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章几何公差31-33全解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401060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4.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章几何公差31-33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章几何公差31-33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章几何公差31-33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章几何公差31-33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章几何公差31-33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章几何公差31-33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章几何公差31-33全解(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几何公差,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3章 几何公差,3-1 概述,3-2 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3-4 公差原则,3-3 方向、位置、跳动误差与公差,3-5 几何误差的选用,3-6 几何误差的检测原则,【本章重点内容】,第3章 几何公差,重点: 几何公差带的含义 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 公差原则 几何公差的选择 难点: 几何公差的标注与几何公差带 公差原则 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第一节 概述,几何公差由形状公差、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组成,它是针对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的误差所规定的公差。,第3章 几何公差,GB/T 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2、)几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GB/T 4249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公差原则,推荐使用的标准:,一、几何公差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概述,1. 几何要素,几何要素(简称要素)是指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和面。,图3-1 零件的几何要素,2)按结构特征分,组成要素,导出要素,1)按存在状态分,实际要素,理想要素,3)按所处地位分,被测要素,基准要素,4)按功能关系分,单一要素,关联要素,一、几何公差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概述,2. 几何要素的分类,二、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及其符号,第一节 概述,二、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及

3、其符号,第一节 概述,习题1:看图填空(下图零件有什么误差),习题2:表中填空,二、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及其符号,第一节 概述,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图3-2 公差框格及基准符号,1.公差框格 几何公差的框格有两格或多格组成。 第一格填写公差项目的符号; 第二格填写公差值及有关符号; 第三、四、五格填写代表基准的字母及有关符号,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图3-7 形位公差框格 a)形状公差 b)定向公差,单一基准 c)位置度公差,多基准,圆形公差带 d)位置度公差,多基准,球形公差带 e)六个相同要素同一项位置公差要求 f)一个要素同时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 g)非刚

4、性零件的自由状态公差要求 h)被测关联要素及其基准均有最小实体要求的位置度公差,2. 框格指引线 标注时指引线可由公差框格的一端引出,并与框格端线垂直,箭头指向被测要素,箭头的方向是公差带宽度方向或直径方向。 (1)指引线弯折数最多两个,靠框格段一定要垂直或平行于框格; (2)指引线箭头应是检测方向。,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a)上顶边直线度为0.02,(b)中心轴直线度为0.04,(c)圆柱外表面圆度为0.004,(d)圆柱外表面圆柱度为0.006,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习题3:标注,3. 基准 基准代号的字母采用大写拉丁字母。 为避免混淆,标准规定不许采

5、用E、I、J、M、O、P、L、R、F等字母。 基准的顺序在公差框格中是固定的 。,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1)基准符号,无论基准符号中的方框内字母要水平书写。,(2)基准标注,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基准符号:由大写字母和粗的短线并用细实线连接而成。,图3-8 基准符号,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4. 被测要素标注,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1)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箭头指向轮廓线或其延长线,必须与尺寸线明显错开。,(2)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 ,箭头必须对准尺寸线,即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指引线箭头可兼作一个尺寸箭头。,4. 被测

6、要素标注,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3)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 ,短横线靠近轮廓线或面,也可靠近轮廓延长线,必须与尺寸线明显错开。,4. 被测要素标注,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4)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连线对准尺寸线,短横线可代替尺寸线的一箭头。,4. 被测要素标注,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5)两个要素组成的公共基准;两个或三个要素组成的多基面体系;任选基准(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允许对调 ,原来的基准符号的粗短横线改为箭头 ),4. 被测要素标注,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6)基准目标的标注方法参考有关标准。 不允许的标注方法:,4.

7、 被测要素标注,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1)一个要素具有多项公差要求:可以将多个公差框格叠放一起,使用一条指引线。,5. 常用的简化标注方法,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2)一项公差要求适用于多个要素:使用一个公差框格,一条指引线分别指到多个要素;不便分别指引,可采用无引线框格加T尾箭头,框格上方写清要素数量。,5. 常用的简化标注方法,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3)多个同类要素具有同一项公差要求:多个成一组的同类要素(成组要素),可只标注一个要素,同时在框格上方写明成组要素的数量标记。,5. 常用的简化标注方法,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8、 概述,(1)如果对被测要素任意局部范围内的公差要求,应将该局部范围的尺寸(长度、边长或直径)标注在几何公差值的后面,用斜线相隔。,6. 其它标注,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2)如仅对要素的某一部分提出公差要求,则用粗点划线表示其范围,并加注尺寸。 同理,如要求要素的某一部分作为基准,该部分也应用粗点划线表示并加注尺寸,6. 其它标注,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第一节 概述,(3)当被测要素为视图上的整个外轮廓线(面)时,应采用全周符号。,几何公差带用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几何公差带具有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要素。,四、几何公差带,第一节 概述,四、几何公差带,第一

