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脑瘫培训课件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422041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7.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生脑瘫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计生脑瘫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计生脑瘫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计生脑瘫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计生脑瘫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生脑瘫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生脑瘫培训课件(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脑性瘫痪,遵义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潘勇,一、医院简介 我院始建于1979年,地处风景秀丽的桃溪寺洛江河畔,这里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医院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绿化率达40%,我院是一家集康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康复专科医院。是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黔西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康复教学实习基地。医院的主要科室有工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心理康复科、职业病康复科。,遵义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简介,遵义荣誉军人康复医院,遵义荣誉军人康复医院,遵义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环境,遵义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环境,遵义荣誉军人康复医院,遵义荣誉

2、军人康复医院,(2006)脑瘫是指受孕开始至出生后1月-婴儿期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继发性的癫痫和肌肉、骨骼问题。,脑瘫的新定义,定义,三要素,发育时期的脑损伤,非进行性的脑损害,永久性的姿势异常与运动模式,我国小儿脑瘫的发病率约为1.84。由于产科技术、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新生儿的死亡率、死胎发生率均有明显的下降,但是脑瘫的发病率无减少,重症脑瘫的比例有增多趋势。 据报道患病情况男性多于女性 城乡差别不明显 随着社会发展 CP重症越来越多,小儿脑瘫的发病率,脑瘫已成为儿童残疾

3、的主要原因 早发现、长期正规的康复训练是最主要方法 手术药物及其他治疗只是补充手段,脑性瘫痪,确切的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清楚 几乎所有围生期危险因素都被认为与脑瘫的发生有关 高危因素分为产前 产时和产后三大类,脑性瘫痪的病因,病因,宫内缺氧是脑瘫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母亲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重度贫血、心、肺、肝、肾疾患、糖尿病 各种感染等影响胎盘血流灌注 均有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慢性缺氧,病因,产前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感染及各种原因造成的出血、过期产、胎盘老化等使氧交换减少而导致胎儿宫内缺氧 臀先露、头盆不称,胎膜早破,胎盘异常等均可以导致分娩过程中缺氧,病因,产前因素,母亲年龄在40岁

4、以上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最高为3.3 多胎妊娠、孕期手术、外伤、中毒、 酗酒、接触放射线、各种感染以及不合理的用药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脑性瘫痪易感的重要原因,病因,母体因素,分娩过程中的急性缺氧所致的新生儿窒息 常见的原因有产力异常、脐带异常、前置胎盘、难产、急产、异位产、异常先露、内倒转术、产钳、胎吸助产、头盆不称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过期产儿、巨大儿以及双胎或多胎儿等,病因,产时因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外伤、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症、肺炎、败血症、脑炎等感染性疾病 胎儿的心、肺发育异常所致的新生儿期呼吸障碍等均与脑瘫相关,病因,

5、产后因素,不明原因约10%,病因,主要危险因素,运动发育落后 异常的运动模式姿势 肌张力异常 反射异常,主要表现,类型不同各有特点,合并障碍,临床表现,脑性瘫痪,痉挛型 强直型 不随意运动型 共济失调型 弛缓型(肌张力低下型) 混合型,新生儿瞬间抬头,2月 下颏可短暂离开桌面,3月 抬头达到45度,4月4590度,6月 手支撑抬头90度,8月 腹爬,10月 四爬,11月 熊步或高爬,俯卧位姿势运动的发育,仰卧位的发育,新生儿期,02月,47月,89月,手口眼的协调 肘支撑抬头 (45月出现) (3月),坐位姿势的发育,新生儿,23月,5月,6月,7月,89月,立位的姿势发育,新生儿,2月,3月

6、,4月,56月,月,10月,12月,11月,年龄 正常运动发育 2月 开始出现抬头,但稳定性较差 3月4月 肘支撑抬头,从仰卧翻身到侧卧 4月5月 四肢对称性伸展及外展 手口眼协调 6月 四肢明显伸展 外展 独坐 7月8月 主动翻身 平衡直腰坐 扶站俯爬 9月10月 四肢爬 前进运动 自由坐 抓站 11月12月 高爬 手上举步行 蹲立动作 1岁1岁半 行走 二抬三翻六会坐,七滚八爬九扶站,(七滚八爬周会走),临床表现 运动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增高 角弓反张 手紧握拳 肌张力低下 肌肉松弛 头躯干四肢紧贴床面 肌紧张动摇性 (舞蹈样动作),临床表现 肌张力异常 姿势异常 反射异常 临床

7、分型 合并障碍 诊断 治疗,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低下,紧张性颈反射的姿势 明显的左右肢体不对称 2月后仍有手紧握拳,姿势异常 临床分型 合并障碍 诊断 治疗,姿势异常,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异常 反射异常 临床分型 合并障碍 诊断 治疗,姿势异常,拇指内收,头背屈 四肢肌张力增高 呈角弓反张,姿势异常,姿势异常,超过6月无正常坐位姿势 表现为前倾 后倾 拱背坐等,姿势异常,姿势异常,姿势异常,姿势异常,姿势异常,姿势异常,姿势异常,姿势异常,原始反射消失过晚或残存 觅食反射 吸吮反射 拥抱反射 握持反射 多数婴儿于2月4

