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基本知识2017年法风科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3454856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基本知识2017年法风科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法基本知识2017年法风科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法基本知识2017年法风科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法基本知识2017年法风科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法基本知识2017年法风科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基本知识2017年法风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基本知识2017年法风科(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产权法 基本知识 2017年法风科,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自己智力创造的成果、工商业经营管理中的标记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无形财产权 智力成果权 智慧财产权,二、知识产权的分类,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 相应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三、知识产权的特征,无形性 智力成果 专有性 独占使用 地域性 特定国家或地区 期限性 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四、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只要是巴黎公约成员国的人或单位,来我国申请专利、商标,都应该给予与我国国民同样的保护。

2、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如果我们给了甲国以更优惠的保护措施,那么该措施就会立即无条件自动适用到其他WTO成员。,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TRIPs协议),国民待遇讲的是外国国民和本国国民之间的平等保护问题。 最惠国待遇讲的是我国对一个外国和另外一个外国之间的平等保护问题。,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区别,著作权,一、著作权的概念,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 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在我国,著作权即版权。,我国著作权制度的现状: 著作权法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各级各类涉及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法律规定。,原始主体,继受主体,特殊作品,概念及分类,二、

3、著作权主体,(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著作权主体,也称著作权人,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主体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二)著作权主体的分类 原始主体:在作品创作完成时,直接享有著作权成为著作权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称原始(第一)著作权人。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称为继受著作权人。,(三)原始主体作者的认定 1、自然人作为作者 创作作品的公民为作者。 2、法人或其他组织(单位)被视为作者在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下,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意志,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来承担责任。 职务作品

4、,(四)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雇佣作品(职务作品):著作权归作者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优先使用。 委托作品:合同约定;无约定的,归受托人享有。 合作作品: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美术作品: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三、著作权的客体,作 品,智力成果 独创性 可复制性,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四、著作权的内容,(一)著作人身权 1、发表权 发表权是依法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以及如何公之于众的权利。 一次性权利 可以转让,2、署名权: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自己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二)著作财产权 是指著作权人享

5、有的自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使用作品而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 不同于著作人身权,可以转让、继承或放弃。,内容主要包括: 1、复制权 2、发行权 3、出租权 4、展览权 5、表演权 6、放映权 7、广播权 8、信息网络传播权 9、摄制权 10、改编权 11、翻译权 12、汇编权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五、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1、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 我国著作权法将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分为两种:(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时间限制;(2)发表权的保护期与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相同。 2、著作财产权(与发表权)的保护期限 一般原则:作者终生+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 后

6、第50年的12月31日。 特殊规定: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发表后 第50年的12月31日。,六、法律责任相关规定 1、民事责任 著作权法第47条、第48条 2、行政责任 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涉及国家版权局以及各地版权局、国家新闻出版行政机关、文化行政管理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等。上述机关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行使行政职责。 3、刑事责任: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第218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专 利 权,LOGO,一、专利的客体(种类)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发明的 种 类,开创发明和改进发明,大发明 小发明,依发明点不同分,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组合、新用途、转

7、用、要素变更、选择发明,实用新型,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概念,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 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 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 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形状与图案,图案,色彩与图案,色彩与形状,形状,色彩与形状、图案,受让人,发明人 设计人,二、专利权的主体,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在单位,外国人,三、取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应当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方案应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取得专利权的条件,实用性: 即可用、有益,创造性: 即非显而易见,新颖性: 即前所未有,商 标 权,LO

8、GO,一、商标的概念,(一)商标的概念,商标(trademark)是指能够将不同的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区别开来,并可为视觉所感知的显著标记。,(二) 注册取得,(一) 使用取得,二、商标权的取得,,LOGO,4.抽签,2.使用在先,1.申请在先,3.协商,商标注册的原则,三、商标权的期限,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指通过法定程序延续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可以续展,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为10年。,四、法律责任相关规定 民事责任: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

9、理开支。 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刑事责任: 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伪造擅自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罪。,知识产权法法律法规,著作权法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专利法 专利法实施细则,知识产权法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商标法 商标法实施细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

10、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上海王某利用互联网销售侵权盗版国际标准案,案件背景,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交流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国际标准的需求愈发旺盛,但对国际标准的侵权盗版行为也日益猖獗。我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成员,负有保护国际标准版权的义务,特别是2008年,我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我国专家张晓刚又成功当选ISO主席,世界对中国标准版权保护工作更加的关注。,案件内容(一),2012年起,ISO多次向国家标准委投诉举报等多家网站,未经授权将大量的盗版国际标准向公众进行销售,严重侵害了ISO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ISO要求中国政

11、府认真履行成员义务,针对盗版行为尽快采取法律行动,向各成员国展示负责任大国的作为。,案件内容(二),收到举报后,国家标准委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查处工作。经过周密的取证查证,2013年5月,查实了涉案嫌疑人的所在地。随后,立即启动与多部门标准版权保护联动机制,向国家版权局、公安部递交了该案的有关线索、证据。国家版权局、公安部十分重视,将其作为重点案件予以部署,要求上海市相关部门处理并督办。在上海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下,2013年9月24日,专案组将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抓获,案件内容(三),经查,自2010年起,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先后向境外租借4个服务器,架设等5个网站,上传10万余条各国标准

12、的目录,涉及美、法等100余个国家,标注销售价格,并留下邮箱地址和购买链接,通过使用国外第三方支付平台销售国外的标准从中非法牟利。,案件内容(四),2014年4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该案,并在新民网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了庭审直播,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2014年11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王某的行为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18万元。王某没有上诉,该判决生效。,案件意义,该案的破获在国内外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反响。该案是标准版权保护列入全国双打重点工作之后办理的首例刑事案件,开启了国家标准委协调全国双打办、国家版权局、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指导办案的先河。该案被列为2013年“剑网行动”十大案件。,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