9、节 概述,形状公差 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带 是限制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零件实际要素在该区域内为合格。,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被测要素:为直线、平面、圆和圆柱面。 形状公差带的特点:不涉及基准,它的方向和位置均是浮动的,只能控制被测要素形状误差的大小。,1直线度 其被测要素是直线要素。 (1)在给定平面内,0.1,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公差带定义: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指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平面内。,公差带,标注,1直线度 其被测要素是直线要素。 (

10、2)在给定方向上,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公差带定义: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在公差值前加注“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被测圆柱体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mm的圆柱面内。,标注,1直线度 其被测要素是直线要素。 (3)在任意方向上,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习题4:在下图中标注直线度,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公差带定义: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a: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 图b:被测表面上任意100100的范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

11、平面内。,2平面度 其被测要素是平面要素。,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习题5:在下图中标注顶面的平面度,公差等级为7级,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公差带: 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标注1,标注2,3圆度,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公差带: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公差带,标注,4圆柱度,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习题6:在下图中标注圆度与圆柱公差,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二、轮廓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12、 形状误差与公差,1. 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轮廓线允许的变动全量。它是用来控制平面曲线(或曲面的截面轮廓)的形状或位置误差。,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线轮廓度公差分有基准要求和无基准要求两种情况。,(1)无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如下所示为线轮廓度公差无基准要求时的标注及公差带形状,在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被测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5且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的两包络线之间。,二、轮廓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1. 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公差是

13、指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轮廓线允许的变动全量。它是用来控制平面曲线(或曲面的截面轮廓)的形状或位置误差。,(2)有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如下所示为线轮廓度公差有基准要求时的标注。 公差带为直径公差值0.05且圆心位于由基准平面A确定的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的两包络线所定的区域。,二、轮廓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1. 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轮廓线允许的变动全量。它是用来控制平面曲线(或曲面的截面轮廓)的形状或位置误差。,2. 面轮廓度 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轮廓面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它是用来控制空间曲面的形状或位置误差。它既控制面轮廓度误差,

14、又可控制曲面上任一截面轮廓的线轮廓度误差。,二、轮廓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公差带 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的球心应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面上。 线轮廓度公差分有基准要求和无基准要求两种情况。,(1)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被测实际轮廓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其球S0.03且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面上的两包络面之间。理想的轮廓面由SR确定。,2. 面轮廓度 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轮廓面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二、轮廓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理想轮廓面由SR确定,而其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1)有基准要求的面

15、轮廓度,2. 面轮廓度 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轮廓面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二、轮廓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习题6:在下图中标注线轮廓度(公差值0.02)和面轮廓度公差(公差值0.03),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三、形状误差及其评定,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形状误差 是被测提取(实际)要素的形状对其拟合(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当被测提取要素与拟合要素进行比较时,由于拟合要素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到的最大变动量也会不同。,三、形状误差及其评定,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1. 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最小条件,最小条件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对其拟合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三、形状

16、误差及其评定,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2. 形状误差的评定方法最小包容区域法,最小包容区域是指包容被测提取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f的包容区域。最小包容区域的形状与其公差带相同。,三、形状误差及其评定,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2. 形状误差的评定方法最小包容区域法,(1)评定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包容区域为两平行直线,实际直线应至少与包容直线有两高夹一低或两低夹一高的三点接触,这个包容区就是最小区域S,三、形状误差及其评定,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2. 形状误差的评定方法最小包容区域法,(2)评定圆度误差时,包容区域为两同心圆间的区域,实际圆轮廓应至少有内外交替四点与两包容圆接触,如下图所示的最小区域S,三、形状误差及其评定,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2. 形状误差的评定方法最小包容区域法,(3)评定平面度误差时,包容区域为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如下图所示的最小区域S),被测平面至少有三点或四点按下列三种准则之一分别与此两平面接触,三角形准则:三个极高点与一个极低点(或相反),其中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