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系统三级医院自评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377886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系统三级医院自评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外科系统三级医院自评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外科系统三级医院自评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外科系统三级医院自评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外科系统三级医院自评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系统三级医院自评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系统三级医院自评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科系统“三级医院”评审自查评分表 评分 考 核 项 目 C B A 3.1.1.1对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有制度,住院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 (住院号) 3.1.2.1 查对制度:诊疗活动中(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 特殊饮食等)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49。诊疗过程中至少两种身份识别方式(姓名、年龄、出生年月、病历号、床号),熟悉制度及流程(各科抽2名医生、护士),科室对督查结果要有改进措施及具体实施50 3.1.3.1 科室间转接患者身份识别的制度、流程,腕带(重点病人,重点 科室)主要在手术室与科室之间(应知晓)查具体落实,问病人家属。科室对督查结果要有反馈,改进措施。

2、51 3.1.4.1 腕带制度,查重点部门、重点环节落实情况。科室对督查结果有 分析和改进措施。 3.2.1.1 医务人员间有效通过制度、规范,对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有 明确的澄清流程(查病区制度、规范、流程)52查门诊、住院病历和处方。对督查有反馈分析和改进措施。 3.2.2.1 口头临时医嘱护理人员的复嘱完整确认,双人核查,及时补记。 (查病区制度、流程,医生和护士对其知晓度,有对督查、分析、改进) 53 3.2.3.1 3.6.1.1 3.6.2.1 “危急值”或其他重要检查结果:现场演示53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抽2人对制度与流程的知晓度),接获危急值报告人员完整、准确记录患者

3、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报告者信息、按流程复核,复述无误后向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报告,并做好记录,医师接获后及时追踪、处理并记录(查病区流程、制度,现场资料的完整、规范、准确、报告、处置、反馈。接收报告者、处置者的复核、签名及时间。科室有总结、分析、完善制度、工作流程。医护各2人对制度、流程的知晓度,查执行率100%)61科室有对督查的反馈分析和改进措施。 3.3.1.1 围手术管理制度,当日和次日手术病历各科各2份查程序(在完 成各项检查、病情和风险评估、履行知情同意告知后方下手术医嘱)术前准备制度落实,有对督查的反馈分析和改进措施。54 3.3.2.1 手术部位标识的相关制度与流程(查2科)。

4、标记方法、颜色、 实施者及患者参与有规定(查当日和次日手术每科各2人,对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手术侧有无规范统一的标志,病人进入手术室前是否已标记手术部位,执行率100%)有对督查的反馈、分析和改进措施。55 3.3.3.1 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手术室抽查当日手 术每科12人,核查“三步安全核查”:麻醉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 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第二步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记、风险预警

5、,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由手术室护士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师报告;第三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查手术安全核对表、手术风险评估10份病历,执行率100%)56有上级的督查、反馈、改进措施。准备切皮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遵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规定的流程,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分级等内容。56有督查反馈、分析及改进措施 3.4.1.1 职能部门对科室的督查、总结、反馈和改进,暗访,抽2名看在接 触不同病人时,是否洗手术或消毒,57 3.4.2.1

6、手卫生:,抽查10人看六步洗手法,有督查结果的反馈、分析和 改进措施。57 3.5.1.1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管理制度(抽 查5人知晓度),存放、标识和贮存。职能部门的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改进措施(科室是否要有)?查科室存放、贮存、标识。58 3.5.1.2 高浓度电解质、化学药物,存放、标识和贮存,包装相似、听似、 看似、多规、多剂型药物的警示标识,职能部门督查、总结、反馈、改进,查科室是否统一警示标识。59 3.5.2.1 处方、医嘱转抄、执行核对程序(护理)静脉药调配与使用操作 规范,输液反应应急预案。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登记。职能部门督导总结、反馈、改进措

7、施? 3.9.1.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查病区),要有培训, 抽2人查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知晓度,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的区别,报告程序,要有对不良事件的分析、处理和整改措施。63 3.9.2.1 有激励机制,而非惩罚制度,严格执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 事故报告制度(要有制度和规定) 3.9.3.1 医院安全信息分析,定期对重大不安全事件原因分析,要有改进措 施64 3.10.1.1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2病区健康教育、供患者选择的诊疗方案(查 2病区内各2患者或亲属对诊疗方案选择)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要有职能部门的检查、总结、反馈和整改措施65 3.10.2.1 查各种知情同意

8、实施与流程的执行情况,尤其是手术、介入、药 物治疗或输液前有具体措施与流程,要有职能部门的检查、总结、反馈和整 改措施654.1.1.2 抽8人对质量安全管理的认识68 4.1.1.3 科室质控小组(科主任、护士长、住院总、质控医师、感染监控医 师和监控护士组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制度的实施和落实,每月一次检查,召开会议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并在全科通报,有指标的改进和提高。要有工作记录和文字材料68 4.2.1.2 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 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的管理标准与措施符合诊疗规范与管理要求70?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改进措施 4.

