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突破 第十七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84789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突破 第十七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突破 第十七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突破 第十七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突破 第十七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突破 第十七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突破 第十七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突破 第十七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部分世界现代史第十七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命题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1(2018江西)“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C)A亚历山大东征 B美国独立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2(2018成都)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A)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C诺曼底战役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3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

2、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 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C)A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战争减少就业机会C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D民用工业受到影响命题点2俄国十月革命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约1 400万青壮年被拉去当兵。工厂减少了生产,物价飞涨,食品奇缺。1916年,许多城市开始发生饥荒,工人运动急剧高涨,罢工1 500多起,人数超过100万。材料表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是(B)A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C农业发展水平落后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人民反抗5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

3、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D)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命题点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6(2018荆州)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A)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赫鲁晓夫的改革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7(2018邵阳)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

4、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C)A完全肯定 B.全盘否定 C客观公正 D.不置可否命题点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8(2018菏泽)“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上述史实发生于(A)A巴黎和会期间B华盛顿会议期间C开罗会议期间D雅尔塔会议期间 9(2018赤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

5、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D)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B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0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C)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均有损中国主权C对战败国进行掠夺 D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120世纪早期,日本出版了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可是美国残忍地企图砍掉这些根,并企图取日本而代之,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

6、帝国主义。”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C)A美日在东亚地区有矛盾B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扩张受到制约C华盛顿会议消除了美日矛盾D美日在东亚争夺激烈命题点5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2下列对于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描述正确的是(C)A使印度获得独立 B在运动中坚持使用非暴力 C是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D复兴了印度民族工业13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共同之处是(C)A都使国家获得统一 B都属于民族解放运动 C体现民族自强意识 D都废除了奴隶制度14(2018南充)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本质的是(C) 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B1

7、917年,美国对德宣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D1918年11月,德国投降15“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 000余万人,经济损失达3 400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有误的是(B)A材料中的“大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B这场“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C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D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16(2018陕西)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更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

8、”“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C)A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的国家行列 B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C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 D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17(2018黄冈 )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一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D)A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B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C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D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18有学者认为,世界近代史上所有的

9、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一战后,各大国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不包括(B)A签订凡尔赛条约 B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签署九国公约 D瓜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19学以致用,解决问题。(9分)材料一:在今日的俄罗斯,由于政治观点和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对列宁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列宁仍享有极崇高的威信。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俄罗斯举行的一次推举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民意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风云人物。材料二:在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对待历史。(1)材料一中出

10、现不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政治制度发生变化。(2分)(2)用所学历史知识证明材料二中两个“改变”的观点。(4分)答案: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2分)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打破了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局面。(2分)(3)上述“改变”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答案: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与本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独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分) 20(2018海南) 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19131914 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国别占世界

11、工业总产量(%)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殖民地人口(万人)英国143 35039 350俄国2.61 7403 320法国61 0605 550德国162901 230美国3830970材料二: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以上材料整理自高中历史选修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三: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

12、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整理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材料四:炮火把战壕轰得土崩瓦解时,他卧倒在地,冒着汗,做着祈祷:“耶稣基督啊,救我出去吧。请求基督行行好吧。只要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我相信您,我要告诉世上每一个人,您是唯一至关重要的。请求亲爱的耶稣行行好吧!”海明威在我们的年代里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子弹嘘嘘,大炮隆隆, 我不想再待在这里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 分)答案: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 分)(2)对比材料二、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用材料三的史实概括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4 分)答案:材料二: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1分)材料四: 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1分)因素:一战持久而残酷;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2分)(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3 分)答案: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3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