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杯格式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395547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杯格式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长城杯格式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长城杯格式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长城杯格式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长城杯格式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城杯格式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杯格式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参作战部测绘局工程西2楼(8551)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目 录1 编制依据22 工程概况32.1设计概况32.2设计图33 施工安排6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63.2混凝土供应方式64 施工准备74.1技术准备74.2机具准备84.3材料准备85 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95.1流水段的划分95.2混凝土的运输95.3混凝土浇筑105.4混凝土的养护146 季节施工的要求146.1雨季施工的要求147 质量要求157.1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157.2宏观质量168 安全注意事项168.1一般要求168.2泵送的安全要求16附录-实验工作计划171 编制依据序号名 称编 号1总参作战部测绘局工程西2楼

2、(8551)建筑图建1-建212总参作战部测绘局工程西2楼(8551)结构图结1-结203总参作战部测绘局工程西2楼(8551)施工组织设计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7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1-82-2004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0预防砼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DB01-95-200511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2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

3、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4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J/T01-69-200315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交底、工程洽商变更16见证取样和见证补充规定京建法1997172京建法199850建20002112 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1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15588地下面积3145.91占地面积5016标准层面积1593.222层 数地 下1地 上83层 高(m)B15.9m夹 层2.2m首 层4.1m标准层3.6m4高 度基础标高-8.5m基坑深度-7.3m檐口高度31.95m建筑总高37.2m5基础类型筏板基础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6地下防水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P8材料防水SBS3mm+

4、3mm构造防水止水钢板,膨胀止水条7砼强度等 级地下室C40柱、剪力墙板、梁地下室顶板14.80mC40C3514.80m30.80mC35C3030.80m36.70mC30C258结构断面尺寸(mm)底板厚度600mm外墙厚度350mm,400mm,550mm。内墙厚度200mm、250mm柱断面700900mm,800800mm,700700mm梁断面400800mm,300600mm、300750mm。楼板厚度100mm,110mm,150mm,200mm9钢筋类别及 规 格HPB235: 6、8、10 ;HRB335: 10、12、14、16、20、22、25、28、;HRB400:

5、 20、22、28、3210 后 浇 带56轴间为温度带,DG轴间为沉降带,宽度800mm。11预防碱集料反应类别II类2.2设计图183 施工安排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时 间部 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基础底板2006.4.62006.5.30.000以下结构2006.4.172006.5.220.000以上结构2006.5.202006.8.21屋面结构2006.8.262006.8.313.2混凝土供应方式本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3.2.1对原材料的要求(1)砂:采用中砂,其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的规定。(2)石子: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吸水

6、率不应大于1.5% 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其他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的规定。(3)水: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89)的规定。(4)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3.2.2外加剂:泵送剂,UEA-B微膨胀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所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3.2.2掺合料的种类混凝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抗渗砼中,掺量不宜大于20%。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3.2.2配合比的主要参数及要求(1)坍落度:顶板、梁160m

7、m180mm,墙、柱:180mm200mm。楼梯:140mm160mm。(2)水灰比:地下防水砼水灰比不大于0.55,地上不大于0.65。(3)砂率:砂率宜为35%45%。3.3劳动组织3.3.1管理层负责人:王安振3.3.2劳务层负责人:梁玉忠3.3.3工人数量及分工组建专门的混凝土浇筑班,工人30人,挑选责任心强、操作技术水平高的工人负责混凝土的输送、布料、振捣施工作业,要求混凝土班人员固定、分工作业固定, 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得到合理的、全方位的控制。混凝土工长:王安振浇 筑 班长:梁玉忠生产经理:雍建明技术员:刘 彪质检员:许福增外施队长:凡清明试验员:张亚明钢筋工3人,负责混凝土浇筑过

