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 .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90429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办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扶贫办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扶贫办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扶贫办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扶贫办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办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办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 .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贫办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 我县XX年的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县扶贫开发实际,通力协作,积极争取国家扶持,从贫困实际出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争取到各级各类扶贫资金18862万元(其中“866”工程12057万元,整村推进555万元,异地搬迁250万元,劳动力培训转移240万元,产业开发260万元,贫困村互相资金100万元,到项目贷款XX万元,小额信贷34

2、00万元等扶贫项目),全面实施以“866”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各类扶贫项目,全年共解决了2万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按年人均纯收入785元标准计算),巩固提高了3万低收入人口的收入问题(年人均纯收入在7851067元之间),返贫33300人(其中返回绝对贫困线以下2300人,返回低收入状态31000人),年末剩余绝对贫困人口39746人,低收入人口84647人,整体推进效果明显提升,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在XX年的工作中按既定目标不断加以改进,努力提高我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现总结如下。一、XX年扶贫工作

3、的主要成效(一)“866”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为改善民生,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曲靖市委、市政府“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行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县规划从XX年6月至XX年3月,按每个村委会投入不低于400万元的标准,分两批对全县36个贫困村委会的333个自然村实施“整村推进”建设。自去年7月第一批“866”工程建设启动以来,11个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19个贫困村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以落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为保障,以统筹协调、广泛筹集资金为基础,以加强宣传、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关键,以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壮大产业、统筹推进社会事业为重点,以突出户“八有”、

4、典型示范带动为切入点,把“866”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真正做到落实部署不走样、整体推进不放松、全民动手不落后,目前各类建设项目正按“扫尾、完善、整改、提升”阶段工作要求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批涉及19个村委会175个自然村 万户 万人,总投资 亿元,建设工程1825件。截至11月底,全县共投入第一批“866”工程建设资金 亿元(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币 亿元),累计完成“866”工程总量的99%,其中:户“八有”完成99%,自然村“六有”和行政村“六有”分别完成99%。第二批于XX年7月启动,涉及17个村委会158个自然村 万户 万人,总投资 亿元,建设工程

5、2408件。两批“866”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XX年3月底结束。目前,第二批“866”工程各项目村村级实施方案已通过市级评审并批复,县财政负责筹集的1700万元补助资金已全部筹集到位并拨付,各项目村已组织群众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一是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建立健全了各级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确保全县“866”工程项目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从县到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实行风险抵押。二是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各乡镇、项目村采取会议、标语口号、广播电视、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参观学习等措施,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积极投工投料,让贫困群众在政府帮助下自力更生建设家园、发展生产。三是深入调查,科学规划。

6、11个乡镇、10个县直行业主管部门派出干部带队,驻村入户深入调查,做到不冒1户、不漏1人,彻底弄清36个村委会333个自然村的基本情况并建立入户档案。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了10个行业规划和36个村级实施方案。双规并进,互补互促,用行业规划规范村级方案、整合项目、指导长远发展,用村级实施方案丰富行业规划、落实项目、确保“866”工程建设任务的完成。四是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县委政府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筹措县级财政补助资金。截至11月30日,全县累计投入“866”工程建设资金(含群众投工投劳折币) 亿元,其中:市、县财政资金412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2740万元,单位、企业、个人帮扶资金(含物资折

7、币)323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币18300万元。同时,认真落实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资金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和县级财政报账制,加强对建设资金的全程监督检查和审计,确保资金安全,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的综合效益。五是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县第一批“866”初步建设了干龙、都格、团结、卡泥等典型示范建制村,各项目村建设12个示范自然村,每个自然村建设35个样板户,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营上镇都格村委会新发村、后所卡泥村委会肖家洞、黄泥河镇牛额村委会洒黑村等地行动快、效果好,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六是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县直各部门牢固树立团结协作的思想,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工作着力点,

8、自觉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认真履职不缺位,工作补台不拆台,加强技术指导和工作协调,主动服从服务于“866”工程建设。各乡(镇)配齐配强驻村工作队伍,抽调素质高、业务精、熟悉群众工作的干部长期驻村进行跟踪指导,将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和驻村人员,责任明确到人,包干指导到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任务不完成部门不脱钩、干部不撤回。各下派挂职扶贫干部发挥好协助、协调和参谋助手的作用,走家串户、驻村蹲点抓好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为“866”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七是加大帮困,同步建设。全县19个项目村共有特困户2320户,占项目村总户数17003户的14%。针对特困户多、贫困

9、面广、贫困程度深的实际,各乡(镇)在认真进行调查摸底、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特困对象、公示公告的基础上,采取政策倾斜扶持、民政救助扶持、产业发展扶持、社会捐助扶持等有效措施对特困户进行重点帮扶,确保同步建设、共同致富。全县各级各部门还结合“送温暖、解民忧、帮民富、保民安”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对特困户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帮助筹资金、出主意、解困难,使“866”工程项目区不落后一村、不落下一户、不漏掉一人。全县采取多种帮扶措施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万元,对19个项目村2320户特困户中的2184户进行帮扶,占特困户总数的94%。八是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县“866”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定期

