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418843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行政程序,行政程序概述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现状,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一、行政程序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 一说:行政程序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使行政法权力(利),履行行政法义务的方式步骤。 又一说:行政程序是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程序。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活动的空间与时间的表现形式,即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守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的总称 【特征】:法定性、多样性、既统一又分散,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二、行政程序的价值 工具价值:行政程序规定着如何实现行政实体的内容,具有保障实体法内容实现的功能。 独立价值:除去行政程序的工具价值之外的其本身还

2、具有的内在价值。 公正 公开(告知、听证) 理性(说明理由、听取意见) 效率(时效),第二节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一、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行政民主原则:要求行政程序的内容更注重于行政民主化和对公民民主权利的保障。 行政法治原则:法治原则在行政程序领域的具体运用 行政公平原则: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要在程序上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各方,排除各种可能造成不平等或偏见的因素。回避、合议、辩论、调查等程序。,第二节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行政效率原则:行政程序的各个环节应当有时间上的限制。时效制度 行政公开原则:与公民权利义务直接相关的行政行为,要通过一定行政程序让公民了解。 表明身份

3、、通知程序、咨询程序、 说明理由、听证程序,第二节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二、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告知制度 听证制度: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说明理由制度 辩论制度 回避制度 案卷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 不单方接触制度 时效制度 行政救济制度,案 例,新闻事件回放一:圆明园防渗工程未经听证程序 2003年8月,由北京市、海淀区两级政府及圆明园管理处共同投资,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启动,湖底防渗工程是其项目之一。2004年9月,圆明园湖底防渗铺膜开工,截至2005年3月底,湖底防渗工程已主体完工,预计于4月中旬全面完成。但就在工程主体完工前夕即3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圆

4、明园防渗工程。,案 例,“这项工程启动前应该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然后报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但圆明园此前没有履行这项审批手续。”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4月1日,圆明园铺设湖底防渗膜的工程停止。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将就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举行公众听证会,听取专家、社会团体、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案 例,点评 像圆明园这样的大型公共设施的大型工程项目,应当经过比较全面的专家评估程序、公众讨论程序和代议机构的辩论、表决程序,这在程序法治比较完备的国家已经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圆明园防渗工程的主体部分快要完工了,才被国家环保总局以程序违法为主要理由叫停,说明我们一些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的程序意识很薄弱,也说明我国的程序法治亟须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