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业与测评:2.8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3399680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业与测评:2.8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业与测评:2.8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业与测评:2.8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业与测评:2.8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业与测评:2.8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业与测评:2.8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业与测评:2.8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练习12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 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 基础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阔绰寥廓括号聒碎乡心B危樯稼穑蔷薇妃嫔媵嫱C帽檐赡养蟾宫流水澹澹D弥望消弭羁縻靡费钱财答案C解析A“聒”读gu,其余读ku。B.“穑”读s,其余读qing。C.yn,shn,chn,dn。D.“弭”读m,其余读m。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荠麦弥望 弥望:踮脚凝望B星垂平野阔 星垂:星空低垂C漠漠水田飞白鹭 漠漠:形容广漠无际D西崦人家应最乐 西崦:西山地区答案A解析弥望:满眼。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2

2、分)()A海鸥何事更相疑 嬉戏莫相忘B危樯独夜舟 危楼高百尺C算而今重到须惊 锲而不舍D因自度此曲 相如度秦王必不予赵城答案D解析A偏指“我”。B.高。C.如果。D.创制;料想,估计。4下列诗句使用了比喻和对偶修辞的一项是(2分)()A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B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答案A解析B使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C.只有对偶,没有比喻。D.没有对偶和比喻的修辞。5古人常有手书名人诗文名句的习惯,下列有可能发生的一项是(2分)()A司马迁手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B骆宾王手书“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3、,不朽之盛事”。C温庭筠手书“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D归有光手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答案B解析A此句出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司马迁是西汉人,其活动年月更早。B.这是曹丕关于写文章的论述,唐朝的骆宾王可能会写到。C.温庭筠是晚唐诗人,是写不出生活在宋朝的柳永的词作的。D.归有光是明朝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话出自清末谭嗣同的临刑诗。6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时候,?,。这样的无沾无碍不是也难能可贵吗月白风清有几人能够做到呢人影在地想想这样的大空大破A BC D答案C解析排序要善于找突破口,“这样的大空大破”和“这样的无沾

4、无碍”句式相同,中有“想想”一词,所以也是“想想”的宾语,这样应在后,由此可以选定答案。另外,“月白风清”“人影在地”均为短句,应先有“月”,再有“影”,即在前,且关系紧密,由此也可以选定答案。7名句默写。(3分)(1)积雨辋川庄作中,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辋川夏天特征的诗句是“,”。(2)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直接回答深夜不寐的原因,表现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的句子是“,”。(3)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高又写扬州荒凉的句子是“,”。答案(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2)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3)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阅读达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新城道中(其一)

5、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8诗的首联是怎样写诗人准备起程时的情景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答案用一个“知”字、一个“吹”字写春风好像老朋友一样知心解意,知道“我”要出行,就为我吹去春雨,让“我”旅途顺利。这样运用拟人手法,写春风多情,吹雨送行的情景,既表现了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也奠定了全诗欢乐愉悦的基调。解析回答本题时注意思考“怎样写”和“好处”两个词语。本题要求回答诗歌是如何表现诗人起程的情景的,可以通过分析“知”“吹”等词语的意思来作答。“好处”即作用,作用方面,要考虑体现的

6、诗人情感以及与下文的关系等。9结合诗人“山行”途中所见的景象,分析诗人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感情。(5分)答:答案以“披絮帽”状山顶的“晴云”,以“挂铜钲”写树梢上的“初日”,以“含笑”拟桃花的艳丽,以“自摇”写溪柳的舞姿,以“最乐”写农家的春耕,这些充满了欢乐和生机的景致和人物都是诗人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表现了他热爱自然的情趣。解析回答本题,应分析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途中看到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情感的。比如颔联,使用比喻的手法写自然景观的美好;颈联,以拟人手法写自然美景;尾联,写劳作的人们的快乐等。这些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语言运用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

7、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诗歌的原则就是以简括体现丰富。中国诗歌经常用典,即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因为用一个典故,是符合诗的精练原则的。陈毅梅岭三章中的“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就字面上是浅显的,。用的是春秋战国时代伍子胥因进谏吴王夫差而被杀,临死前他矢志悬首国门以证明他所谏之不妄。懂得了这一点,。答:答案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但其中就有典故才能领略这句诗的更深沉的含义解析补写句子要根据前后语境。第处横线前的“以简括体现丰富”和横线后的“精练原则”暗示了此处应填写的内容。第处横线要扣住文段的重点“用典”,且横线后就是典故的具体内容。第处横线前的“懂得了这一点”

8、是答题的关键,只有明白了典故的含义,才能更深刻理解诗句的内涵,这是用典的根本着眼点。11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面对清秋,欧阳修低吟“万叶千声皆是恨”,刘禹锡却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答:答案(示例)面对丽春,李煜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韩愈却轻诵“最是一年春好处”。面对皓月,张若虚浅诉“江月年年望相似”,苏东坡却高歌“月有阴晴圆缺”。解析要选取一定的意象,同时还要有不同的诗词作者针对这一意象所写的诗句,而且两人诗句中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如示例中,面对清秋,欧阳修是“恨”,而刘禹锡则是“喜”。12下面是被称作“直戳泪点”的原创手绘图画世界再大也要回家中的两幅,请围绕“牵挂”写一段话。要求:感情真挚,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4分)答:答案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如飘荡的风筝,那牵挂的线父母紧拉着。一次次的关注是牵挂,一声声的叮嘱是牵挂,一回回的等待是牵挂,世界再大也要回家。解析要围绕核心牵挂,要体现浓浓的亲情,要注意父母的神态和心情,这样再结合题目要求组织语言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