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防范与自救-级机关物业管理服务中心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420994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防范与自救-级机关物业管理服务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火灾防范与自救-级机关物业管理服务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火灾防范与自救-级机关物业管理服务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火灾防范与自救-级机关物业管理服务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火灾防范与自救-级机关物业管理服务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灾防范与自救-级机关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防范与自救-级机关物业管理服务中心(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NJXF,火灾预防与初期火灾扑救,2,俗话说火灾事故猛于虎。因为火灾时燃烧产物有一定的危害性,危害指的是对人和财产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热量、烟气和缺氧三种因素的作用结果,通常这种危害可分为两类:热辐射引起的危害和非热因素引起的危害 。而非热因素引起的危害则主要是指烟气危害。几乎所有的火灾都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对火灾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统计结果表明,火灾中85以上的死亡者是由于烟气的影响,其中大部分是吸入了烟尘及有毒气体昏迷后而致死的。,3,火灾的主要原因,4,引发火灾的几大原因,1、 遗留火种:烟头,燃烧物。办公室人员的抽烟管理,废纸篓采用金属的。,烟头表面温度在200300, 烟头

2、中心温度高达700800。 一般可燃物(如纸张、棉花、柴草、木材等)的燃点都在130350,都低于烟头的温度。,5,引发火灾的几大原因,(2)、违章作业:如厨房油烟道未定期清理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烹饪时擅自离开。2013-3-22太平南路白下区政府大楼裙楼发生火灾,是四楼的厨房发生火灾,烟比较大消防队到场后实施排烟,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影响比较大。有损政府机关的形象。今年4月11日德基广场发生一起饭店厨房火灾。,6,引发火灾的几大原因,(3)、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应建筑内功能的需要,随时要调整和装修,施工队伍的进场为消防安全带来不定因素 (4)、电气线路故障火灾,电线短路、过负荷、电阻过大

3、等电器火灾事故。十运会期间的南京交通银行的18六楼的会议室就是霓虹灯整流器短路引发火灾。(5)、建筑物避雷设施实效被雷击等,7,可燃物,氧化剂,温度 (引火源),火灾是指在时间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现象。统称燃烧三要素,8,但是必须明确,只有在可燃物和助燃物充足,着火源有足够的温度和热量,而且三者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才会发生燃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某个条件来控制物质燃烧。例如,在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中,减少可燃气体的比例,使燃烧的速度减慢,甚至会停止燃烧,减少空气含量,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6%时,燃烧速度不仅会减慢,而且多数固体、可燃物会停止燃烧。,9,所谓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

4、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根据国家标准GB4968-85火灾分类的规定,将火灾划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甲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气、天然气、甲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等火灾。,10,火灾的预防,制定操作规程并严格实施如厨房操作间在烹饪时不等离开 电气线路定期检测,减少过负荷和使用超期电器等 严格落实各种动火制度,如在焊接,明火作业,先审批,落实现场监护和责任人 建筑避雷设施定期检测确

5、保雷雨天的安全 搞好用油用气的管理 加大检查巡查的力度消除火灾 确保消防设施配备到位并保证完整好用 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强化单位的应急逃生与疏散演练,11,发生时烟气中各种有毒有害成份、腐蚀性成份、颗粒物等以及火灾环境的高温、缺氧等, 对生命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都造成很大破坏。火灾的形成往往是小火未控制酿成大灾。很多火灾教训历历在目。所以在此次演练方案中,对组织架构中的灭火组做了更细致的要求。因为是在单位实施的演练,几乎外来人员比较少,假设大厦发生火灾时首要的任务初期火灾的自救。立足于火灾的初期阶段扑救(10分钟以内)。一般认为在起火点、起火部位,局部空间内,没有蔓延。,12,二、灭火的基本方法 根

6、据物理燃烧原理和人们长期内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1、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最常用方法。,13,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这个条件,将已着火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拆除与火源毗邻的易燃建筑等。 3、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根据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条件,采取适当措施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而熄灭。实际

