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运用与策略【教育理论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9343240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运用与策略【教育理论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运用与策略【教育理论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运用与策略【教育理论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运用与策略【教育理论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运用与策略【教育理论专业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运用与策略文章摘要;本文就针对目前在课改之后初中历史情感教学问题进行了再探讨。笔者通过切身教学体验体会,整理出一系列在情感教学模式下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 质量,在新课程教育纲要的指导下落实初中历史基础教育。 关键字; 历史教学 情感教育 运用及策略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任何课堂的改革都是基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所出发的。近来年,通过初中历史教学,笔者深切体会出情感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作用与“魅力” 。 情感教学目标首次在我国课程改革中提出通过情感体验,思维能力,

2、解决问题四个方面。这种提法较以前有较大的改进-强调历史教育应当首先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增进对历史的理解和应用历史的信心。笔者认为标准中提出情感目标是对我国课程目标的一种完善,是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也有利于由应教育向素质教育理念的转变。本文针对这一新理念在基与当前教学模式与个人实践的过程中就此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 、什么是情感教学 情感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三大教学变量之一。心理学指出情感是指人受感官事物作用后对这种作用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笔者认为情感教学就是通过模拟人情感产生到认识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友情互动。通过这个过程,由情入学,以

3、学至教。所以说,单单的教与学与单单的情感培养都是不符合这一过程的,情感教学它应该是互动的,在培养情感的过程中融入教学知识,同时又在教学知识的融合中让学生得到认可。 二、情感教学的运用及策略 1. 以情施教,做到师生情感交融 以情施教是情感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情感可以传递信号,具有感染功能。要达到这点,教师首先要会用表情表现情感,感染学生。当教师带着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课堂上老师的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振奋的情绪状态,就能更好地感染学生,教师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愉悦的情感,所以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的,充满激情的,这样才有

4、可能营造一种轻松的情绪气氛,让学生在快乐兴趣的状态下参与学习活动,吸纳新信息。反之,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气氛紧张,造成学生心理封锁,阻碍新信息的输入。教师只有以情施教,才能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生成”学习历史 2.由景入情 所谓的“由景入情”是指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调动历史场面的特殊性来达到提及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通过掀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深刻剖析特定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唤起 学生相应情感;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人肺腑2的言语,可以扣击学生心弦,产生情感共鸣。如初中历史中,讲祖国 “四大发明” ,如数家珍,满怀自豪之情;讲“南京大屠杀” ,义愤填膺、声泪俱下。总之,“一个好的历史 教

5、师不仅绘声绘色地再现历史,使学生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而且语言神态带感情,使学生每 每激愤、扼腕冲发,壮烈处可歌可泣,深沉处再思再叹,欢悦处抚掌称快” 。 那么,当学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中产生了共鸣,以共鸣为基调造就相互融合理解。这样师生在课堂上就好比一对搭, “师提供场景,生触景生情” 。这就是我们情感教学所需要达到的一个初级目的。 3.以景生史 历史教学中往往出现一些地点。比如赤壁之战、比如山顶洞人。这些特定地点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笔者任教与广西。因此在这点上我就利用我们广西的历史背静,如金田起义,在讲到这一章的时候,我首先要学生大概了解金田起义的历史背景,参加人物,影响等等

6、。从而延伸其前后历史,并且学生对当地的历史也相当感兴趣,在课堂反馈的时候有些同学如数家珍。这样在无形之中与课堂之上就构建了一个当地历史汇集的氛围,充分调动了课堂积极性。不但让学生对这一历史了解至深,且在历史中畅游,大家对当地的历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同样的。在讲到其他外省历史的时候,我也让学生回忆前后相关历史,渐而在课堂的累计中学生脑海里构造了一个宏观的历史场面,每到一个地点都对前后历史了如指掌。通过这种层递似的累计,达到一个更加丰满与具体的知识建筑。所谓“积而厚发” ,这样的作用在于分散每个散乱的知识框架,把每个细节惯穿起来,在每个地点构建一个小的历史知识堡垒,分层分段联合起来就成了整个

7、历史。这点多用与考试前的复习。 4.由情至学 “课改”的重点倡导以学生为本。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的地位应该由传统的掌握者变为辅导者。这是一个新的拓展,它要求教师在历史情感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思维表达与情感交流。一位好的教师,首先应该从了解学生做起。只有在了解学生思想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才能完全的将历史情感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比如在讲中国四大发明的时候。其实更多的学生不是注重哪四大发明(虽然这是必考) ,是谁在发明。而他们似乎更多关心感兴趣的是四大发明的运用,而这一点往往是我们老师所忽视的。传统的教学是死板的传授,而情感教学在这里应当“歪曲的” 。换言之,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历史终而达到让学生接

8、受的目的。形同与曲线救国。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如从四大发明的运用以及当时在这些发明的推广之下社会所发生的变化讲往往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刻意的去夸大其影响,吸引他们,迎合其好奇的心理。中华五千年历史是伟大的,诠释这一伟大我们需要从深层出发。用善意的手段宏扬。 35. 由情入情 “由情入情”中前一个“情”指学生的情感,后一个“情”指历史情形。简言之,就是以学生主观的情感去理解历史。这就是历史教学实践运用的巧妙手法;在一个模拟的场合里理解历史。 我们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中国近代历上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签署的几点条约是这一节的重点,要求学生一点不差的记牢。中国历

9、史上条目繁多,很多学生往往讲它与其他的条约混淆。在考试中问非所答,闹出许多笑话。针对这一难题笔者摸索出“由情入情”这一方法。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充当一回侵华者英国,那么在当时的条件范围内,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学生面对这个条约应该怎么签署。要求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于是大家争论不休,乐此不惫。最后,我将大家争论的焦点归纳进来并将之规范化,集众口精华其实也八九不离十。首先说赔款是最先考虑到的,接着既然是侵略那么割地也成了必然,照此延伸开放五处通商口也成了补充,通商口的开放就涉及到关税的问题这样延伸下去,一切问题尽在眼前。于是就是了中国把香港岛割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

10、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这些不公平的协议。 这点就是说,那自己的心理想法与当时的历史情况贯穿起来,两者分析问题的思维达到近乎统一的角度,在同一个立场理解这个事情就显的容易多了。这样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让学生由历史的接收者变为一个“改变历史的人” ,无形之中好象历史条约是他们签定的一样了。这一过程的转化将大大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兴趣。笔者认为这是情感教学的最高境界! 情感教学就是投入感情的教学,以教至学,以情至教。总的来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重理解课改的本质,充分把握这一契机,并运用到教学中来。课堂实践与改革运用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教育心理学M 李伯黍 主编 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0 年 12 月 2 当代教育学M 袁振国 主编 北京 教育科技出版社 2005 年 3 月 3卢家楣 情感教学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11 月第 2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