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3455681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期末试题(卷)历 史(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来源:Z*xx*k.Com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后面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归一,咸阳跃升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咸阳横跨渭水南北两岸,北岸是以咸阳宫为主的宫殿区。秦始皇在此以咸阳宫为中心,仿建了六国宫殿145座,每座宫殿都有复道和咸阳宫相连,众星拱月,鳞次栉比。秦始皇如此设计北岸宫殿的意图是A彰显财富,发展商业 B天下归一,皇权至上C天下共主,尽享极乐 D君临天下,思

2、想控制2北宋初立,有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后采取措施,在众多州县之上设置一级行政机构“路”,以此达到“振领而群毛理”之意。这一做法A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 B严密了地方监察体系C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 D可收统摄管理之功效3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了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皇权不断得到强化C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D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4 美国历史学家顾立雅在研究中国古代制度文明时认为,“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远不止造纸和火药的发明,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据此推断,顾立雅会高度评价A科举制 B皇帝制度C指南针 D郡县制度5 军机处设置以后,凡内容涉及告诫重臣、指授方略等机密

3、事项,朝廷就不通过内阁明发,而是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地方高级官吏亲收。材料反映出当时A兵部效率的提高 B君主专制的强化C地方官吏的专权 D内阁职能的转型6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这样做的结果是A完全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B促进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C彻底化解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D使雅典平民牢牢掌握了城邦的统治权7 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变故而毁坏时,邻近该道路的土地所有者,应该在道路未修复前任他人在自己土地上行走。罗马法这一

4、规定反映了A法律制度有重大缺陷 B个人权益无关紧要C公共利益高于个人权益 D奴隶主特权受保障8 1832年,英国工业家佛莱尔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的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材料反映出当时A英国尚未建立民主制 B工业资产阶级没有权力C责任内阁制开始出现 D工业革命推动议会改革9 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A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B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C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D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10有学者

5、指出:“普鲁土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下列对“普鲁士式的宪政”解读正确的是A德意志帝国皇帝自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 B宰相要对皇帝和联邦议会负责C由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拥有较大决策权 D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11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这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获取战争赔款 B扩大资本输出C打开中国市场 D建立军事基地12恩格斯在1894年11月深刻地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然而,这场战争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历

6、史命运的分水岭。对“分水岭”含义理解正确的是,这场战争A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B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C中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彻底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13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明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C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涌现出了许多拥有爱国精神的仁人志士14“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为此,五四运动提出了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将革命进行

7、到底”的口号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 D“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5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主题词,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13: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1921-1935年应该是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16巴黎公社能够赶跑卖国的反动政府,但没能抵抗住被赶跑政府的反攻。其根本原因是A巴黎公社革命的措施存在着重大缺陷B无产阶级缺乏经验,无法取得胜利C工业革命进程受阻,经济发展缓慢D法国资

8、本主义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17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A社会制度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C主要作用不同 D享有权利不同18中国代表团参加这次会议的总方针是:争取扩大世界和平统一战线,促进民族独立运动,并为建立和加强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关系创造条件,力求会议取得成功。这次会议是A巴黎和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雅尔塔会议19亚投行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且先后于2017年3月、5月和6月三次启动吸收新成员程序,亚投行成员已从成立时的57个迅速增大到80个,成员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9、。这表明A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 B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C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 D国际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来源:学_科_网Z_X_X_K20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上的演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文中的“任何人”“他人”主要是指A英国和俄国 B英国和法国C俄国和奥匈帝国 D法国和俄国21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调整了世界各大国间的关系 B暂时稳定了欧洲和亚太地区C确保了世界长期和平与稳定 D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2“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

10、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C四国条约的签订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23二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B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C日本侵占东北地区 D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2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某高一学生在历史课后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该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新兴力量的崛起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5它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给美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它是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极大地改变了冷战的态势。这场战争是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11、 C海湾战争 D阿富汗战争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从西周起就开始了权力监督问题的理论探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的尝试。随着朝代的更换,这一制度在不断的充实与发展,逐渐完善。秦汉处于中国封建官僚体制初创时期,各项制度均在尝试建设之中,这一时期有了大量的有关机构设置、取官管理的行政法规这些法律内容为汉朝所继承。唐宋时期有关“监督”的法律规范已经相对完备。明清时期的“监督”法律规范更加丰富完备,除在基本法典中涉及行政监督的内容之外,两个时期均仿唐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明有大明会典、正

12、德会典,万历会典;清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部会典,后在光绪朝总汇为大清会典。为了明确中央行政各都院的办事规则,清时还制定了六部则例,对中央行政详加规范。明清时期的考课监察立法也日益完善。整理自孙季萍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评析材料二 权力制衡在近代成为一种民主政治的法治原则,应当归功于启蒙思想家的努力。孟德斯鸠及其他思想家将权力制衡的基本理论归结为两个基本思想: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道德约束不了权力,权力只有用权力来约束。近代以来西方法治的发展,在严格意义上就是这两个基本思想的外化。严格意义上,近现代法治史,就是一部权力约束和制衡史。而全部近现代法治史都证明了一个基本事实: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权力只有用权力来约束。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权力监督与西方近代权力制衡本质上的不同。(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1919年大事记来源:Z*xx*k.Com时间事件1月18日中国代表顾维钓在巴黎和会上明确提出“山东是中国领土,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