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讲义XXXX1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392820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0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讲义XXXX11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讲义XXXX11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讲义XXXX11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讲义XXXX11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讲义XXXX11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讲义XXXX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讲义XXXX1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讲义第一部分 铁路混凝土拌和站设置1 铁路混凝土拌和站含义铁路混凝土拌和站(以下简称拌和站)是指包括混凝土搅拌站、骨料存放区、试验检测区、保障系统、办公区和生活区等,具备混凝土生产、运输、试验等功能的综合区域。【1“混凝土搅拌站”:是拌和站的核心,由供料、贮料、配料、搅拌、出料、控制等系统及结构部件组成,包括生产混凝土的成套机械设备及相关区域。一般由生产厂家根据施工单位要求直接提供整套设备。搅拌站与拌和站是两个概念,搅拌站是拌和站的核心组成部分。2搅拌站与搅拌楼的区别:搅拌楼的骨料仓在上面,骨料计量后直接进入搅拌机;搅拌站的骨料仓在下面,骨料计量后经过斜皮带输送后进入

2、搅拌机,搅拌楼的生产效率比搅拌站要高。铁路工地采用的多为搅拌站。】2 拌和站作用2.1 生产符合要求的混凝土。生产合格、符合铁路要求的混凝土是拌和站的基本功能。2.2 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人工拌和混凝土相比,拌和站实现了机械化,提高了混凝土生产效率。2.3 专业化管理,保证混凝土质量。拌和站机械设备配置、生产过程控制、人员配备、混凝土性能检测等专业化的要求和管理,保证了混凝土质量满足铁路工程需要。3 拌和站设置标准3.1拌和站设置依据。3.1.1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机械配置指导意见(铁建设2012113)。(以下简称“113指导意见”,主要对新建铁路工程常规工艺要求的拌和站混凝土制备、运

3、输机械配置给出指导意见。)3.1.2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以下简称“10171国标”,分别就搅拌站分类、各种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提出规范性标准。)3.1.3铁路工地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号)。(以下简称“283意见”,主要就建站与验收、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生产管理、检查考评等提出标准化要求)。3.1.4铁路工地试验室和混凝土拌和站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管理办法(试行)(工管办函2013300号)。(以下简称“300管理办法”,主要就拌和站负责人(站长、技术主管)和技术人员岗位资格培训,继续教育、资格证书管理等提出了管理规定

4、。)3.1.5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印发铁路工程拌和站及试验室数据接口暂行规定的通知(工管办函2013381号)。(以下简称“381暂行规定”,明确铁路工程建设混凝土拌和机、万能试验机、压力试验机与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平台数据中心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内容、代码定义等。)3.2拌和站有关要求。3.2.1 拌和站选址和建设应符合国家环水保相关规定,避开易发地质灾害、水害及其他灾害位置。交通方便,最大限度的辐射施工地点,远离居民区。同时,地势要高,利于排水。【1拌和站选址的4大因素:混凝土方量分部、地形、运距、工期。举例1:某施工单位搅拌站建站时未考虑地形影响,拌和站标高交底,一碰到大雨天场地积水,

5、泥泞不堪,排水不畅,给日常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举例2:混凝土方量分部情况也是拌和站地址选址的考虑因素之一。拌和站设置位置偏向方量大的一方。因此,施工单位应在建站前组织现场调查,并按照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建站方案,确定设备配套、场地布局及环水保措施。建站方案必须要求审批程序。一些施工项目部只要求分部建拌和站,对建站位置、规模等不过问,对建站方案也不审批或不认真审批,监理、建设单位更不把关。造成建站规模不合理,位置不正确,不能满足工期要求。拌和站统一集中规划,并不是越多越好。】3.2.2 拌和站场地必须硬化,整洁、无扬尘、排水畅通,场区应具备消防、安全用电等各种安全警示,场区道路标识牌标识清楚。

6、3.2.3 根据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要求,拌和站要实现信息化功能。3.2.4 拌和站的场地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线下拌和站的占地可在20亩左右;梁场拌和站占地可在40亩左右。4 拌和站建站4.1 拌和站建站方法和注意事项。4.1.1现场不具备建设拌和站条件,经建设单位批准,施工单位可采用委托方式生产混凝土。委托方式包括使用商品混凝土、租用拌和站生产和提供材料加工三种方式。(283意见8.1)【1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单位选定符合要求的拌和站后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过建设单位评估合格后方可使用。建设单位应留有验收评估资料。一般站房工程使用

7、商品混凝土。2租用拌和站方式:比照自建拌和站管理,也要安装信息管理系统,并纳入施工单位日常管理范围。日常管理做到“八有”:有人员、有检查、有职责、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有记录、有台账。3提供材料加工方式:配合比设计、原材料与混凝土质量检测工作应由施工单位完成,监理单位按照验收标准要求开展见证和平行试验。施工单位应安排不少于2名专业技术人员,监理单位安排不少于1名专业监理工程师常驻现场,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监管。】【举例:某项目施工单位租用地方拌和站,拌和站布局不合理,排水不畅,场地泥泞;疏于管理,设备陈旧老化。施工单位租用后没有进行改造,标准化程度不到,勉强生产。在历次检查中多次被点名批评。因此

8、,当采用租用拌和站时一定要全面了解拌和站,尽量自建拌和站。】4.1.2 砂石料存放场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砂石料应采用牢固的棚架进行遮挡防护,达到遮阳、防雨、防尘等目的。【举例:检查发现一些拌和站砂石料棚架不牢固,遇到大雨、台风,造成棚架倾倒,墙体开裂倒塌的现象。且不及时修复,造成漏雨,骨料含水量变的不稳定。】2 砂石料必须分区存放,按“待检区”和“合格区”分别设置,并且每个区内应按不同品种和规格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分料仓应砌筑墙体隔开,并采用水泥砂浆抹面,仓内地面设坡度,不得积水。3 拌和站内应设置骨料清洗区,清洗区应设置单向排水坡;上料通道应结合拌和站配料机设备参数进行平面和坡

