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3418350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戽车寻丈旧知名, 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 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 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 D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2.“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A 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C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2、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3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维持国家财政 B小农经济出现C私田大量开垦 D耕作技术提高4.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5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

3、竟何如?”这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6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地区的农业()A经营更趋市场化 B注重精耕细作C生产日趋专业化 D减少犁耕依赖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8.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里面认为:“在16 世纪及17 世纪间,美洲的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与东亚。在中国历史上,(这推动了)明代万历至清代

4、康熙雍正年间,相当长时期的经济持续增长。”据此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 B明清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空前兴盛C西欧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侵略 D海禁政策导致欧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9.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10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

5、此,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A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B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11.1899至1911年,新增私人资本总额9 350万银元,厂矿企业410家。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 B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12晚清时,大同还保留着一种叫“亮脚会”的习俗,妇女坐在自家的门口,伸出双脚让过路人观赏品评。民国初年,女子的脚再次被展示在稽查员和大众面前,不过这次不再具有文化上的“荣光”,而是作为铭刻于女性身体上的耻辱。导致这

6、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思想的崩溃 B革命运动的开展C进步人士的推动 D资本主义的发展13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国内成立了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组织。面对着整个社会不满情绪和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盛,下列罗斯福政府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缓和社会不满情绪,打击法西斯苗头,维护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是()A放弃金本位制 B成立农业调整署C加强社会福利救济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14有人认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以下对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美国“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

7、政策表述错误的是()A30年代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B50年代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70年代交替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 D90年代宏观调控和微观自主15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16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国通过兴修水电工程,促进国家就业 B都达到了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效果C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范畴 D苏联通过兴办公共工程,增强重工业实力17列宁说

8、:“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下列引言与“尝试”相符的是()A“应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B“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C“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18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C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粮食的歉收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

9、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19.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 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 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C.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土地问题是中国几千年农耕经济的核心问题。下列各项中,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是()A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 B新中国的土地改革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

10、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E BBF CBH DDH22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对八大召开的背景和相关内容的理解准确的是()A纠正“大跃进”的“左”倾错误 B确立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C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D实现党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23.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到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 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

11、项。这表明()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C.“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 D. 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24.1962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七届三中全体与会者时说,现在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如实行 “包产到户”、“责任田”、“五统一”等等;又说,“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段话表明邓小平倾向于()A赞扬农业生产合作化 B打破单一的人民公社体制C肯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纠正党内“左”的错误影响25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

12、让的商品达10万多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主要是由于()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D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26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解读错误的是()A质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B. 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欧洲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D出现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27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

13、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C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D“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81973年1月,英国成为欧共体第七个成员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上述现象反映了()A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C英国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29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的“宏伟计划”: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供应。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21%的种子公司,控制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该材料主要说明()A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要趋利避害,积极应对B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C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