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练2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415169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练2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练2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练2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练2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练2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练2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练2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含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练课练 2222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截至目前, 已有 245 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 ) 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体现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完全融合之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而不是认同,排除。违背了 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故排除。材料体现了,故选 A。

2、 2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 配伍形式,被视为 20 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 集中表达 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 B C D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多样化、中华文化的特点。旗袍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可见外来 文化可以为我所用,凸显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正确。旗袍融入了本民族文化,也融 入了外来文化,可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正确。庆祝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排除 。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文化的借鉴吸收

3、,并不是消除文化个性,排除。 3在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我们能够根据节日的名称判断出其属于哪 个民族,如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 文化的韵味 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民族节日是民族物质成果的表现 A B C D 答案:A 解析:我们能根据节日的名称判断出其属于哪个民族,说明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 积淀,符合题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说明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 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符合题意;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

4、的重要标志,民族节 日是民族精神成果的表现,错误。 4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以其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精美绝伦的古建筑艺术和 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 遗产,主要是为了( ) A开发:使世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B共享:使人们领略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韵味 C研究:使世界文化能逐渐融合以实现趋同 D保护: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答案:D 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 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为了保护文 化遗产,使不同民族

5、的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D 表述正确;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可能趋同, C 表述错误;A、B 不是联合国此举的主要目的。 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到博物馆的档案室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的任务是为当地新出土的蕨 类植物化石归类,但对于这些化石是该归入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四个人有了各自意见。四人 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甲认为它们是人类保护的化石,应归入文化遗产 乙认为这些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应归入自然遗产 丙认为这些化石是精神现象的物质 载体,应归入文化遗产 丁认为这些化石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应归入自然遗产 A B C D 答案:C 解析:新出土的蕨类植物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

6、物,属于自然遗产, 因此乙丁的归类是正确的,甲丙的归类错误,选。 6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以及“互联网” “O2O”移动互联网热潮席卷而来,我国文化市 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这表明我国文化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商业贸易的发展 教育的传播功能 大众传媒的发展 物质载体的变迁 A B C D 答案:C 解析:“一带一路”对应的是商业贸易, “互联网” “O2O”移动互联网对应的是大众传媒,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教育和物质载体,与题意无关。 7被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项目”正式竣工, 历经近 8 年时间的攻坚修复,曾经面临损毁的千手观音造像终得金身重现

7、,以金碧辉煌的面容正 式与世人见面。对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表述正确的是( )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 经济、政治状况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是人 类主观意识的产物 A B C D 答案:D 解析: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凝聚了创作者的智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正确,错误;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错误;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是我国所特有的文 化,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正确。故选 D 项。 8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 职、微博营销、微博论证

8、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传媒的变化带动了文化性质的变化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人们的要求 答案:C 解析: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等说明人们的实践活动在文化的影响下发 生了改变,C 正确;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错误;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D 错误; 文化的性质并不会随着传媒的变化而改变,B 不选。 9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于 2016 年 6 月 16 日开幕。历时 7 年设计并建设的全球首个“加勒比海 盗”主题园区成为其最大亮点。这一根据华特迪士尼旗下真人电影系列加勒比海盗创意形 成的园区,将提供多项

9、全球前所未有的互动娱乐及高科技体验。材料表明( )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主题乐园等文化产业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业 贸易能克服时空局限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起着决 定性作用 A B C D 答案:A 解析:错误,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而不是手段;错误,夸大了大众传媒的作用。 10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 21 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建设 “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 文化是民族

10、的,又是世界的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 平等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A B C D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 意义,既说明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选项 正确。说法不符合实际。与题目无关。 11有人以棋为喻,来说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治世,如下国际象棋,非得拼到你 死我活;而中国治世则如下围棋,观气取势、择其大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非零和博弈。 由材料可见( ) 不同民族文化可以取长补短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 则 世

11、界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的多样性。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表明世界各 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正确;西方治世要拼到你死我活,中国治世绝非零和博弈,可 见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正确;材料强调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没强调中西方文化可以取长 补短,也没有体现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 C。 12山东省在打好“孔子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筹办“丝路 梦齐鲁情山东首届丝绸之路文化活动周” ,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文化中心,精心组织东亚 文化之都系列活动。山东省的上述举措( ) 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

12、响力 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能够吸收一切民族 文化的成果 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A B C 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及意义。山东省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 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符合题意;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 涵是历史形成的,不是现代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我们要吸收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说 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2 分) 13第 11 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以“交流与共享中国东盟艺术教育合作与发展”为主 题,以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如何开展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东盟共同体建 成后如何推进中国

13、东盟文化合作作为分议题开展了一场国际间的文化合作对话。10 年来,中国 东盟文化论坛经历了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全过程。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与东盟各 国相继签署了南宁宣言 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互动计划 等,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的发展。 从文化多样性角度,说明举办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必要性。(14 分) 答案:(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5 分)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5 分) (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4 分) 解

14、析:首先要明确题目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多样性,而后将材料信息和教材知识对接,材 料信息体现的教材知识有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及意义等。 142017 年春节前后,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担纲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成为文 化类综艺节目爆款,和百家讲坛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盛宴,被誉为 “综艺文化清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 96 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 版的译著 60 本,包括诗经 楚辞 李白诗选 西厢记 红与黑 包法利夫人 追忆似水 年华等中外名著,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2014 年

15、 8 月 2 日, 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 1999 年设 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 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 亚全集 。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20 分) (2)“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 ,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 ,请 你就激发公众读书之热情,邂逅传统文化之美好拟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言简 意赅。(4 分) 答案:(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中外名著通过不同文字载体传播各自不同文化,通过互译能领略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之特色。(5 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中 外名著互译共存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5 分)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尊重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外名著互译共存,都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丰富了 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