8、月消失,最迟6个月,反射异常,反射异常,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脊髓水平 脑干水平 中脑水平 脑皮质水平,反射异常,1、屈肌收缩反射 2、伸肌伸张反射 3、交叉伸张反射,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3、紧张性的迷路反射(俯卧、仰卧) 4、阳性支撑反射 5、阴性支撑反射,1、颈部调整反应 2、躯干调整反应头部迷路性的调整反应 3、视觉调整反应 4、两栖动物反应,1、倾斜反应(仰卧、俯卧) 2、膝手位反应 3、坐位反应 4、跪位反应,痉挛型 不随意运动型 强直型 共济失调型 弛缓型(肌张力低下型) 混合型,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脑性瘫痪临床分型,1、单瘫 2、双瘫 3、三肢瘫 4

9、、偏瘫 5、四肢瘫,按瘫痪的部位分5型,脑瘫各型的特点,痉挛型(6070%),痉挛型,痉挛型,痉挛型,痉挛型,脑瘫的分型及其各型的特点,强直型,强直型,脑瘫的分型及其各型的特点,不随意运动型 ( 20%),脑瘫的分型及其各型的特点,肌张力低下型 (弛缓型),内收肌角(股角) 正常4月龄后应大于90度,腘窝角 正常4月龄后应大于90度,足背屈角 正常412月为020度,脑瘫的分型及其各型的特点,共济失调型,脑瘫的分型及其各型的特点,混合型,同一个患儿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 多为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的混合,肌张力低下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共占到脑瘫比例的5%左右,作为脑损伤引起的共同后果 一

10、半以上脑瘫都有合并障碍 如智力低下、癫痫等 有的合并损害则与脑瘫本身的运动障碍有关,如关节挛缩变形 脱位 骨质疏松 骨折 变形性颈椎病 颈椎不稳定 脊椎侧弯等,合并障碍,伴随症状和疾病,癫痫 14%70% 智力障碍 30.5%75% 行为异常 听力语言障碍 30%75% 视觉障碍 如斜视等 感知觉障碍,常见合并障碍有,合并障碍,伴随症状和疾病,早期诊断 一般认为出生后69月作出的诊断为早期诊断,最迟在1岁左右就要作出诊断。,诊断,1、运动发育落后或异常 2、肌张力异常 3、姿势发育异常 4、反射异常,脑 瘫 的 必 备 条 件,参考条件,脑性瘫痪诊断的标准:,1、有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 2、可

11、有头颅影像的佐证,诊断,脑瘫的严重程度分级,椅,动,CT:阳性率44%92% MRI: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诊断 治疗,辅助检查,诊断,辅助检查,肌电图EMG(区分肌源性或神经源性) 脑电图EEG 智测及心理行为检查,鉴别诊断,鉴别的主要疾病,一过性的运动障碍和发育迟缓 颅内感染性疾病 脑肿瘤 智力落后 进行性的肌营养不良 先天性肌迟缓及良性先天性肌张力低下 各类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脑白质营养不良 脊髓损伤、脊髓肿瘤、先天畸形等脊髓病 小脑退行性变,鉴别诊断,鉴别的主要疾病,一过性的运动障碍和发育迟缓,与脑瘫的区别是将来的运动可以正常化,没有明显的异常姿势。,鉴别诊断,鉴别的主要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

12、,以颅内感染位主要的临床表现,治愈后多无运动障碍。,鉴别诊断,鉴别的主要疾病,脑肿瘤,为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伴有脑肿瘤的特征性症状。,鉴别诊断,鉴别的主要疾病,智力落后,可以有运动发育的落后,但是以后运动功能会正常或接近正常,以智力落后为主。,鉴别诊断,鉴别的主要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应与肌张力低下型的脑瘫相鉴别,前者存在腱反射的消失、肌萎缩、假性的肌肥大、特殊的起立姿势,血清肌酸激酶增高、肌电图改变,肌活检有特殊性改变。,鉴别诊断,鉴别的主要疾病,先天性肌迟缓及良性先天性肌张力低下,应与肌张力低下型的脑瘫相鉴别,前两者多在以后会逐渐好转或恢复正常。,鉴别诊断,鉴别的主要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

13、应与痉挛型的脑瘫相鉴别,前者病情呈进行性。,鉴别诊断,鉴别的主要疾病,小脑的退行性病变,应与共济失调型脑瘫相鉴别,前者表现为缓慢进展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目前用于治疗脑瘫患儿肌痉挛的药物无一获得FDA的批准 外科治疗 细胞移植 康复治疗目前治疗脑瘫的最主要方法,脑性瘫痪,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治疗 综合性康复 脑瘫康复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将脑瘫康复列入社区服务的防治体系中,治疗,脑瘫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运动疗法 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 CE) 器械辅助治疗 支具或矫形器的应用 高压氧治疗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康复治疗, 抑制异常运动 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诱导 使患儿获得保持正常姿势的能力 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 诱发和强化所希望的固定运动模式 由单个运动向多个运动的协调运动 康复训练前对肌张力的缓解,治疗,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1、问问有没有高危因素 2、看有没有运动发育落后 3、看有哪些异常的姿势,这些姿势符合哪一种类型的脑瘫;有没有原始反射的残留,是否建立了立直反应和平衡反应; 4、辅助检查; 5、智力能够达到什么水平;,筛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