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 单元05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85840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77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 单元05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湖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 单元05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湖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 单元05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湖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 单元05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湖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 单元05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 单元05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 单元05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声、热、光现象,课时 05 透镜及其应用,会聚,发散,点拨 (1)理解“会聚”与“发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在解题时,一般采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如图5-1所示,通过观察折射光线是在入射光线的外部(发散作用)还是内部(会聚作用)来确定透镜类型。 (2)凸透镜的焦距越短(或者表面越凸),折光能力越强。,图5-1,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间,不在同一高度,一倍焦距,焦点,不变,暗,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注意 凹透镜只能够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放大镜,正立、放大的虚像,3

2、.透镜的动态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规律: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当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2)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照相机:拍特写时,要前伸镜头、靠近景物,使成像变大;投影仪:要使投影仪的投影变大,需要使凸透镜靠近投影片并远离屏幕;放大镜:当放大镜慢慢远离物体时,会看到成像变大。,倒立,缩小,实,前,强,厚,薄,弱,后,凹,凸,倒立,实,照相机,放大镜,虚,放大,正立,实,倒立,幻灯机(或投影仪),放大,缩小,例1如图5-2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图5-2,A,变式1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 B.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C.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 D.经过凸透镜折射以后的光线全部是会聚光线,答案C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并不是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而是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经过凸透镜以后的光线一定比原来的入射光线更加会聚,但折射以后的光线不一定是会聚光线,也可以是发散光线。故选C。,变式2 完成如图5-3所示的六幅图的光路。,图5-3,答案如图所示,变式3 2017枣庄 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5-4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图5-4,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 题图甲中入射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的,而折射光

4、线远离主光轴,即透镜有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图乙中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靠近了主光轴,即透镜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例2如图5-5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图5-5,答案D 解析 物体放在a点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A说

5、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物体放在c点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物体放在d点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物体放在F点时,物体在焦点上,不成像;而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情况相似,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例3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照相机中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在投影仪中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在摄像头中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作放大镜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B 解析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C错误。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6、D错误。,变式1 2017咸宁 下列与凸透镜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B,变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时同学观察到了如图5-6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图5-6,C,变式3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照了合影后,接着照一张单身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 ) 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 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 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B 解析照合影时,人离相机的距离较远,照单身像时则需要人离镜头近一些,此时的像距变大,胶片应远离镜头,故A错误,B正确。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D错误。,例4如图5-7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图5-7,B,变式1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

8、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 A.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A,变式2图5-8中是人眼晶状体调节光路图,其中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是 ,描述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描述远视眼成像的是 ,描述矫正近视眼的方法的是 ,描述矫正远视眼的方法的是 。,图5-8,AB,D,C,F,E,例5 2017邵阳 下列关于光知识的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控的 C.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D.

9、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例小丽和小华同学用如图5-9甲所示器 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5-9,(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由图乙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3)图丙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点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S的位置。 (4)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

10、晰的 、 的 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10.0,同一高度,会聚,缩小,倒立,照相机,实,答案如图所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5)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 。 (6)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若想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 。 (7)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丁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字母序号) (8)小华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一试,哇!太神奇了,光屏上 (选填“不能”或“仍能”)成像,只是原来像的 发生了

11、变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仍能,B,将蜡烛向上调(或将光屏向上调,或将凸透镜向下调),上,变大,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大小,(9)仍保持图甲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丽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丽戴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10)将蜡烛逐渐向透镜移动,当蜡烛位于焦点以内时,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看到了烛焰正立的像(A为A点像的位置),请你在图戊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近视,答案如图所示,(11)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小华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

12、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12)若小丽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13)蜡烛的火焰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用不透明的纸片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屏上的像 。 A.根本看不到 B.将变得比原来暗些 C.只剩下半截了 D.不发生任何变化,B,物距小于或等于一倍焦距,B,(14)他们实验后得出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则烛焰距离凸透镜30 cm时,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 C.若烛焰朝着凸透镜方向前后不断晃动,则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像 D.若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 (15)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己所示,请写出改进后的优点: 。(写出一条即可),D,实验现象更明显(或便于比较像的大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