9、度设置。【1按规范必须设置。清洗区要有一定的场地,配备一套清洗设备,设单向排水坡,不能对拌和站区域造成污染。2尽量不使用。尽量把好源头关,含泥量、泥块含量较大的骨料应该清场。】4 砂石料应按规定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状态标识,标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等。4.1.3拌和站建筑物与设备应采取有效防雷接地措施,建筑物与设备的防雷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连接。4.1.4 加强对拌和站结构物的检查。一是做好台风、暴雨、下雪等气候条件下的结构物检查,二是做好定期检查。4.2 拌和站设备配置。拌和站应按搅拌站(楼)、骨料存放区、试验检测区、保障系统、生活区和办公区分区

10、设置,并分区进行机械设备配置。搅拌站是拌和站的核心部分,主要设备包括:搅拌机、储料系统、供料系统、配料与计量设备、电气、控制与信息系统等。【“试验检测区”:设试验站,是工地试验室派驻拌和站的试验检测组,仅对原材料进行初级检测,仅出具试验检测记录,未经母体试验室授权不得出具试验检测报告。应配备2名试验检测人员,并根据检测内容配备设备和工作场所。主要负责粗细骨料、粉煤灰、矿粉等的常规检测,出具混凝土配料单,控制混凝土出机、施工现场的拌和物性能,按验标要求的频率制作混凝土试件,并填写相应试验资料,不能检测的项目应送上级试验室检测。】4.2.1 拌和站设备框架图 搅拌设备 搅拌设备型号2HZS120

11、储料系统 骨料、粉料、液体储料 主要设备 供料系统 骨料、粉料、液体传输 配料装置 配料斗、计量设备 电气系统 动力配电、电气控制、控制室拌和站 锅炉和制冷设备 冬夏期入模温度 搅拌车 根据工期选择数量 配套设备 冲洗设备 场地冲洗、骨料冲洗 备用电源 相匹配的发电机 检测设备 设检测站【对照框图细说搅拌站生产的流程】4.2.2搅拌站主要设备(混凝土制备机械)。1搅拌设备型号与生产能力的选择。根据各工区混凝土方量,生产集中程度,配备与之相配套的搅拌机组。一般混凝土方量10万方以上的搅拌站必须设2HZS120型以上搅拌机组,才能满足要求。【搅拌设备选择应综合考虑方量、峰值、运距等因素。拌和站型号

12、命名规则(2HZS120):2-两台主机,HZ-混站,S-周期式为双卧轴式,120-理论生产力m3/h。(详见10171国标4.1)】2储料系统应包括骨料储料仓、粉料罐、水池和液体外加剂罐等,并设置料位计。粉料罐满足区分已检、待检的需要。【水泥检测项目周期长(3天),必须区分已检、待检,粉煤灰、矿粉检测速度快,可不分设已检、待检。】3供料系统应包括骨料供料设备、粉料供料设备、水及外加剂供料设备。供料设备的运送能力应满足搅拌站生产率的用量要求。【不同形式的原材料,采用不同形式的传送系统。】4配料装置应满足混凝土搅拌站各种配料功能的需求。计量设备误差满足要求。【配料斗:所有固体原材料按配合比比例进

13、行待料斗,配料完成形成一盘后再进入搅拌机,液体原材料直接进入搅拌机搅拌。】5 电气系统应包括动力配电、电气控制、保护监控、照明通信等。【控制台应有显示各主要设备工作状态的信号装置或显示屏幕。搅拌站的主控制室应安装有可对混凝土的出料情况、车辆进出进行监视的设备。安装的控制软件要能方便调取。现在安装的软件要符合信息化要求。】4.2.3 配套设备。1锅炉和制冷设备。为保证冬、夏季施工的正常进行,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拌和站应准备配套的锅炉和制冷设备。【华东地区没有必要配备锅炉和制冷设备,只要上一些措施就可保证入模的需要。如冬季对水进行加热,或选择气温相对较高;夏季对水加冰块,或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或

14、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夜间施工。】【一些施工单位在冬、夏期施工时,没有按照方案要求采取措施。举例:如某工地拌和站夏期施工,室外温度39-40度,中午施工未采取任何措施,未对水温进行量测。奇怪的是混凝土拌和物温度却只有30度。当检查组提出时,才安排人加冰块。】2 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搅拌车的选型应适合施工地点的地形,一般平原地带选择9m3、12m3的车型,每个搅拌站可根据产量调整车辆数目,但一般应设5辆以上(根据工期需要进行配备)。3 备用电源。为防止停电造成混凝土生产中断,酿成质量事故,每个拌和站必须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发电机。4 冲洗设备。拌和站入口设备车辆冲洗设备,防止运料车辆将泥土带入料仓

15、。料场设备骨料清洗设备,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主要还是把好源头关,不合格的直接清场。】5工程试验检测设备。拌和站试验站所配置的试验检测设备和仪器应能根据现行铁路混凝土标准的要求完成骨料筛分、含水量、含泥量测试,参合料细度试验,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等试验。(113指导意见2.0.7)4.3 拌和站人员配备。 拌和站人员构成:负责人(正副站长、技术负责人)、操作手、司机、电工、检测人员、机修人员、锅炉工(如有锅炉)。4.3.1 施工单位应配足拌和站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站长、技术主管等关键岗位人员应是施工企业正式聘任的合同制员工。4.3.2 拌和站站长应由具备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3年以上拌和站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且具有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