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某某年建设模式及进度安排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3395044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某某年建设模式及进度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09-某某年建设模式及进度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009-某某年建设模式及进度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009-某某年建设模式及进度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009-某某年建设模式及进度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某某年建设模式及进度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某某年建设模式及进度安排(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海市防汛信息化20092011年项目建设规划(讨论稿)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2009年7月目 录前言31现状和存在问题31.1现状31.1.1组织管理现状31.1.2标准规范现状31.1.3网络及硬件环境31.1.4数据库建设31.1.5应用系统建设31.2存在问题31.2.1信息采集时空分布不能满足现代化防汛的需要31.2.2 现有信息架构不能适应防汛管理体系现状31.2.3防汛业务应用协同缺乏技术支撑32总体要求32.1指导思想32.2建设原则32.3编制依据33建设目标33.1总体目标33.2分阶段目标33.3建设周期34 架构设计34.1总体架构34.2网络架构3

2、4.3数据架构34.4应用架构34.5技术架构35建设任务35.1延伸三级网络覆盖35.2部署应急通信应用35.3完成视频会议改造35.4整合视频监控信息35.5完善汛情监测体系35.6建立灾情报送系统35.7搭建网上值班系统35.8提升视频会商量级35.9构建公共信息平台35.10整合设施监管应用35.11健全风险评价机制36重点建设项目36.1指挥调度系统36.2值班管理系统36.3灾情报送系统37建设模式及进度安排37.1建设模式37.1.1组织机构37.1.2标准规范37.1.3数据更新维护机制37.2任务分工37.2.1三级网络37.2.2应急通信37.2.3视频会议37.2.4视频

3、监控37.2.5汛情监测37.2.6灾情报送37.2.7网上值班37.2.8视频会商37.2.9水务公共信息平台37.2.10设施监管37.2.11风险评价38保障措施3前言41现状和存在问题51.1现状51.1.1组织管理现状51.1.2标准规范现状61.1.3网络及硬件环境71.1.4数据库建设81.1.5应用系统建设81.2存在问题91.2.1信息采集分布不适应91.2.2工作体系与现有信息系统不匹配101.2.3业务流程设计和应用协同不够101.2.4应用培训不够102总体要求112.1指导思想112.2建设原则112.3编制依据123框架设计133.1建设目标133.1.1总体目标1

4、33.1.2分阶段目标143.2总体框架143.2.1防汛公共信息平台173.2.2三级防汛应用183.2.3防汛指挥信息系统204建设任务204.1任务分类204.1.1网络建设204.1.1.1水情采集204.1.1.2雨情采集214.1.1.3风情采集214.1.1.4灾情采集214.1.2平台建设224.1.2.1防汛设施管理224.1.2.2防汛规划管理224.1.2.3防汛行政受理234.1.2.4三级联动防汛防汛指挥调度234.1.3应用建设234.1.3.1防汛应急管理234.1.3.2防汛防台综合会商234.1.3.3防汛风险分析及预测244.2重点建设任务244.2.1防汛

5、信息采集子系统244.2.1.1水情信息采集模块254.2.1.2雨情信息采集模块254.2.1.3风情信息采集模块254.2.1.4工情信息采集模块264.2.1.5灾情信息采集模块264.2.2防汛业务管理子系统284.2.2.1防汛设施管理模块294.2.2.2防汛规划管理模块314.2.2.2.1河道蓝线信息314.2.2.2.2规划注记信息314.2.2.2.3控制性单元信息314.2.2.3防汛行政受理模块314.2.2.4三级联动的防汛指挥调度模块324.2.2.4.1防汛值班管理324.2.2.4.2报告自动生成344.2.3防汛决策支持子系统354.2.3.1防汛应急管理模块

6、354.2.3.1.1防汛工作联络网354.2.3.1.2基础资料管理354.2.3.1.3防汛专家资源364.2.3.1.4预警预案管理364.2.3.1.5防汛队伍物资374.2.3.2防汛预案数字化模块384.2.3.3防汛防台综合会商模块384.2.3.3.1800兆数字集群共网384.2.3.3.2手机上网查询394.2.3.4防汛风险分析及预测模块394.2.3.4.1风暴潮预报394.2.3.4.2防汛风险图394.2.3.4.3台风暴雨综合会商405建设模式及进度安排405.1建设模式405.1.1组织机构405.1.2标准规范415.1.3数据更新维护机制415.1.4重点建

7、设项目425.2任务分工425.2.1防汛信息采集子系统425.2.2防汛业务管理子系统455.2.3防汛决策支持子系统465.3进度安排476保障措施47前言 2004至2006年,实施了第一轮上海市防汛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8月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防汛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下发了上海市区县区(县)二级防汛指挥信息系统达标建设指导意见(沪汛办200366号)。上海市市区县区(县)二级防汛建设管理单位依据该指导意见开展了规范化的防汛信息化建设。通过三年的防汛信息化建设以及其后的进一步建设,市区县区(县)二级防汛指挥信息管理系统已初具规模,基本上建设完成了包含防汛网络、防汛数据库、防汛信

