度,相对高差,河床落差,平均流量,峡谷特点,交通状况。字数100150字。 10.三角洲条 内容包括:位置,面积,名称含义、由来,开发历史,社会文化和经济状况,自然概况(包括水文、气候、土壤、植被),交通状况。字数150250字。 11.湖泊条 内容包括:性质(外流湖或内陆湖,淡水湖或咸水湖;从成因看属何种湖泊,如火山口湖、堰塞湖、牛轭湖等),位置,名称含义、由来

8、,面积(指正常水位时),平均深度,最大深度,蓄水量,集水面积,经济意义(如航运、灌溉、养殖、旅游、调节江河水量等)。字数200300字。 12.河岛、湖岛、洲、滩条 内容包括:位置,面积,名称含义、由来,自然概况(包括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社会文化特点,资源与开发状况(含土特产品),交通状况。字数100200字。 13.冰川条 内容包括:性质(大陆性冰川或海洋性冰川),位置,名称含义、由来(明显以地理位置命名的可不写),长度,宽度,海拔,特点,有无经济价值,交通状况。字数100字左右。 14.瀑布、泉条 内容包括:性质(如温泉、药泉等),位置,名称含义、由来,规模与特点,近期有无开发条件,

9、交通状况。字数100150字。 15.海条 内容包括:位置,名称含义、由来(明显以地理位置命名的可不写),面积(或长度、宽度),平均深度,自然特点(如冬季是否结冰),战略地位或经济意义(如航运、资源开采、捕捞养殖等)。字数150250字。 16.海湾条 内容包括:位置,名称含义、由来(明显以地理位置命名的可不写),面积(或长度、宽度),平均深度,自然特点(如冬季是否结冰),战略地位或经济意义(如航运、资源开采、捕捞养殖等)。字数100200字。 17.海峡条 内容包括:位置,归属(属海域),走向,起止点,面积(或长度、宽度)深度,名称含义、由来,自然特点(如海流、海浪、潮汐等),资源特点,通航

10、情况,战略地位或意义(如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等)。字数100500字。 18.海洋岛屿条 内容包括:性质(大陆岛或火山岛、珊瑚岛、沉积岛等),行政归属,经纬度,位置,面积,名称含义、由来,自然特点(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社会文化特点,资源与开发状况,交通状况。字数100250字。 19.半岛条 内容包括:位置,范围、面积,名称含义、由来(明显以地理位置命名的可不写),自然特点(指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社会文化特点,资源与开发状况,交通状况。字数200300字。 20.岬角条 内容包括:位置,行政归属,名称含义、由来,海拔,有无建筑物,特点。字数100150字。 特别提示:

11、考虑到本词典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的释文要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基本一致,故各省份编写组可以地名大词典已有同类词条为基础,进行本词典的释文编写工作。 三、词条排序规则 第二至第八部分词条排序总规则: 1.大类代码:21、22、23、30、40、50、60、70、80 (注:21、22、23均属自然地理实体部分) 2.中类代码:以英文字母为序ABCDEFGHIJKLMN 3.小类代码:以小写英文字母为序abcdefg 第二部分词条的排序规则: 首先,按陆地地形、水系、海域三大类别排序。其次,对每个大类内部的中类、小类词条,按照采词规则中的次序排列。第三,对处在同一中类或同一小类中的词条,先排跨省

12、份条目,再按所在政区行政区划代码的先后顺序排列同一省份条目。第四,陆地地形、水系、海域三大类别的分类标题和每个大类内部之中类、小类的分类标题,均需在词目表中标明。 具体排序规则如下: 21陆地A平原B盆地C谷地D高原E山地F丘陵 G山峰H山口I关隘J沼泽K沙漠L戈壁 M沙地N洞穴 22水系A河流(a外流河、b内陆河)B峡谷C三角洲 D湖泊(a淡水湖、b咸水湖)E陆地岛屿(a河岛、b湖岛) F洲、滩G冰川H瀑布I泉 23海域A海B海湾C海峡D海洋岛屿E半岛F岬角 词条序号举例:22-A-a001即:水系-河流-外流河001条。 四、其他项目规则 第二至第八部分词条的汉语拼音和音译转写及编制检索的有关规则,均与第一部分的要求相同。在第三至第八部分的编纂细则中不再赘述。 五、样稿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相关词条。 第三部分交通运输设施 一、采词规则 根据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第八条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地名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与管道运输、城镇交通运输和交通运输附属设施六个大类及若干中类、小类。 考虑到词典的性质、特点、容量和实用性,对本词典第三部分交通运输设施地名的采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