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重要实词梳理练习(学生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418125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材重要实词梳理练习(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教材重要实词梳理练习(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教材重要实词梳理练习(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教材重要实词梳理练习(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教材重要实词梳理练习(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材重要实词梳理练习(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材重要实词梳理练习(学生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教材重要实词梳理练习一、解释下面句中的重点词并翻译句子。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魏公子列传)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世家)【(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 : 】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魏公子列传)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魏公子列传)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11、人穷则反本。 (屈原列传)12、厚币委质事楚。(屈

2、原列传)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传)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15、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购: 】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项羽本纪)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刺客列传)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刺客列传)22、孔子贫且贱。(孔子世家)【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23、及至始皇,

3、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2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进学解)【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 】25、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留侯论)26、简能而任之。(谏太宗十思疏)27、每有制作,必先以简察,然后施用。(陈书?姚察列传)2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29、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3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31、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高祖本纪)32、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3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亦不能夺之矣 夺: 。】34、

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虻)35、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36、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劝学)37、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报任安书)38、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39、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40、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秦晋殽之战)41、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42、臣侍汤药,未尝废离。(陈情表)4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44、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魏公子列传)45、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4

5、6、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列传)47、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成语“严惩不贷”“责无旁贷”的“贷”分别是: 】【贷于人无得 】48、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4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50、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柳子厚墓志铭)51、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5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魏公子列传)53、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太史公自序)54、二世使使者斩以徇。(高祖本纪)【斩以徇师 徇: 】5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56、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

6、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57、侯生乃屏人间语。(魏公子列传)58、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进之布指算,不爽 爽: 】【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 】59、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60、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61、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刺客列传62、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63、“使者至,发书, 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史记李斯列传64、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高祖本纪)【及觉,痛咎谢 】6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二、下面句子中加点的

7、词,虽然在以往的高考中出现不是很多,但经常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属次重点词,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1、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5、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始得西山宴游记)6、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本纪)7、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刺客列传)【道济趋下阶 趋: 】8、思厥先祖父。(六国论)9、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四疏)10、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李将军列传)11、质明,避哨

8、竹林中。(指南录后序)1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常以木枕布衾质钱 】13、陶靖节躬丁晋乱 。(奇零草序)【丁忧:遭逢(父母之丧)居丧。以太夫人忧去官:服丧,居丧。】14、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15、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16、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河渠书)【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 更: 】17、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18、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1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齐人有一妻一妾者)】20、吾妻

9、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1、孔子自周反于鲁,弟稍益进焉。(孔子世家)22、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2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吏明知狱有枉 】24、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25、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项羽本纪)26、东道少回远。(李将军列传)27、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太史公自序)【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 】28、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孔雀东南飞)29、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30、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介子推不言禄)成都一诊

10、文言文魏矼传挖空练习要求:请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划线句子。 魏矼,唐丞相知古后也。绍兴元年,会( )星变,矼力言大臣黜陟( )不公,所以致异。上识其忠,擢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内侍李廙饮韩世忠家,刃( )伤弓匠,事下廷尉。矼言:“内侍出入宫禁,而狠戾发于杯酒,乃至如此,岂得不过为之虑?建炎诏令内侍不得交通( )主兵官及预( )朝政,违者处以军法,乞申( )严其禁。于是虞杖脊配琼州。刘豫挟金人入寇,宰相赵鼎决亲征之议,矼请扈从,因命督江上诸军。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权均势敌,又怀私隙,莫肯协心。矼首至光世军中,谕( )之曰:“贼众我寡,合力犹惧不支,况军自为心,将何以战?为诸公计,当

11、思为国雪耻,释去私隙,不独有利于国,亦将有利其身。”光世许之,遂劝其贻( )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上至平江,魏良臣、王绘使金回,约再遣使,且有恐迫语。矼请罢“讲和”二字,饬厉( )诸将,力图攻取。会金屡败遁( )去,使亦不遣。八年,金使入境,命矼充馆伴使,矼言:“顷( )任御史,尝论和议之非,今难以专论。”秦桧召矼至都堂,问其所以( )不主和之意,矼具陈( )敌情难保,桧谕之曰:“公以智料敌,桧以诚待敌。”矼曰:“相公固以诚待敌,第( )恐敌人不以诚待相公耳。”桧不能屈,乃改命吴表臣。诏金使入境,欲屈己就和,令侍从、台谏条奏来上。矼言:“贼豫为金人

12、所立,为之北面( ),陛下承祖宗基业,天命所归,何藉于金国乎?陛下既欲为亲少( )屈,更愿审( )思天下治乱之机( ),酌( )之群情,择其经久可行者行之。搢绅( )与万民一体,大将与三军一体,今陛下询于搢绅,民情大可见矣。欲望速召大将,详加访问,以塞( )他日意外之忧。大将以为不可,则其气益坚,何忧此敌。未几( ),丁父忧( )。免丧,除( )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改提举太平兴国宫,自是奉祠,凡( )四任。丁内艰( )以卒。 (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五魏矼传,有删节)1. 内侍出入宫禁,而狠戾发于杯酒,乃至如此,岂得不过为之虑?2. 贼众我寡,合力犹惧不支,况军自为心,将何以战?为诸公计,当思为国雪耻,释去私隙,不独有利于国,亦将有利其身。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