7、运用处时,如用石棉毯、湿麻袋、湿毛巾被、黄沙、泡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上;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起火的建筑和设备的门窗、孔洞等。固体物质发生的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将不易燃的化学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就是适用这种方法达到熄灭燃烧的目的。,14,4、抑制灭火法 这种方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链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通常使用含氟、溴的化学灭火剂(如1211)直接喷向火焰,达到灭火的目的。 在火灾事故现场,往往同时采用几种灭火法以充分发挥各种灭火方法的效能,才能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15,在2013、2014亚、青期

8、间南京消防针对场馆驻地等活动场所推出了火1、3、5分钟灾处置模式。即1分钟之内的火灾利用附近的移动式灭火器开展灭火。针对3分钟内的火灾,如果移动式灭火器未能有效的将初期火灾扑救则立即打开附近的室内消火栓箱取出消防水带接上水枪,逆时针旋转消火栓手轮,敲碎消火栓箱内的红色按钮,进行灭火。5分钟内的火灾有蔓延的趋势,边拨119打报警,边自救,同时启动单位的灭火应急预案。,16,即1分钟之内的火灾利用附近的移动式灭火器开展灭火。往往在实施的时候拿着一具灭火器就去灭火,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一个点配置的器材有三到四具。意义是一只有可能解决不了或者操作的人在匆忙、慌张的状态下人还没有到火点的时候拨开保险按下鸭

9、嘴,药剂喷出损耗了灭火剂,那么火会继续燃烧,这时再回头拿灭火器时间会一点一点浪费。如果一发现初期火灾携带两只移动灭火器到现场就有保障的。,17,针对3分钟内的火灾,如果移动式灭火器未能有效的将初期火灾扑救或者3分钟以内火灾则立即打开附近的室内消火栓箱取出消防水带接上水枪,逆时针旋转消火栓手轮,敲碎消火栓箱内的红色按钮,启动消防泵出水进行灭火。这是消防部门长期与火灾斗争总结出来的也是多次火灾事故的教训血的代价极其深刻。 如果全员掌握了这种方法那么火灾将会受到遏制。,18,床单自救,四楼逃生,19,2013年4月14日6时许,位于湖北省襄阳市的一景城市花园酒店二层迅驰星空网络会所发生火灾,导致酒店

10、整栋建筑二层以上大部分过火或过烟,造成14人死亡、47人受伤。 此次火灾事故反映的是消防安全责任及法规制度不落实,应急处置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火情初发时该网吧工作人员未能及时采取扑救措施,,丧失了阻止其扩大成灾的机 会;网吧工作人员未及时报 警且未通知酒店值班人员。 延误了火灾初期扑救和酒店 人员疏散的有利时机; 酒店消防控制室无人值守,不能尽早发现火灾和 织人员疏散;酒店消防自动 喷淋装置在火灾发生时不能 正常启动,未能起到延缓火 势发展的作用。,问题,关键,20,21,6时10分左右,部分员工发现一车间女更衣室及附近区域上部有烟、火,主厂房外面也有人发现主厂房南侧中间部位上层窗户最先冒出黑

11、色浓烟。部分较早发现火情人员进行了初期扑救,但火势未得到有效控制。火势逐渐在吊顶内由南向北蔓延,同时向下蔓延到整个附属区,并由附属区向北面的主车间、速冻车间和冷库方向蔓延。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主厂房西北部的1号冷库和1号螺旋速冻机的液氨输送和氨气回收管线发生物理爆炸,致使该区域上方屋顶卷开,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火势蔓延至主厂房的其余区域。,22,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一是起火后,火势从起火部位迅速蔓延,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材料大面积燃烧,产生高温有毒烟气,同时伴有泄漏的氨气等毒害物质。二是主厂房内逃生通道复杂,且南部主通道西侧安全出口和二车间西侧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被锁闭

12、,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逃生。三是主厂房内没有报警装置,部分人员对火灾知情晚,加之最先发现起火的人员没有来得及通知二车间等区域的人员疏散,使一些人丧失了最佳逃生时机。四是宝源丰公司未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员工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23,24,你是否跑得过烟 ? 在着火的建筑物中,烟雾向上的流动速度为24米秒,水平流动速度为051米秒,尽管一般成年人的极限速度可达到710米秒,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定跑得过烟。人类能够正确判断方向并逃离险境的最低能见度是5米,如降到3米以下,逃离险境将变得异常困难,而发生火灾时,即便是大白天,烟气也常使人的视距不足几十厘米。人处于“半失明”状

