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 第6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85516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 第6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 第6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 第6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 第6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 第6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 第6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 第6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1955 年12 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这期间,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 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B.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C.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D.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2.(2016江苏单科)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

2、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3.“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类国家的代表人物。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同一阵营国家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该会议上()A.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C.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D.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4.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接到出席某会议的邀请后,周恩来提出:“应尽一切努力,务期达成某些可以获得一致意见和解决办法的协议,甚至是临时性的或个别性的协议,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论的道路。”在该会

3、议上中国()A.推动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D.打开与亚非国家交往的大门5.“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他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与此次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相关的是()A.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B.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C.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D.表达了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6.1954年4月,中印双方签署协定,第一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整写入外交文件。1955年万隆会议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

4、宣言中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部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原则()A.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B.推动亚非国家掀起民族独立浪潮C.促进了亚非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平等合作D.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7.“这一会议为周恩来提供了讲坛,使他可以在反殖民主义的掩护下向一些幼稚的听众传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还可能提出一些没有一个亚洲国家领导人敢于反对的反殖民主义的决议。”这一会议()A.促使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B.认同了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C.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主张D.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8.(2017上海单科)1971年,“乒乓外交”以小

5、球转动大球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佳话,紧接着发生的重大外交事件是()A.日内瓦会议召开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上海公报发表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9.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10.中国学者以19502005年中美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制成下图来呈现中美关系变化的特征。下列解读

6、正确的是()A.“一边倒”政策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对抗等级B.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进入良好等级C.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友好等级D.两极格局瓦解后,中美关系出现持续倒退11.1973年,毛泽东会见美国基辛格博士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HAND-IN-HAND”,“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基辛格表示赞同。由此可知,此次会谈中美两国()A.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促使世界政治格局改变C.结成牢固的政治联盟D.达成了遏制苏联的共识12.20世纪70年代某国领导人访华时致辞:“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关系有过不幸的

7、过程。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对此,我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系停留在不正常和不自然的状态下,我们只能坦率地承认这个历史事实。”这一致辞()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B.推动了美国对华由敌视到合作C.促进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D.实现了中国外交关系重大突破13.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出“上海精神”()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强调中、俄强化了结盟C.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D.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

8、作二、非选择题14.新中国的外交在处理两场局部战争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援越抗法斗争的进行,与抗美援朝战争几乎同步。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新中国政府尽管面临着恢复经济、巩固政权等一系列事关整个国家利益的复杂问题,理应缩减战线,减少外援,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惯性推动下,更多考虑的显然是自身的国际主义义务,而非单纯的国家利益。材料二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苏联领导层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急剧转变,再加上朝鲜也迫切希望实现和平,中国政府虽然在战俘等问题上对美国的态度强烈不满,考虑到这种情况也采取了妥协的方针。7月,朝鲜战争终于实现了停战。经历了持续近三

9、年的战争和紧张之后,受到苏共中央支持和主导的和平共处政策也逐渐得到中共中央众多领导人的赞同。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这时已强调指出:我们应该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一切国际纠纷。因此,“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卷入两场局部战争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为结束两场局部战争作出让步的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4分)15.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当今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

10、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议上提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对处置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安排。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材料二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摘编自中美关系史19491972材料三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11、,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的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1972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材料四根据商务部公布的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美国政府已在2018年4月3日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由于美国的301调查为单方认定结果,且这一措施明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严重侵犯中方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享

12、有的合法权益,威胁中方经济利益和安全,所以中国政府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关系的变化对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启示。(12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B“一边倒”外交方针处理的是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而泰国并非社会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会后与更多如泰国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

13、展友好关系,故B项正确;C项不是20世纪50年代这一特定时期中国与泰国经贸往来加强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故D项错误。2.A1954年,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并积极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故选A项。万隆会议、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均与题干情境不符,排除B、C、D三项。3.D“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这一时期周恩来已经去世,故A项错误;新中国正式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万隆会议并没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参与,故

14、B项错误;新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C项错误。本题选D项。4.C根据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是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朝鲜问题没有得到和平解决,故A项错误;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举行的中印会谈上,故B项错误;会议促成了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故C项正确;打开与亚非国家交往大门的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故D项错误。5.C根据所学可知,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并没有“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故A项错误;新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并没有达到使人相信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政策的

15、目的,故B项错误;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在该次全部由发展中国家出席的亚非国际会议中,第一次提出“求同存异”的发展方针,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并没有直接表达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故D项错误。6.C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平等合作,故C项正确。7.B依据材料中“为周恩来提供了讲坛”“反殖民主义”推断,这一会议指的是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拥护,使会议获得圆满成功,故B项正确。8.C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上海公报发表于1972年,故C项正确;中国加入世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