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第1讲-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课件(共28张)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3421167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第1讲-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课件(共28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专题六第1讲-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课件(共28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专题六第1讲-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课件(共28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专题六第1讲-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课件(共28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专题六第1讲-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课件(共28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六第1讲-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课件(共28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第1讲-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课件(共28张)(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第1讲 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2.中国主要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1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自然区位因素(静态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农业的区位选择,(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分析,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型农业,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农业政策可以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2.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分析思路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导因素。 (1)大范围合理布局的思路,(2)小范围合理布局的思路 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模板,(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

3、据此完成(1)(2)题。 (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2)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D,C,【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温州和海南岛的地域差异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1)题,温州瓜农到海南岛种植西瓜的时间段是冬半年,该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因气温低而无法种植西瓜,因而海南岛生产的西瓜上市后利润很高,故选C项。瓜农到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其冬季气温高,适合西瓜生长,而非海南岛西瓜品种优、种植成本低,

4、故排除A、B两项。海南岛冬季生产的西瓜销往全国各地而非主要在海南岛销售,故D项错误。第(2)题,温州瓜农58月离开海南岛,是由于该时期全国普遍高温,大部分地区都能够生产西瓜;而海南岛远离消费市场,运价高,且地租高,因而西瓜的市场竞争力弱。故D项正确。,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各农业地域类型的考查往往从对类型的判断和相关状况的对比等角度命题。 1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4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地域类型对比,水稻种植业、热带种植园农业,水稻(沿海平原、恒河平原),茶叶 (东北部迎风坡),黄麻(东北部),棉花 (

5、德干高原西北部),(同亚洲水稻种植业)多雨的气候;排水较好的坡地;低湿的土地;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灌溉农业,长绒棉(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全年高温,热量充足,光照时间 长,尼罗河水灌溉,灌溉农业,棉花(绿洲地带),夏季高温,气温日较差大;距海远,晴天多,光照充足;高山冰川融水提供灌溉水源,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咖啡、甘 蔗、香蕉、剑麻(亚马孙平原),热带气候,水、热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乳畜业(英国农业不占重要地位),牛奶及其制品,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日照较少,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市场需求大,农业地域类型的复习

6、和考查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要综合运用区位因素的知识,对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作出合理的分析。复习时注意掌握好以下知识: (1)分布及范围。 (2)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 (3)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4)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5)比较各种地域类型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世界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2013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 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 _。,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

7、悠久,经验丰富,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2)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理由是_ _。 【解析】 (1)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劳动力和生产历史等方面考虑。(2)可以把拉萨河谷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较,从差异上说明适合或者不适合,并分析原因。从水稻所需要的自然条件看,拉萨河谷地应该不适合种植水稻。但如果利用科学技术改善不利的自然条件,则另当别论。,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不可行,1我国主要农业区和农作物分布,中国的农业生

8、产,(1)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必然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分析农业生产特点:一般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类型等方面分析。耕作制度主要看所处的温度带,热量丰富,复种指数就高。 (3)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如农牧业生产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等问题及相应措施。,2我国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上海和北京的郊区农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市场消费量大;交通便利;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土地面积小,有

9、利于集约化生产,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的灌溉农业,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经济不发达;生态破坏,荒漠化问题突出,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四大牧区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的畜牧业,优势:草场面积广阔;东部地区夏季降水较多,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鼠灾、蝗灾严重,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3值得借鉴的农业发展经验,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区,培育良种牲畜,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作物,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草原牧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

10、,高度发达的工业对农业的支援,庞大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东北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建立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农业生产,黄淮海平原,(2013高考重庆卷)下表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解析】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一般包括土地面积、种植技术、生产积极性等,表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人口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关系,从这些关系入手,很容易总结出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的原因,在此值得注意的是“粮食生产”不等于“粮食产量”,粮食生产除了包括粮食产量外还包括播种面积。 【答案】 趋势: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