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湖中学校园善水文化建设案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395024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寿湖中学校园善水文化建设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长寿湖中学校园善水文化建设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长寿湖中学校园善水文化建设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长寿湖中学校园善水文化建设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长寿湖中学校园善水文化建设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寿湖中学校园善水文化建设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寿湖中学校园善水文化建设案例(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中学校校园善水文化建设案例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长寿湖中学坐落于风景秀美的长寿湖畔。长寿湖水域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丰富的水资源,带动了当地渔业、旅游业、电业的发展。长寿湖人民的生活与长寿湖水息息相关,长寿湖水养育了长寿

2、湖人民,长寿湖的水文化滋养了长寿湖人民。长寿湖中学历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均与学校坚持建设和传承“水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水文化教会了我们“上善若水”的品德,“海纳百川”的胸怀、“流水不腐”的勤劳、“滴水穿石”的坚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长寿湖中学将课本知识与善水文化融会贯通,着手编写长寿湖中学善水文化读本,开展各种以善水文化为主题的校内活动,帮助师生追溯长寿湖水文化历史,体验善水文化的人文情怀。优秀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师生间的互动,离不开校风、教风和学风在师生情感中的渗透,离不开文化与传统的相沿成习。水文化便是长寿湖中学历届师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继承、借鉴、探索、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

3、特学校文化,并融合在学校的理念、制度、校风、教风、学风及管理过程之中,推动了学校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群体力量的形成。第一部分:校园文化内容文化主题:善水文化学校精神:团结奋斗 自强不息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师生成长校训:上善若水 责任有为校风:励志勤学 绽放自我教风:海纳百川 如鱼得水学风:水滴石穿 水到渠成学校愿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善水特色学校,助师生成长、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发展目标:打造善水特色学校,构建和谐靓丽校园第二部分:校园文化内容阐释一、文化主题:善水文化1、定义学校文化主题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是学校核心理念的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文化内容围绕文化主题进行设计,就会达到形散而神不散

4、的效果。学校文化主题具有主旨性、概括性、主线性等特点,它将通过主题文化体现出来。 2、释义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密切。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第十四个世界水日确定主题为“水与文化”。我国传统人文经典老子中写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过于水。善水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人们在治水、用水、管水、护水、乐水的过程中,受到的一种启示、灵感和体验。善水文化的意义主要包含以人为本、以水为善、以水为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典型的和谐文化。(1)水的颜色清浊并吞水在流动时,不管

5、是无色清水,还是浑黄浊水,皆能加以并合,并予以净化。人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面对各种挑战,乃至难关。水的“清浊并吞”即是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变化,人生起伏,重要的是包容并济,用坦荡的胸怀迎接挑战、战胜难关。(2)水的精神随方亦圆水无定性,可依据不同的容器形状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然而,不管我们如何摆弄水,水永远能展现出其最好的一面。学习水的精神,处逆境而不卑,处顺境而不傲,主动调整自己,适应变化,朝着目标,一路前行,虽路漫漫其修远,却上下求索而不息。(3)水的性格上波下静人生之路如江河奔流一般,不会永远一马平川、风平浪静。沿途总会有峭壁险滩,总会有风云激荡。但在水面波涛汹涌之下,却有着

6、无限的宁静。人便应如此:在任何困难挫折面前都处变不惊,保持一种平和怡静的心态,心无旁骛,动静相宜,在平实里见生动,在平凡中创卓越。(4)水的思想渗透扩散将水洒落地面,它会一边渗透深入到地表以下,一边不断向四周扩散延展,这是其他许多事物都无法企及的能力。人之求学也需要学习水的这般精神,既要扎实深入地打好基础,又要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有选择的兼收并蓄。学习,需要深度与宽度并重。深度决定能力所等达到的高度,宽度决定能力所能覆盖的范围。(5)水的力量急流澄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流很快的地方,水一定特别干净;就如同瀑布之头,因为水流湍急,所以水一定是澄清的。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停下来,势必像断流的

7、水一样越发浑浊;只有像急流一样,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向前奋进,才能持久保持其清澈洁净。莫停留,莫等白了少年头。鲤跃龙门,激流勇进,凭的是蓄势待发的奋力一搏。(6)水的作用生存至宝万物生长,离不开了水的润泽;人要生存,离不开谋求社会职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自然界中,水是维系生命存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芸芸众生里,每一个人都是人生大舞台的扮演者。“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自己,不妄自菲薄;求问心无愧,做最好的“我”;让人生大舞台因为有了“我”的加入而更加精彩,从而抒写不悔的人生。二、学校精神:团结奋斗 自强不息1、定义学校精神是以学校为主体的思想、情感和作风的统一体,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群

