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343359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2、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3、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

3、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

4、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2、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的提出及影响。鸦片战争惊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下,中国官吏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方法,魏源将收集到的资料编成海国图志 ,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一是利用外

5、国先进军事装备技术武装自己,抵御外国侵略,是一种反侵略的思想;二是学习利用外国生产技术,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承认了西方长2处,并主张学习西方。魏源思想在腐朽愚昧的封建统治条件下,对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启迪人们探索救国之路起了积极作用。3、 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

6、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为什么天朝天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但他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

7、闭塞的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难以实现。2、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太平末国运动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但农民阶级浊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局限性()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给农民战争带不危害()太平天国未能正确认识儒学()太平天国的领袖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缺乏理性认识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教

8、训:(1)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溶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故要发展近代企业,要维护民族资本;要想培养洋务人才,要改变封建科举制度()西方国家凌晨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予商人一定的发言权,政府干预不要太深贡时,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对现代企业也有一定的帮助4、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威信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内容:(1)要不要变法(2)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

9、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3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

10、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 “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 ,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通过通过平均地权一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2、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民主义”即名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

11、包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即 “平均地权”,也就是社会革命,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地价,则归国家,为民共享。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3、武昌首义的简单过程是什么?在 1911 年(农历辛亥年)10 月 10 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

12、发动武装起义。9 月 24 日,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决定 10 月 6日在武昌发动起义。但革命党人的活动被湖北当局察觉,处处提防,起义延期。而后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约定以枪声为号於 10 月 10 日晚发动起义。当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於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 此时,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 3000 多人最后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於

13、 10 月 11 日夜、10 月 12 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武昌起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4、 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革命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

14、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4路。(2) ,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义观念。(3) ,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4) ,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失败原因:(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15、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 (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教训:(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 (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 (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中篇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综

16、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 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是什么?答:资本主义列强的激烈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 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919 年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进行民族解放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开始和发展。1929 年到 1933年,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互相配合,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抵抗日本的侵略,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开始想全世界扩张,在中国实行扶蒋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正确制定应对策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最终赢得了胜利。2、 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三者被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