13、态,还奢谈什么与烟气“赛跑”? 还有一个有必要澄清的“模糊认识”:许多人认为在睡眠时失火,烟雾必能将人呛醒,实际上,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在人尚在睡眠时早已令人中毒晕迷。即便这时醒了,中毒已深,也将无力动弹。,25,三、火灾疏导、逃生注意事项,当高层建筑的某一部位发生火灾时,应当注意收听消防控制中心播放的应急广播通知,它将会告知你着火的楼层、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和注意事项,不要一听到火警就惊慌失措,失去理智,盲目行动。 利用建筑物现有设施自救。你的身边有消防按钮报警、消防栓打开出水降温稀释空气等保护自己。 疏导员要主动喊起来,最好有明显的标示,引导大家疏散。因为疏导员对环境和疏散路线熟悉。,26,逃

14、生人员利用毛巾或者织物浸湿后,冲出火场逃生。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通常会采取这种错误行为。其错误性表现在两点:一是手并非是良好的烟雾过滤器,不能过虑掉有毒有害烟气。平时在遇到难闻的气味或沙尘天气时,甚至人们常常情不自禁地用手捂住口鼻,以防气味或沙尘侵入,其实作用或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有点自欺欺人、自我安慰之意。因此,火险状态下应采取正确的防烟措施,如用湿毛巾等物捂住口鼻。二是在烟火面前,人的生命非常脆弱。,27,俗话说“水火无情”,亲临烟火时切忌低估其危害性。多数年轻人缺乏消防常识及火灾经验,认为自己身强力壮,动作敏捷,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冲出烟火区域也不会有很大危险。但诸多火灾案例表明,人在烟火中奔

15、跑二、三步就会吸烟晕倒,为数不少的人跟“生”就差一步之遥,可这一步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因此,千万不要低估烟火的危害而高估自己的能力。出门前摸一摸门温度是否异常如果没有说明自己所处的环境暂时是安全的。保持冷静后确定疏散路线在逃生。,28,勿乘普通电梯 面临火灾,人们的第一反应应是争分夺秒地迅速离开火场。但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搭乘普通电梯逃生,因为电梯迅速快捷,省时省力。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误行为,其理由有六: (1)电梯的动力是电源,而火灾时所采取的紧急措施之一是切断电源,即使电源照常,则电梯的供电系统也极易出现故障而使电梯卡壳停运,处于上下不能的困境,其内人员无法逃生、无法自救,极易受烟火烘烤熏陶而

16、伤亡。 (2)电梯井好似一个高耸庞大的烟囱,其“烟囱效应”的强大抽拨力会使烟火迅速蔓延扩散整个楼层,使电梯轿厢变形,行进受阻。 (3)电梯轿厢在井道内的运动,使空气受到挤压而产生气流压变化,且空气流动越快,产生的负压就越大,从而火势就越大。因此,火灾中行驶的普通电梯自身难保,切忌乘坐。,29,(4)电梯轿厢内的装修材料有的具有可燃性,热烟火的烘烤不仅会使轿厢金属外壳变形,而且会引起内装饰燃烧炭化,对逃生人员构成危险。 (5)一般电梯停靠某处时,其余楼层的电梯门都是联动关闭,外界难以实施灭火救援。即便强行打开,恰好又为火灾供给补充了新鲜空气,拓展了烟火蔓延扩散的渠道。 (6)电梯运载能力有限,一般一部普通客梯乘载能力在8001000kg(约1013人)。公共场所人员密集,一旦失火时惊慌的人群涌入其内更易造成混乱,因而会耽误安全逃生的最佳时机。,30,利用消防电梯进行逃生,因为其采用的动力电源为消防电源,火灾时不会被切断,而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采用的是普通动力电源,火灾时是要切断的,因此,火灾时千成万不能搭乘;,31,按照疏散路线(疏散导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