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琵琶行》学案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3404034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琵琶行》学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琵琶行》学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琵琶行》学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琵琶行》学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琵琶行》学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琵琶行》学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琵琶行》学案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琵琶行学案范文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 2、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3、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二、知识链接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白居易: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

2、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生活特点诗歌特点 前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

3、。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却多达观适意、明哲保身之作。 吊白居易 唐宣宗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赏析】 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一位诗人作悼亡诗,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由此可见唐宣宗李忱对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对其诗的喜爱,也从侧面表现出了白居易卓越的才能。 诗的首联运用比喻,巧妙概括了白居易一生的艺术成就。“缀玉联珠”是形容他诗文的艳丽光彩,而“六十年”,则指他的创作生涯。“诗仙”,是溢美之辞,是对白居易的高度评价。 “谁教冥路作诗仙”一句其悲可见,其哀可闻。唐宣宗是说,对于这位

4、世间不可多得的诗仙,我敬重不够、仰慕不够呀!你怎么就突然间走到冥路上去了呢?读到这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位多情的 皇帝,正眼含热泪,仰望长天,低声呼唤,令人感动。 诗的颔联则表达了诗人无比惋惜之情。唉!浮云、造化也没有办法挽留住白乐天了,他永远地去了,我又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只有扼腕长叹罢了。这里运用对仗和互文的修辞,将作者对白居易的浓浓思念 之情凝聚在精练的语句中,情愫深,意韵长。 接下来的颈联,借白居易的两篇代表作长恨歌与琵琶行来赞美他的艺术成就与巨大的影响力。“童子解吟”“胡儿能唱”蕴涵深意:其诗所知人多,所晓域广,通俗易懂,音韵和谐,圆润悦耳。作者没有直接说他的诗多么美、多么富有魅力,而

5、只让读者自己去品味。 尾联则进一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白居易的器重、难以割舍和对白居易去世的无比悲怆之情。这是在颈联基础上的更进一步,“文章已满行人耳”,白居易的诗如风一般流行,与行人形影不离:你只要出行在外,就能听到吟诵白诗的声音。而作者听到吟诵之声,就会牵动起思念白居易的感情,内心充满无比悲伤与哀痛。 全诗语言通俗凝练,感情真挚,既表现了对白居易仙逝的哀痛,又表现了对他诗歌的赞赏,同时突出了白诗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 三、整体感知 1、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2、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沦落”的具体情况

6、是怎样的?试做具体比较(引导学生用原诗文概括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四、问题探究 1、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写了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2、作为叙事诗的开头,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二句。 3.琵琶声停欲语迟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几句反映了琵琶女怎样的心理情态?一般的都认为是表现了她的羞涩,你以为如何? 4、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起以下24句是写弹奏琵琶的全过程,这是全诗描写的重点,也是全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这部分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请归纳概括一下。 5、反复诵读这24句,你能否感受到诗人在描绘琵琶声

7、乐时是围绕一个什么字来写的吗?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诗人用了哪些比喻描写琵琶的声音?分别写出了琵琶声的什么特点? 7、归纳乐声旋律的变化情况。 8.琵琶女“自言”身世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 9.有人指责说琵琶女是个留恋灯红酒绿、奢靡生活的风尘女子,不值得同情;还有人认为她宁愿为娼而不愿为人妻,和丈夫离别一个月就耐不住寂寞,没有什么值得怜悯的,对此,你有何看法? 10.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 11、找出描写听众反应的句子,说明其作用。 12.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五、小结: 本寺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

8、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六、当堂检测: 1.解释多义词 言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命遂命酒() 命曰琵琶行() 为因为长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暂凝绝不通声暂歇()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音乐耳暂明() 泣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2.填写下列写月的名句 (1)醉不成欢惨将别,。 (2)东船西舫悄无言,。 (3),往往取酒还独倾。 (4)去来江口守空船,。 3.检查背诵诗中第二段。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