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详解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455728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表剂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表剂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表剂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表剂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表剂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表剂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表剂详解(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 表 剂,【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属八法中的汗法。 【立法】 “因其轻而扬之”-病邪轻、病情轻、病位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作用】发汗、解肌、透疹 发汗:直接开泄毛孔,使表邪从汗而出 解肌:作用缓和的发汗方法,解除肌腠之邪的方法。 【适应证】表证:凡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脉浮者。如:外感风寒、风热、温病初起、麻疹初起、水肿初起、疟疾初起、痢疾初起、疮疡初起,有表证者皆可使用。,【分类】根据体质及表邪性质(寒、热)不同分三类。 1辛温解表祛风解表、渗湿风寒、 风湿表证(水肿、痢疾初起亦多用) -麻黄汤、桂枝汤 2辛凉解表疏散

2、风热、透疹 风热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 桑菊饮、银翘散 3扶正解表散表补虚扶正正虚 外感败毒散,【使用注意】 不宜久煎。 温覆保暖、取微汗。 辨清表里、先后、缓急。 禁忌:虚证水肿、麻疹已透、疮疡己溃、阳证痢疾、吐泻失水者禁忌使用。,麻 黄 汤 伤寒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苔白 脉浮紧。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组成】麻、桂、杏、草,【方解】 麻(君)辛苦温,发汗、解表、平喘 桂(臣)辛甘温、解表散寒,助麻 黄发汗解表 麻桂的比例32发汗力最强 杏(佐)苦辛、降肺气 合麻黄 一宣一降 ,调肺平喘 炙草(使)甘温 调和 防麻、 桂过汗伤亡阳,【运用】,本

3、方为止咳平喘的基础方,经加减可治多种咳喘。 a、风寒表实咳喘原方使用 b、风寒闭肺咳喘去桂三拗汤偏于平喘,加桂偏于解表 c、风寒挟痰湿咳喘去桂加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华盖散 d、风热犯肺之咳喘去桂加石膏麻杏石甘汤,【特点】 1.为经方之典范。 2.为辛温解表的代表方,为辛温发汗的峻剂(麻桂的比例32发汗力最强) 。 3.为治外感风寒表实证重证之要方,代表方。 4.止咳平喘的基础方。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气血阴阳虚者,虽有表证亦不可用。,桂枝汤 伤寒论,【主治】1.外感风寒表虚证。 2.各种原因所致之营卫不和证(多见于病后、产后体虚所致)。 要点: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1.外感风寒表

4、虚:是指感邪较轻,肌腠疏松的表寒证。 2.营卫不和:即卫强营弱。 卫强:非卫气强盛,实指肌表有风邪。 营弱:卫浮于外,与邪相争,营阴不能内守。,【组成】桂、芍、姜、草、枣 【功用】解肌发表,长于调和营卫 【方解】 桂:辛甘温解肌散寒。温经通阳,调卫散-温阳 芍药:酸寒敛阴以和营收-益阴 二药配伍,使营卫调和,辛散而不伤阴, 酸敛而不碍邪。桂芍之比3:3。 生姜辛温。助桂发表。 温胃止呕 炙草、大枣调和 。补中益气。,【服法】 “适寒温”服之。药后啜热粥。“温覆”注意保温。取微汗。禁食生冷等不易消化之品。禁过汗。 【加减】 1.兼咳喘加厚朴、杏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 2.兼项背强几几桂枝汤+葛

5、根桂枝加葛根汤伤寒。 3.营卫不和的内伤杂病:,病后,产后发热加当归、白薇 妊娠恶阻证加砂仁、姜半夏 痹证(寒痹尤上肢)加威灵仙、桑枝 手足麻木:VB1缺乏证加黄芪 月经不调(经脉有寒者)加炮姜、艾叶、香附 【特点】1.为辛温解表的代表方,为辛温发汗的和剂(桂芍之比3:3)。2.为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之要方、代表方。3.长于调和营卫,又可调和阴阳、气血。,【比较】,共性:辛温解表风寒表证 麻黄汤发汗力强,辛温解表重剂,且宣肺平喘,解表散寒风寒表实证,风寒闭肺之肺实喘咳。 桂枝汤解表力弱,辛温解表和剂,长于调和营卫风寒表虚证、营卫不和之内伤杂病。,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主治】外感风寒

6、湿邪兼里热证风寒湿邪束于肌表、经络,内有里热蓄积。 要点:风寒表实证 挟湿:身酸重而痛,头痛如蒙。 里热:口苦而渴,苔或微黄。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方解】 君:羌活发汗散寒解表,祛风湿止痹痛 臣:防风、苍术辛温,助君药之功 佐助:细辛、白芷、川芎辛温,发散 风寒,宣痹止痛 佐制:黄芩、生地寒凉,防辛温燥 烈太过。清热生津,治次要证 使:甘草调和,【使用注意】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证忌用。 【特点】 为治四时外感风寒湿邪,表实无汗,兼里热者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辛温燥烈升散之品,与苦寒清润之品相配升者不峻,寒者不滞。 体现了

7、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临证应灵活变通。,败 毒 散 (又称人参败毒散) 钱己小儿药证直决,【主治】1.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证。 2.寒湿痢疾初起,有表证者。 要点: 气虚:声低气弱,体倦乏力,面色恍 白,体弱易病。 风寒表实重症:憎寒壮热,无汗,头强痛 鼻塞声重,咳嗽有痰。 湿象:头昏蒙重痛,肢体酸痛,胸膈痞 闷,苔白腻,脉浮乏力。,【治法】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方解】 君:羌、独,臣:川芎祛风解表,除湿 止痛 佐助:柴胡、薄荷辛散解表 前胡、桔梗、枳壳理气化痰,宣 肺止咳(桔-升肺气,前-降肺气) 佐制:人参、苓、生姜、甘草益气健脾 助正气奋起祛邪 人参:扶正以助祛邪。补气以防辛散耗伤气阴。,【使用注意】外感风寒湿邪化热,及阴虚外感者,忌用。 【特点】 1.祛邪解表之中,佐少量人参,散中有补,祛风解表不伤正,扶助正气祛邪外出。 2. 寒湿痢疾初起,有表证者用本方,体现了逆流挽舟法。,【比较】 九味羌活汤 兼有内热-黄芩、生地 外感风寒湿邪 兼正虚-参、苓、姜、草 败毒散 兼湿象 参苏饮 气虚外感兼痰阻气滞:胸膈满闷, 咳嗽痰白,气虚,表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