9、2.2.2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特别是14项核心制度。要有培训,检查病案、 现场提问,阅读材料查14项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查10人对核心制度的知晓度。科室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记录、整改意见,措施到位,效果明显。71 4.2.2.3 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科室培训资料,执行情况检查记 录与整改措施)对指南及进进行补充72 4.2.3.1 抽20人考三基(三基培训各专业,各岗位、不同层次的培训、考核, 年度培训计划、时间、重点、教师。要有专人负责。培训记录、签到、试卷及成绩表。)72 4.2.4.1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包括识别、评估、分析、处理和监控),管理 制度、流程、预案

10、或规范以及落实的原始记录。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以及报告记录。医疗风险预警制度及预警通告记录。有执行情况的检查、反馈、记录及改进措施。73 4.2.4.2 针对患者安全目标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对员工的培训与考 核(查医护人员对安全目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培训,查临床科室患者安全目标在日常工作中的落实情况,考员工安全服务意识、安全警示标示和安全服务设施。主管部门检查、分析、反馈、改进。考患者安全目标相关知识,知晓率90% 4.2.4.3 科室防范医疗风险培训、教育(根据本部门特点,培训计划,时间 , 内容,签到。包括医疗风险防范的工作制度、流程、规范、预案,案例分析

11、。培训内容要知晓)查签到名单,抽医护人员对培训内容的知晓率74 4.2.5.2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接受质量管理教育培训记录(计划、内容、签到), 询问相关质量管理技能,活动记录,案例说明持续改进。医院培训抽查8人进行了解PDCA 75 4.2.6.1 科室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有记录。 4.3.1.2三新项目开展应有伦理委员会讨论审核(报告、讨论、签字、对病 人的告知)77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管理审批程序79 4.3.3.1 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医疗技术风险处置、损害处置预案。查2 人对医疗技术风险处置与损害处置预案,流程的知晓度79 4.3.5.1 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

12、制度,审批程序。 需要授权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目录,根据监管情况,定期更新,资料的动态管理 4.3.5.2 有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组织,资格授权诊疗项目的考评与复 评标准,申请资格授权,有复评、取降低操作权利的规定,科室授权管理完整资料(考评认定,分级管理,主管部门审批)查5份高风险手术人员的资质81 4.3.6.1 技术项目完成当年资料,单项5例。81 4.4.1.1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相关制度, 科室有实施小组、工作职责、活动记录。临床路径入径率不低于50%。有临床路径文本, 82 4.4.2.1 临床路径文本、病种,入径患者应履行知情同意的相关制度与程 序

13、,有培训考核。对本岗位临床路径工作流程知晓率。至少完成在4人以上,查病历及管理日志。83有实施效果评价,修订文本,优化路径。调整病种。 4.4.4.1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监测: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日 内再入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查每季度的统计、分析及改进意见,查50份病历,要有持续改进84 4.4.5.1 对病种疗效、费用及成本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每季度汇总分析 并提出整改措施,有专人负责。及时上报。 4.5.1.1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包括评估的重点范围、 评估人及资质、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首次病程录及上级医师第一次查房应有病情评估,记

14、录时间、签名者资质。要有培训。查5份病历,诊疗方案是否与病情评估的结果一致。主要是查病历,对患者的病情评估质量有提高86 4.5.2.1 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检查10份病 历,临床检查、诊断、治疗、药物、植入类器械是否符合规定。要有培训,查重点病种质量持续改进,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质量持续改进。86 4.5.2.2 查20份病历:临床各项检查是否有适应症(检验、腔镜检查、影 像检查、功能检查、电生理、病理)。有创检查知情同意,根据检查、诊断结果对诊疗计划的调整,重要的检查、诊断阳性与阴性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意见。有对大型检查阳性率分析评价,有改进(CT、MR、DR、D

15、SA)87 4.5.2.3 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制度。抗菌药物使用是否符合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指导原则,分级分线管理。三级处方权管理,87 4.5.2.4 胃肠外营养药物应用规范 有主管部门监管记录、分析、反馈、整 改。 4.5.2.5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的使用指南或规范;病历中应有评价用药情 况的记录,使用是否规范。主管部门监管反馈。88 4.5.2.6化疗等特殊药物的使用指南或规范,病历中规范、正确使用,对可 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处置预案。主管部门监管反馈记录。89 4.5.3.1“三级查房”制度,科室分诊疗小组管理。治疗组长对危急症症病 人应在24小时内完成查房,并提出诊疗意见。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及技能要求,查科室工作安排。科室要有检查,分析,体现持续改进90 4.5.3.2 检查50份病历:首次病程录有病情评估,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检 查、治疗、护理计划等)。病程录和医嘱应根据检查结果分析,调整诊疗方案,并分析原因和背景。诊疗方案及其它重大变更由高级职称负责评价与核准签字,诊疗方案及时与患者沟通,出院时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