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2018年试卷分析与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素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90161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8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2018年试卷分析与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2018年试卷分析与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2018年试卷分析与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2018年试卷分析与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2018年试卷分析与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2018年试卷分析与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2018年试卷分析与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素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与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甘肃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命题纲要,突出化学核心观念和主干知识,体现了选拔性和终结性,试题内容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绝大多数试题以生产、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为创设情境,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同时中考试题不再是脱离实际的知识点拼凑,而是丰富多彩的化学素材。整张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没有偏题、怪题和高难度题。甘肃省2018年各市州中考化学试卷分为三种命制形式:一是以兰州、金昌为代表的学科独立命制试卷,试卷满分100分,二是以武威、张掖等市州为代表的省考卷,物理、化学合卷

2、,其中化学70分,三是以甘南等市州为代表的非省考卷,也采用物理、化学合卷,其中化学70分。现以金昌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为例分析,希望能对其他地市州中考备考有所启示。一、试卷结构金昌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仍然采用单科命制,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题型题量与分值: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0小题,每题1分,1125小题,每题2分,共40分)。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27分)。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二、试题特点及分析1.难度适中,梯级分布,结构合

3、理:今年的化学试题力图稳中求变(稳是基础,变是本质),体现学科间整合,保持科学合理的试卷难度结构。命题注重考查了初中化学知识的全面性、学科性、基础性、方向性、时代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发挥其对教学的导向功能和指导功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其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内容约占70%,实验内容约占20%,计算内容约占10%。试题难度适中,既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又体现了考试的选拔功能。2.注重测试学生的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整卷试题内容严守课程标准,不脱离课本。(1)强调基础实验,注意实验分析,主要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2)重视学习能力测试,要求学生抓住规律充分挖掘试题

4、中隐含的信息,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3)注重学科知识的迁移,提倡用化学视角观察社会生活实际。3.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试题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联系。试题涉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问题、抗生素滥用问题、节约用水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还涉及生产中化肥的分类、防锈原理、硬水软化,以及生活中的新能源利用、洗洁精去油污、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等知识。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理念。4.淡化计算,强调计算的基础性和实用性: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的计算题完全按照考纲要求,且从近三年来看难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三、考生答题的基本情况从成绩统计数据来看,化学学科考试的平均分

5、为67.07分,合格率为64.2%,优秀率为37.3%,成绩情况一般。从考生的答卷来看,基础题得分率一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综合思考问题能力普遍偏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总体看来,学生对最简单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是值得肯定的。题号总分平均分得分率/%一4030.776.8二2716.260三2515.160.4四85.0763.4四、考生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1.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对基础知识很好地迁移,如对图形、表格的分析,不能很好地应用其学过的知识给予准确的答案;不能准确理解题意。2.双基掌握不扎实。表现在化学用语的书写不规范,如Cl写成CL

6、;化学方程式中忽视了条件,气体、沉淀符号等;对化学式的记忆不准确;化学方程式配平有遗漏;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掌握不够。3.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够。表现在审题时不能将题目中陌生情境读透、读懂,挖掘出情境中的隐含条件;不能将题目中信息和需要解答的问题进行分析,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劳动经验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4.书写潦草,试卷扫描后看不清楚。部分学生字迹不清,似是而非,化学用语、文字书写不规范。5.语言表述不规范。部分填空题和简答题,学生表达不准确,找不到得分点,还有的问题是要求指出错误,但是回答的却是改正错误等。五、近五年(20142018)中考化学试卷各单元赋分统计章节一二三四五

7、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赋分41251549720611314172143125223836六、教学反思及建议通过以上分析,在以后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基础,强调应用无论是容易题还是难题,无论是客观判断题还是主观分析题,都是以重要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展开的,而部分学生多因基础不扎实而导致在一些基础题中失分。实践表明,初中化学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中考重点。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防止进行“超纲”性学习,已经明确的不作要求或降低要求的内容,不再往高处拔。老师首先

8、要更新观念,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用新的思想去组织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教学目标,为师者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要加强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们要多进行课后反思,反思方法是否恰当,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反思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否有机结合等。老师要确保双基的教学质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夯实的基础怎么能把问题研究透彻,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平时要加强训练从而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做到做一题会一类,同时在教学中要善于深挖教材,灵活多变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2.重视教材,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加大对教材知识的重视程度,能够挖掘教材中

9、的隐含考题,丰富教材知识的覆盖面。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要特别重视教材中有关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等类型的习题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如平时练习中就可以适当加强阅读试题的训练,要求学生对试题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作好标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化学用语等方面要从严要求,及时纠正,如平时的各种测验中对上述情况扣分要从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做到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既培养学生迁移、创新能力,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的情感。形成与本学科知识结构的建立

10、和解决本学科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触类旁通,有助于创新能力以及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高。3.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操作,激发学习兴趣,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启发思维,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训练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注意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探究性活动,其探究性理应体现在我们的学习活动中。加强实验教学,不仅要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还要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在

11、化学实验中,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有很多,例如探究反应条件、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我们应经常把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化学实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去,使学生得到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在实践中提高能力。今年考题中的实验题对分析和探究能力的要求尤为突出。33题是对实验室制氧气的探究;34题是对物质的成分展开探究。4.加强规范性练习,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这次中考试卷化学用语所占分值较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化书写,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中考化学试卷涉及的化学用语主要错误有:(1)化学式写错或不规范,物质名称写不正确。如“CuO”写成“Cu2O”;“Na2CO3”写

12、成“NaCO3”等。(2)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或配平错误、条件状态未注明。如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条件“点燃”“高温”“加热”等,生成物中的沉淀“”和气体“”未注明等。(3)不按要求回答,有的试题要求填序号、有的要求填物质的名称、也有的要求填化学式,不少学生没按要求填写,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总之,我们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化学用语规范化的训练。5.重视精选习题,提高练习质量除夯实对学生的“双基”教学外,更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查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知识应用性题目,因此教学中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习题要做,但应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在每

13、一个知识点的题目的选择上要更具针对性,要精选、精编有实际情境以及有利于落实双基、感悟方法、培养能力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要大胆放弃一些偏、繁、怪和无实际意义的题目,严格控制习题的难度和总量。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大相关题目的训练力度,引导学生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总之,只有平时夯实基础,付出努力,才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课标要求与命题趋势考点聚焦课标要求考查频度命题趋势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及物质变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知道物质发

14、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3.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试题常结合生活实际、自然现象、典型科技、新闻热点等判断物质的变化类型;根据新材料、新信息,分析归纳物质的性质。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与称量、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物质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试题常结合图片判断实验操作的正误;根据提供的药品、仪器,依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等。常以选择题和实验探究

15、题的形式出现空气的成分和用途、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及空气的污染和防治1.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2.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及理解其原理。3.了解典型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中考常结合事实或污染事件考查空气的污染;利用改进的实验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知道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知道氧气的主要用途中考常考查物质燃烧时的现象;结合木炭、铁丝等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2.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试题常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氧气制取的装置选择及其依据等混合物和纯净物、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判断1.学会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2.能区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试题常结合生活中的物品或微观示意图,考查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分子、原子、离子的含义、转化及应用,分子、原子的性质,原子、离子的结构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的判断与书写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