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98875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提升练(十三)(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本杰明迪斯累里曾在其小说西比尔中强调了这些阶级的生活是多么不同、多么互不相关:“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富人和穷人。”这种情况()A.使社会出现新的种族B.导致英国议会进行改革C.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分裂D.动摇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基础解析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其不足之处是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其

2、中一部分掌握生产资料的人成为大资本家,而绝大部分人处于被雇佣的地位,故选C项。答案C2.(2018山东临沂质检)下表为英国不同时期农业、工商业投资额的变化。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英国()时期农业投资额工商业投资额17611770年3.58亿英镑1.92亿英镑18511860年5.03亿英镑23.30亿英镑A.工业化进程加快 B.对外贸易激增C.成为“世界工厂” D.农业发展萎缩解析材料中两个时期分别为英国工业革命前与工业革命后,由材料数据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后,工商业投资额大幅度增长,说明英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故A项正确。答案A3.(2019山东潍坊模拟)乾隆嘉庆年间,英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不满但并不感

3、到异常,但到了道光年间,他们开始愤怒不已,强烈要求改变。这主要缘于()A.中国农耕经济优势地位明显B.贸易入超使英国经济损失巨大C.自由贸易思想在英国的盛行D.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两国矛盾解析据题干及所学,道光年间(18211850),此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急需原料和商品市场,而中国采取封锁政策与英国提倡自由贸易相违背,故选C项。材料不是突出中国农耕经济的优势,A项错误;从乾隆至鸦片战争前,英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地位,B项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禁烟运动,D项错误。答案C4.(2019江西南昌模拟)下列表格是德国18351870年铁路情况。依据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德国()时间铁路(公里)时间铁路

4、企业人数1835年61840年1 6481845年2 3001850年26 0841855年8 2901860年85 6081865年14 6901870年161 014A.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快速发展B.工业化相对英法起步晚发展快C.两次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D.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主导地位解析解读题干表格及据所学可知,1835年开始的时候英国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所以德国相对起步晚,但是速度上发展迅速,故选B项。德国是1871年完成统一,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才开始,C项错误;表格中没有同其它产业的比较,看不出重工业占主导地位,D项错误。答案B5.(2019山东济宁模拟)1881年

5、11月17 日,俾斯麦向帝国议会宣读了由他起草的皇帝诏书,开始实施他的“社会立法”计划,包括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文件和福利待遇。对此理解合理的是()A.统一后的德国注重推进法制建设B.近代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C.关注民生是德国对内政策的重心D.实施社会立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解析据材料“他起草的皇帝诏书,开始实施他的社会立法计划,包括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文件”可知,政府实施社会立法,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答案D6.(2019四川乐山模拟)1871年8月,法国国民议会获得了制定宪法的权力,但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1875年宪法”获得

6、通过。“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说明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A.是保皇派对资产阶级的妥协B.遵从了卢梭的民主思想C.受益于政治现实和妥协精神D.受巴黎公社的影响巨大答案C7.(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19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俄国和日本为摆脱落后境地都进行了改革。这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有()废除农奴制度设立议会机构建立近代工业挽救民族危机A. B. C. D.解析日本并无农奴制,故错误;两者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都设有议会,故正确;在经济上两国都发展近代工业,故正确;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挽救了民族危机,而俄国并无,故

7、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8.(2018山东临沂期中)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A.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解析根据题意,强调的是西方殖民侵略对亚洲政治的影响,并未牵涉世界市场,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维新变法后中国并未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D项表述更加强调的是工业革命的经济影响,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9.(2018

8、山东济宁期末)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其评价反映出巴黎公社发生时()A.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得到广泛传播B.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D.马克思没有对公社亲自指导解析据题干材料中马克思强调巴黎公社是在一个例外条件下的城市起义,而且大多数人不是社会主义者,反映了巴黎公社时期无产阶级专政条件还不够成熟,缺乏相应的阶级基础,故选C项。答案C10.(201610月浙江选考,19)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的一次“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更具影

9、响力。牛顿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其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于()A.英国圈地运动早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C.英国工业革命时期D.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是1640年到1688年,处于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建立于17世纪,故B项正确。答案B11.(2018安徽合肥质检一)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二战后的英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这些文学流派()A.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B.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C.均带有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D.体现二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

10、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因此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故选C项。答案C12.(2018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联考)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练、简洁,结构完整统一。这部作品()A.具有古典主义特征 B.受到社会变革影响C.受到社会现实感染 D.热情地歌颂了欢乐解析据题干“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体现了人的理性,歌颂了英雄的伟大,“整部作品精练、简洁,结构完整统一”具有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故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

1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河南洛阳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年代 科技发明 (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 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 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 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 472194%45396%材料二以荷兰和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开端,资产阶级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与此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 的斗争,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验科学的兴起,更

12、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为促进实验科学的发展,一批有影响的、由科学家组成的社团,陆续在各国建立。初期科学社团的建立,标志着科学活动方式的转变,即从科学家的个人自由研究转向有组织的集体研究,它使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变成了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科学家们正是在这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取得了杰出的科学成果。从此,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摘编自远德玉科学技术发展简史2000年第一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并概括西方近代

13、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宋元时期与明清时期科技世界占比回答;第二小问,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时代特征及西方科学的发展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信息归纳;第二小问,结合近代欧洲时代特征,从经济、政治、思想科技发展、科学团体的建立和科学家的努力等方面分析。答案(1)变化:一度领先直至宋元时期达到顶峰,明清时期逐渐落后于世界。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极大地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没落的封建制度抑制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统治(或大兴文字

14、狱),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中国传统科技自身存在的缺陷,如注重实用、忽视理论研究,注重经验、缺少实验等特点,也阻碍了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突破;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2)特点:重视科学观察与实验(或以科学观察和实验为基础)条件:14、15世纪以来,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需要,又奠定了物质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的风气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扩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科学实验的兴起奠定

15、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实践基础;科学团体的建立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取得;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奉献精神,进一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4.(2019山东淄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代化的一个侧面是社会对变动的适应力。仅只有变动并不足以促成现代化,变动与适应相结合,才是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变动可以改造社会,使它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它也可以摧毁社会,使之成为一堆废墟。“变”不一定是好事,只有对变动的迅速适应,才体现社会的生命力。因此,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变动的速度,也取决于社会对变动的适应能力。变动和适应间的平衡机制,是现代化过程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摘编自钱乘旦变动与适应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