10、不定期对19个村委会“866”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人员在位、工程进展、资金到位、存在问题等情况,并在全县进行通报,共印发“866”工程进展情况通报7期、“866”工程建设简报25期。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经常过问工程进展情况并多次深入各项目村检查指导工作,各县级挂钩领导每月不少于2次到挂钩联系点了解情况,召开现场办公会,帮助解决“866”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难点问题亲自协调、关键环节亲自过问。县人大及时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县“866”工程进行视察,县委督查室、县政府办督办科和各职能部门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和交叉检查,县扶贫办全体干部职工分片挂钩到各

11、项目村,驻村进行指导,确保“866”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项目村群众的共同努力,“866”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19个项目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县第一批19个项目村已新建安居房1516户,维修加固2985户,墙面粉刷13891户;建沼气池4668口,安装节能灶9295眼;改卫生厕12607个,建卫生厩13034个;建小水窖1243个、小水池261个。已修建自然村公路110条203公里、进村公路15条,建涵洞172个;硬化村内道路1114条105万平方米;修建沟渠 公里,铺设管引370公里,建蓄水池83个,修建塘坝11个,建抽水站6座;架设高压输电线路98公里,架设低

12、压输电线127公里,增设变压器101台,农网改造7492户。在第一、二批36个“866”工程村委会中,已有11个村委会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其余有11个村委会的 公里,年底可望建成;有6个村委会列入XX年计划、里程90公里,有8个村委会列入XX年计划、里程117公里。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县委、政府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在培育能使贫困群众长期稳定脱贫的长效产业上下功夫。从XX年起,县财政每年投入3500万元,用于扶持魔芋、大河乌猪、烤烟、核桃等九大特色产业发展。各乡(镇)始终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866”工程建设的重点来抓,并把各级各类资金优先向“866”工程建设村安排,大力发展适宜项目村的特色产

13、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截至11月20日,全县19个项目村共种植核桃46587亩、经济作物34219亩;发展养殖户12306户,养猪58625头、养牛4098头、养羊16211只、养其它家禽66305只。贫困群众素质明显提高。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为突破口,坚持在科技培训推广上下功夫,注重提高科技培训的实效性和群众的参与率,加大对基层干部、技术骨干和贫困群众的培训。在实施“866”工程建设的19个项目村中,以魔芋、大河乌猪、煤炭产业、劳务产业为重点,扎实开展了产业技能、科技知识、务工技能等培训。截至11月20日,已累计举办科技知识和劳务技能培训121期12539人次,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意识

14、和发展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并适时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本地企业务工和县外输出务工创收,逐步形成“农业消化一批、工业吸纳一批、第三产业转化一批、县外输出一批”的多元化就业格局,19个项目村已累计转移输出劳动力7243人。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各乡(镇)不断加大对组织活动场所的投入力度,调整充实了项目村“两委”班子,建立健全了村民自治组织和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截至11月20日,19个项目村共维修村办公室116间、支部活动室20间、文化室16间,新建卫生室55间、畜牧兽医室19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

15、养老保险、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和惠民措施在项目村得到较好落实,农民生活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面上扶贫项目稳步实施1、整村推进。按照“一体两翼”(即以整村推进为一体,以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为两翼的扶贫开发新模式)战略和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思路,认真组织实施省下达我县37个重点扶持村(中安镇东堡村委会玉顺关、河下、上街、下街、升官坪、胜境关、大庆;后所镇小冲村委会敖家屯、下摩帮,卡泥村委会加竹村;墨红镇三台村委会三台下村;大河镇长坪村委会林庆托村;营上镇大坪村委会野鸡吃水、清水塘、大海子、小海子、烂泥田、墓坟、哈播金山;富村镇新店村委会新店子、玉麦墩、老高寨、

16、小高寨、基卡、小石桥,普红村委会红地头;十八连山乡雨汪村委会山后头,纸厂村委会小土得、下慕乐;黄泥河镇箐口村委会纸厂、鲁纳德、大洼秋;老厂乡拖竹村委会拖竹、龙街、舍业、新寨、独木树村)建设,通过各乡村的艰苦努力,所规划的总投资为 万元(其中财政补助555万元)的5类245件项目工程建设任务于12月底已全面结束并完成县级初验,评定出优良工程74件。占30%,正待市级验收,项目建成后可解决37个村5906户23904人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2、易地搬迁。完成了XX年在后所、墨红、富村、黄泥河等4个乡镇实施的167户700人总投资为 万元的6类36件项目工程的易地搬迁建设的扫尾、检查验收任务。 XX年省下达我县易地搬迁指标500人,未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实现,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项目筛选,确定营上、黄泥河、十八连山3个乡镇的3个自然村112户500人的异地搬迁,科学编制方案,制定科学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顺利通过上级专家组评审,主管部门批复实施项目5类23件,总投资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