8、体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历史上传承下来的育人导向,是历届教师和学生的业绩、思想和风范的结晶,是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信念。2、释义团结奋斗:“善水文化”的精神核心在于“和谐”二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体现于团结和有凝聚力,犹如“百川汇流东到海”虽然每个个体都互不相同,但能团结一心、目标一致、凝聚力量、奋勇向前。雷锋谈到团结时就曾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除了团结,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是全校师生不可或缺的品质。宋史邵雍传:“

9、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即在艰苦的条件下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讲求艰苦奋斗的精神,能磨砺师生的意志、领悟人生,增强抗挫折能力。在办学条件、环境有改善的情况下,居安思危,永不止步;在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课题,提升教学水平;在学习过程中,戒骄戒躁、潜心向学。如长江之水,虽然一路上诸多艰难险阻,仍一如既往、忘我向前。自强不息:源于周易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礼记学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明知前方困难重重,但仍能以自信自勉、奋发图强的精神去克服。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

10、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山间的小溪,默默无闻,却能汇流成大川。有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必将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师生成长1、定义办学理念就是办学的出发点,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它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校训、校风、校规、校歌、教育理想、建校原则、办学宗旨、育人取向、培养目标、精神偶像、育人途径、学风建设、教师形象、校园文化、工作重心、庄重承诺等方面。每一方面都应当精雕细刻,力求使办学理念在实践中达到完美。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

11、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2、释义“善水文化”的核心是个体与周边社会、自然环境、其他人群的和谐共处与和谐发展。师生犹如水与鱼的关系,共容于学校这一大的载体中。学校为师生提供了发展成长的空间;老师如水,为学生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包容;学生如鱼,在水的滋润与呵护中健康成长。三者密不可分,互助互利。“善水文化”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文化,而是对润物无声的追求,恒久悠远。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贵在一个“恒”字,对于人的成长也是同样的道理。人,总是在不断的学习、磨练、反省、改进中才能得以提高、成长和发展。对中学生而言,人的成长不仅限于身体方面的发育、成熟,更在于自身品德修养、知识水平、

12、理想追求等精神层次的成长。“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品德导师与榜样。学生在学校不仅是接受文化知识培训,也必须逐步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切为了师生成长”正是出于对善水文化核心与内涵的理解而提出的。四、校训:上善若水 责任有为1、定义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13、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2、释义上善若水:意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处事要像水那样包容,行动要像水那样灵活。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教给人知识,更在于让人分清善恶、明辨是非、立德明身。“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的品德就如水中的神龙一样,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首先的追求便是成为一个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教育不仅在于课堂之上,也在于平时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对于长寿湖中学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刚步入青春期,正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老师不仅要教会他们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在课余生活中对他们细心呵护、多加关心。同时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垂范榜样,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以引导。责任有为:责任就是每个人份内应尽的职责,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学生的责任就是勤学奋进。一个人需要具备责任意识(想干事)、责任能力(能干事)、责任行为(真干事)、责任制度(可干事)、责任成果(干成事)等方面的素质。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才能找到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有为就是做出成绩。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奋发有

15、为大有为也。”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长寿湖中学历来的办学宗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知识水平的同时,也着重培养学生敢于承担责任、坚定信念、奋发有为的精神。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他们真正意识到责任心的重要性,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图强、志存高远的精神状态,才能在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五、校风:励志勤学 绽放自我1、定义校风是一个学校各种风气的总和,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校风是校训的拓宽、延伸和具体化,其要素包括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办学特色,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2、释义励志勤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代人已经有了比以往更为优越的学习条件,不必再像前人一般囊萤照读、凿壁借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摒弃前人励志勤学的优秀品德。旧唐书李渤传:“励志於文学,隐於嵩山,以读书业文为事。”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获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无论是学富五车的文学家、还是帷幄千里的军事家;无论是才思敏捷的科学家,还是治国为民的政治家之所以能够在自己的事业上去的出类拔萃的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珍惜时间、勤学苦练、百折不挠。“书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