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89867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五,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六,考点七,空气的各种成分和用途 1.空气的各种成分和用途,考点五,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五,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六,考点七,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详见本单元实验1) 链接中考空气组成模型(2017第6题D选项),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空气的污染与防治(高频考点),特别提醒有害气体主要包括CO、SO2和氮氧化物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CO、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和O3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

2、七,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特别提醒液态氧是淡蓝色的液体,固态氧是淡蓝色的雪花状的固体。,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2.氧气的化学性质(高频考点),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3.缓慢氧化 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其特点是放热但不发光,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钢铁的生锈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氧气的制取(高频考点) 1.工业制法,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详

3、见本单元实验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催化剂与催化作用(高频考点)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 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特别提醒催化剂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但物理性质有可能改变;加入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混合物和纯净物,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化合反应、

4、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比较,2.氧化反应 (1)定义: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2)分类:剧烈的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1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2018安徽中考,2,2分)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解析 使用大量农药会污染水体,不合理。,命题点5,B,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2.(2017安徽中考,2,2分)“珍惜资源

5、、爱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稀土金属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 解析 我国稀土金属储量虽然世界第一,但稀土金属含量少,不能任意开发利用,A错误。,命题点5,A,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氧气的制取 3.(2018安徽中考,4,2分)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

6、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 解析 A项,组装好装置后,为防止制取气体时装置漏气,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B项,加入药品后,应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错误;C项,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应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错误;D项,为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错误。,命题点5,A,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4.(2016安徽中考,12节选,3分)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

7、1)下列仪器中:组装O2发生装置时,应选择 (填序号)。 (2)研究显示:O2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O2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 (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最好采用 集气法。 答案 (1) (2)不可靠 排水,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解析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不需加热。制取较多量的O2,应用锥形瓶,制取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反应物,故应用长颈漏斗,并用形成封闭体系,故组装O2发生装置时,应选择。 (2)O2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O2验满时采用使

8、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不可靠;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用排水法。,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5.(2013安徽中考,12,7分)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1)工业制氧气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 装置(填字母代号),此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可借助水和图中的其他装置) 。,答案 (1)物理 (2)铁架台 (3)A和C

9、(或E)或B和C(或E),(4)将B和C相连的橡皮管用止水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淹没下端管口,使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儿,水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解析 (1)工业制氧气只是根据空气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加以分离,所以是物理变化。 (3)实验室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则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发生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MnO2+O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因为氧气不溶于水,可以用排

10、水法收集,又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气体收集装置可选C或E。 (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B和C相连的橡皮管用止水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淹没下端管口,使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儿,水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6.(2015安徽中考,14,9分)为比较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1)请写出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定性探究 (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来

11、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探究 (3)如图乙,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 。 深入探究 (4)在FeCl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呢? 猜想1:铁离子(Fe3+)起催化作用; 猜想2: 起催化作用; 猜想3: 起催化作用。 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答案 (1)2H2O2 2H2O+O2 (2)两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 (3)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一会儿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若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 时间 (4)氯离子(或Cl-) 水分子(或

12、H2O),(合理即可),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解析 (1)H2O2分解生成H2O和O2。(2)通过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粗略判断反应的快慢,进而比较出催化效果。(3)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松开手活塞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4)FeCl3溶液中的微观粒子有Fe3+、Cl-、H2O,猜想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要验证铁离子起催化作用,可依据控制变量的思想来设计实验。,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7.(2012安徽中考,15,5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

13、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 与实验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反思】 (1)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 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写出一种因素即可)。,

14、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答案 2KClO3 2KCl+3O2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 (2)MnO2 【反思】(1)化学性质 (2)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例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 (3)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解析 实验室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可选择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的两个实验作对比并比较分解温度来证明猜想合理。要想证明除MnO2、CuO外,F

15、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可选择实验和实验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分解时所需温度越低的,催化效果越好,故填MnO2。 【反思】 (1)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故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要想证明催化剂的颗粒大小会影响催化效果,可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例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即可。 (3)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催化效果不同。,命题点5,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5,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8

16、.(2012安徽中考,9,2分)美国化学教材把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燃烧反应的是( ),解析 根据化合反应的特征A、B选项符合;在A、B选项中只有A选项符合燃烧反应的特征,故A选项正确。,A,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5,纯净物和混合物 9.(2016安徽中考,3,2分)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解析 A项,干冰中只含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混合物;B项,氮气、水银、金刚石都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都属于单质;C项,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物质;D项,甲烷、乙醇、塑料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