8、息服务网和防汛WebGIS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在内的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市区县区(县)二级防汛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并在实际的防汛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提高了防汛信息化建设水平。随着上海市水务信息化规划的不断推进,上海市水务局提出加快“数字水务”、“数字防汛”建设。“数字防汛”的含义包括是综合应用网络、通信、计算机、数据库、多媒体、GIS、RS、GPS等先进技术,对防汛相关的水情、雨情、工情、灾情及气象、海洋、流域等信息实现自动化采集、实时化传输、规范化存储和专业化应用,建立涵盖全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防汛网络,健全防汛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决策科学化,调度智能化。为配合上海防汛现代化指挥体系

9、的形成,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制定新一轮(2009-2011)防汛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统一规划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防汛信息化建设内容,巩固现有防汛信息化建设成果,保障现有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扩展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应用,促进上海市防汛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1 现状和存在问题1.1 现状1.1.1 组织管理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法和上海市防汛条例的规定,上海市防汛管理机构由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理机构组成,负责本行政区划内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上海市防汛指挥部是市政府领导下的市级议事协调机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由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驻沪三军、

10、武警上海部队及相关单位50多个成员组成。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处理市防汛指挥部日常工作,设在市水务局。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信息化建设主要由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负责规划、协调、指导和实施。市政府市防汛指挥部区县区(县)防汛指挥部委、办、局(公司)防汛领导小组驻沪部队、武警部队街道、乡镇防汛工作机构各企、事业等单位图1上海市防汛三级组织体系结构图1.1.2 标准规范现状上海市防汛信息化建设一直将标准规范体系作为最重要保障。上海市地方标准水务信息管理对防汛术语定义、分类编码和属性数据等内容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上海市地方标准黄浦江高潮位预警图形符号统一规定了黄浦江区域高潮位预警等级和标准发布图形符号

11、。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发布的上海市防汛防台应急响应规范规定了全市防汛防台应急管理实施分级别的响应标准、响应行动和响应防御提示。上海市防汛指挥部还发布了关于调整黄浦江防汛警戒水位的通知、关于做好汛期暴雨积水统计工作的通知、防汛视频会议系统管理办法、防汛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开展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依据。上海市防汛信息化一直将标准规范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最重要保障,结合上海市供水、排水和水利行业管理需求制定的水务信息管理上海市地方标准已经布实施,其中对防汛术语定义、分类编码和属性数据等内容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上海市防汛信息化在建设过程中也充分借鉴和采用国家防总、水利部制定的相关标准和

12、规范。1.1.3 网络及硬件环境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和市防汛信息中心在2004年初实现水务大楼搬迁,网络及硬件环境极大提升,依托水务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完成了高科技水平的防汛指挥大厅,包含32块等离子电视屏和18块DLP数字背投屏,这为防汛的应急指挥、决策调度以及演示操作提供了必备的监控与演示的条件。市防汛硬件系统设备完备,主要包含数据库服务(实时数据库、基础数据库)、Web服务器、GIS服务器、应用工作站、模型工作站、PC机、UPS电源、路由器、防火墙等。区县区(县)防汛办在网络和硬件环境建设方面也比较完善,都设置了防汛值班室、会议室、专用防汛办公室,采购了必需的服务器、PC机、投影设备

13、、UPS电源、DC(数码相机)和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具备了良好的防汛办公环境。在网络建设方面,市、区(县)二级网络已经基本建设完成。市防汛办与各区(县)防汛办和各市水务局局属防汛相关单位都已经建立了2M光纤专线联网,市防汛办与水利部太湖局、市气象局、海事局、太浦河泵站等相关单位建立了专线联网,实现了气象信息、海洋水雨情信息、太湖水雨情信息、太浦河泵站水雨情和工情等信息接入上海防汛体系。区(县)、乡镇(街道)二级网络部分建成,部分区(县)防汛办建立了与区(县)水务局局属单位如水务站、水文站的2M光纤专线联网。自2007年开始,全市防汛系统逐步接入上海市政务外网,截至2008年,市水务局局属单位及各区(县)防汛办近三十家开通了市政务外网信息平台。市防汛办与19个区县防汛办都已经建立了2M光纤专线联网,市区县二级防汛网络已经建设完成年。部分区县防汛办建立了与区县水务局属单位如水务站、水文站的专线联网,如崇明县和徐汇区防汛办等,另外徐汇区防汛办已开始启动建设街道、社区和防汛成员单位防汛网络。市防汛办与市气象局、海事局、太湖局、太浦河泵站等相关单位建立了专线联网,分别实现了气象信息、海洋水雨情信息、太湖水雨情信息、太浦河泵站水雨情和工情等信息的实施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