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382393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摘要】从历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毕业“打工”,很少去创业,学生创业能力明显不足。作为创业教育主体的高校承担着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艰巨任务,高校及专业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创业教育,优化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丰富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提供多维创业实践平台。 【关键词】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 实践平台 酒店管理 一、前言 在我国,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尤其是

2、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使得就业形势异常严峻,2012年就被誉为“就业最难年”。正如十八大所强调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政府及家庭共同关注的话题。鼓励大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成为国家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方针。随后,各地方政府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为大学生创业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环境。 诚然,政策支持和环境是创业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实践成功的概率是较低的,究其原因,创业教育的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有效衔接等问题成为各大高校创业教育亟待探索的课题。

3、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湖北省重点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构建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循岗导教2AB”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共开设必修课程11门,课程以完整的工作过程和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开放式的、体验式的实践性教学。 经过三年的学习与实践,学生掌握了酒店各部门的一线服务技能,具备基层管理的能力,能够进入星级酒店从事基层服务与管理工作。从2011年97.63%的就业率,2012年99.75%的就业率来看,近几年酒店管理专业就业率较高,就业形势较好。然而,通过分析学生的就业岗位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选择进入酒店“打工”而不是

4、创业。另外,根据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得出2009年至2012年,500多名酒店管理毕业生中仅有4名学生进行了创业。这4名学生的创业活动或是加盟经营奶茶店、茶餐厅、或是协助父母经营家族生意。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很少会选择自主创业。 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学生毕业创业呢?学校层面应该如何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全面了解学生对毕业创业及创业教育的看法,2013年11月至12月,笔者对本专业150多名大三毕业生进行了随机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找工作时倾向于发展相对成熟的酒店或餐饮企业,对“创业”持否定或保留态度。少部分学生曾想去创业,但苦于资金、创业风险等问题而放弃了想法。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不

5、具备创业的基本条件,如创业知识欠缺、实践经验匮乏等。 笔者认为,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实践经验等主观障碍是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去创业的重要因素,而这些主观障碍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消除。但是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不足。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毕业找工作成为一张主流思想。在面对工作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一种创造就业机会的理念而是被动地去找工作和适应工作。另外,部分学生在创业初始表现出很大的激情,一旦遇到困难,开始出现消极情绪,说明学生的抗打击能力还严重不足。 缺乏创业基本知识。自主创业的成功是奠定在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目前,酒

6、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活动一般都是从餐饮行业入手,如奶茶店、茶餐厅等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入手,再进行发展壮大。但是单一的餐饮服务知识不足以支撑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营销、管理等各类知识是学生普遍较欠缺的。 创业经验缺乏,实践不足。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很有思想,有想法,但是真正实践起来,不知道从何下手,对行业、目标、定位、资金等信息获取比较困难,导致对投资项目缺少足够深度了解而失败或中途放弃。 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学校现已开设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公共课程,在课余学生也可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创业竞赛来接触创业。但是,创业系统知识的学习不是靠一门课程就可以掌握的,对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如何有

7、效结合学校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也没有完整的教材体系,更没有专业的创业导师来指导。另外,社团活动、创业竞赛尽管可以让学生来感受真实的企业运作流程,但是实践平台单一、实践流于形式或效果不理想,也阻碍着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 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鉴于酒店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笔者认为,从创业精神与意识、创业知识、实践平台等三方面构建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目前很多家长或是大学生本身并没有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工作、创业形成一个良好的认识,“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不能把过错全部归结到政府或是学校教育上,大学生本身应该把反思的

8、重点放在寻找自身的不足上,转变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要首先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就业观对学生创业能力的阻挠。学生应充分认识到真正的稳定是追求事业、家庭与风险的心态的稳定,而不是为让父母安心而找的一份稳定工作。当然,学生毕业时究竟是参加工作还是自主创业需要看符合条件的客观现实。 另一方面,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应该是主动的去寻找工作或是自主创业机会。对待如何工作或是创业的态度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消极和被动的。当发现没有合适或非常理想的工作岗位,可考虑先积累工作经验;当拥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可考虑进行自主创业。 再者,在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创业时