8、程中,钢筋及预埋件的调整。4 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现场养护室设置要求及设备的准备工作施工现场设标养室, 8m2。内设自动温控仪一台,湿度通过布置水管和喷雾头解决。标养室内设钢制储水箱一个,备足水,断电无水时洒水养生用。见证试验室选用距离较近、收费合理的具有对外资质的筑之杰试验室。4.1.20.000以下对碱集料反应的要求每立方米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Na2O 当量)不得大于3kg。4.1.3对技术交底的要求 砼技术交底编制前,由技术人员与现场管理人员及作业队班组一起,认真核对工人数量,机械设备状态,通过现场勘察选定泵管布置线路或布料杆摆放位置,砼罐车最佳行车线路。交底不仅要

9、有书面的,还必须有口头交底,确保传达到位。4.2机具准备混凝土泵与输送管连通后,按使用说明书规定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开机空转。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润湿泵的料斗、活塞和管道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确认管道中无异物。所有计量器具应在检定有效使用期内,并有检定有效期标识。名 称数 量规格型号进场日期混凝土输送泵1HBT80混凝土布料杆1R=15m插入式振捣棒850mm插入式振捣棒330mm平板振捣器5铁 锹10软 管1泵 管80m灰 斗1个4.3材料准备 提前一天通知搅拌站准备好要浇注的砼,实地考察搅拌站的材料准备情况及车辆数量、运输路线的交通状况,确保砼供应充足及时。名 称数

10、量规格型号进场日期混凝土C15混凝土C20混凝土C30混凝土C35混凝土C40混凝土C40P8混凝土C45P85 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5.1流水段的划分0.000以下以后浇带为界,划分为四个流水段,0.000以上以后浇带为界,划分为两个流水段,详见2.2设计图。5.2混凝土的运输5.2.1运输时间的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气 温()2525C30120min90minC3090min60min5.2.2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台数的确定N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本工程取30 m3/h。V1: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m3),取6m3。S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11、平均行车速度(km/h),取30km/h。L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km),取50km。T1: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车时间(min),取7min。取10台。5.2.3现场混凝土输送方式的选择垫层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直接运送至基槽边,用泵管运输,较远处再用手推车倒运。底板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通过泵管打到作业面。墙体、柱子及顶板均采用泵车加布料杆的方式输送。塔吊辅助吊运布料杆。5.3混凝土浇筑5.3.1一般要求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完成对模板的预检、钢筋、预埋件和水电管线预埋的隐检;浇筑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观察模板的状况及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对碰撞变形变位的及时作相应调整。5.3.

12、2施工缝在继续浇筑前的处理及要求5.3.2.1施工缝的留置位置(1)基础底板:以后浇带作为流水段分界线,其他部分不留施工缝。(2)地下室外墙根部与底板交界处:留在-6.9m标高处。(3)墙体与顶板交界处:留在板底向上30mm处。(4)柱顶:留在梁底向上30mm处。(5)顶板:以后浇带作为流水段划分界限。(6)楼梯:留在休息平台13处。5.3.2.2施工缝的处理要求(1)水平施工缝:在高于板(梁底)标高5mm处弹线,用云石机沿线切割后,剔除软弱层,露出坚实的石子。(2)竖向施工缝:先在设计位置外侧5mm处弹线,用云石机沿线切割后,剔除表面松动的石子,露出密实的砼。5.3.30.000以下部分5.

13、3.3.1 地泵的平面布置及管路走向设计泵管水平布置长度约60m,平面上有三处转弯,穿楼道处及转弯处应作支撑加固。入楼后,穿楼板上楼,直至施工作业面。穿楼板处加固见下图:转弯处支撑加固见下图:5.3.3.2基础底板、地梁和外墙导墙同时浇筑。浇注时,采用地泵布料杆的方式输送砼,浇注顺序自西向东,由远及近收向后浇带处,先浇筑外墙处底板,然后浇筑内侧底板,然后浇注导墙及反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斜面分层滚动式前进的连续浇筑方法,保证相邻层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5.3.3.3禁止在基础底板上留施工缝隙,浇筑完毕后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高出底板顶面300mm的外墙导墙上。5.3.3.4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必须在3m左右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布料后及时振捣,振捣完毕后用大刮杠刮平,再用木抹子抹平。5.3.3.5振捣棒移动间距为400mm,振捣上面一层时必须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在钢筋布置较密处,用30mm振捣棒振捣。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