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经验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95703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经验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经验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经验汇报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经验汇报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经验汇报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经验汇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经验汇报材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经验汇报材料发挥“神经末梢”作用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按照区委统一部署,中心召开了多次富有成效的的专题研讨会,每位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交流心得深刻认识到了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也充分领会到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总目标。应该说,党的群众路线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初步成效,但离“让人民完全满意”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正在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而言,参与的层级更多、领域更广、对象更复杂,面对群众也更近,能不能取得

2、让人民满意的实效,关键看能否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首先要在把握群众工作上下功夫。所谓“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通常还说明此步骤充满困难。“最后一公里”走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事情的成败。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领导干部忘记了这一点,就是丢了根、忘了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最终是为了群众、造福群众。如果思想认识不到位,心中没群众,就很可能产生“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我们实际情况来看,XX区政府投入资

3、金设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推行“大城管”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精细化、网络化、数字化、标准化“四位一体”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目的在于使辖区市容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实际意义在于更好的服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例如,中心接到群众关于城市管理方面的举报,依托数字化平台,便能迅速告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做到发现问题,迅速反应,果断处理,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城市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涉及的方方面面工作都与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一旦处理不好,直接伤及群众利益,造成“末梢堵塞”的大问题。人的身体一旦“末梢堵塞”,则身体有病,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

4、末梢堵塞”,且不“通瘀”,则危及党的肌体和执政能力。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端正对群众的态度,端正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态度。“最后一公里”为开展活动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打了一剂“强心剂”,是一个响亮的警钟和严肃的要求,为保证活动的最终成效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要在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上下功夫。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上行下效。当前,不少党员干部的上班场所仅在机关,对基层的情况了解甚少,一些人只停留在看材料

5、,听汇报阶段,与基层群众的沟通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很难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当前,全区正在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服务群众解难题”活动,以服务社区群众、服务社区建设为重点,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针对党员干部不同岗位特点和自身特点,发动全区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治理各项活动,为居民群众提供贴心式、一站式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作用,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生动局面。区委、区政府的这一举措就是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每位党员干部真正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心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的战斗

6、堡垒,更要积极主动落实区委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服务群众解难题”活动,中心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主动走进社区,串门入户、“真”求意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听取群众的难事、烦心事,为民排忧解难,只有这样,党的群众路线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掌声。走群众路线,最害怕的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最期盼的是党员干部能“常来走,多来看”。我认为群众路线绝不是空口白话谈出来的,而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就在于一个“实”字,要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效。第三,要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上下功夫。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开展群众工作的主体,其能

7、力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习。向书本学,深入学、文件、著作,坚持每周召开学习心得会、专题讨论会,把学习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向实践学,问题在基层,办法在实践。领导干部如果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下指示,所做出的决策很可能会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有差距,如果深入实地去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弄清具体情况,所做出的决策会更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所以领导干部必须要俯下身子,倾听民意,多到群众中去,在深入群众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为群众办事的能力,真正做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8、第四要认清“四风”问题对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带来的危害。反对“四风”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和主要任务,核心问题还是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群众路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考验党员干部的关键期。群众路线需要走好,“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的最大拦路虎。把牢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是排头兵,是突击队。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密切,基层基础才能进一步夯实,中心党员干部要时刻查找自身不足,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四风”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中心成为全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排头兵,使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投身于群众工作中,做到真正为群众服务。总之,面对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心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身肩重任,践行群众路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要强化党员干部的预见意识,防患于未然。一名好的医生不但能治病救人,更在于他能提前防范,作为一名好干部,也应当时刻绷紧为民的弦,提高对问题的预防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但要认识到他的重要性,更需要干部常怀为民的热情,坚持依法行政,勇挑重任,立足本职,做一名人民爱戴和喜欢的“良医”。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