9、,既要帮助学生树立创业信心,不过分低估自己,又要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创业的积极心态。即使创业失败了,也不要灰心,更多地把创业看做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种人生的经验积累。 (二)重视创业教育,优化创业课程体系 目前,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公共课程与所学专业脱节,导致学生在运用知识时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挫败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开设与专业匹配的创业教育课程,优化创业课程体系。 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体系。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公共知识体系的学习,增设公共创业课程,如财务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商务知识等,为任何专业的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除

10、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各类课程的学习之外,在部分课程中适时增加创业模块。如在调酒与酒吧管理课程中增设咖啡厅、茶吧等酒吧的开设流程;在餐饮部运行与管理课程中增加中小特色餐饮企业开办流程、加盟餐饮企业管理实务等模块。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专业基础知识,而且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中去。第三,加强学生创业技术的学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活动一般可从咖啡厅、茶吧、奶茶店等中小特色餐饮入手,因此,开设此类特色餐饮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是需要在校内学习与掌握的。例如,要开设酒吧等特色店面,调酒技艺、咖啡制作技艺是要具备的过硬的技术知识。如果学生以加盟的形式开办餐饮企业,那么经营性技术的高低则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除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之外,挑选具备实践创业经验的优秀企业家作为专业的客座嘉宾,现场说法对大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并将创业行动纳入到学生成绩考核之中。 (三)搭建多维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然而,从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和过程来看,创业实践平台形式单一、覆盖面少、不连续、不系统等问题制约了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因此,构建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互动式多维实践平台能帮助学生学习创业经验,构思创业模式和路径,真正把想法变成行动。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创业实践平台可分为校内实践平台与校外实践平台,也可划分为实体实践平台与虚拟实践平

12、台等。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特点与实践平台建设现状,笔者认为,专业创业实践平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和优化: (1)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与烹饪专业共同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中心,专业拥有7个实训室及1个综合仓库,设备先进、齐全,可以同时容纳100人进行实训练习。学生在实训中心学习各类服务技能,如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前厅服务技能、调酒与咖啡制作技能等。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在实训中心进行单一项目的训练,这种实训方式存在真实性差等弊端,所培养的学生职业技能与企业需求有偏离。另外,部分实训室平时的使用效率较低,经济型的投入产出率低,不利于实训室的健康

13、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现有酒店管理专业实训中心进行改革,将实训基地建设与学生创业相结合,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如联合酒店管理专业与烹饪专业,将酒吧模拟实训室建成由烹饪专业学生制作糕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服务与管理的融教、学、做、经营一体化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2)丰富社团活动。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专业可积极利用社团使其成为帮助大学生培养创业精神和提高创业能力的另一场所。如在社团中举行创业讲座,邀请著名企业的创业者为学生讲述创业经历,启发学生创业思想。组织学生校外参观学习,对武汉市中小特色餐饮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见多才能识广。此外,开展创业计划的模拟设计活动、创业计划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14、,感悟创业要点,了解创业市场要素,为真正创业打下基础。当然,社团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专业乃至学校的经费支持。 (3)建立创业园区。学校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技术等知识资源,通过提供场地等优惠政策,引进和吸纳创新企业,同时对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可在场地、资金上予以创业孵化期的优惠和扶持,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具体而言,对专业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可提供场所开办餐厅、茶吧等,由学生自主经营、从店面设计、产品促销、产品提供与服务到店面管理各方面均有学生自主完成。今年酒店管理专业4名学生在校内开办了茶语心咖茶餐厅,可以说向创业实践迈进了一大步。 综上所述,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生、学校、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作为创业教育主体的高校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任务,高校及专业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创业教育,优化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丰富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提供多维创业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余长春,黄 蕾,钟 梅.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路径:理论及实证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李静.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2011. 3董金秋,贾志科.大学生选择创业模式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30所高校2827名在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最新【精品】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