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377075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三会一课,即俗称的”一课三会”制度,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欢迎阅读参考!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篇一:时间:*月*日 地点:支部活动室 会议类别:党员大会 主持:书记 记录: 会议内容: 乐至县中小学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近期工作要点 1.搞好“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制定升级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升级措施,完善好报表资料,及时上报。 2.摸清家底:党组织职数、行政职数、编制数、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职称结构、性别比例。 3.建立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台帐。 4.接待群众信访、来访及办理情况。 5.完成2

2、0xx年年度公开承诺。 6.深入开展“四亮四送四比四评”活动,即:四亮,亮身份、亮职责、亮标准、亮承诺;四送,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送温暖;四比,比技能、比效率、比作风、比业绩;四评,个人、党员、群众、领导。 7.挖掘先进典型和特色亮点,形成材料及时上报县教育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8.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积极发展党员情况。 9.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议,会议记录齐备。 10.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公示在学校显眼位置。 1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情况。 1

3、2.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13.写出阶段工作总结,并按监督检查内容写好自查报告,5月10日前交人事股。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篇二:时间:2月20日 会议类别:支部委员会 地点:支部活动室 主持:书记 记录: 会议内容: 20xx年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立高尚师德,树文明教风。 二、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强化师德教育,树立正气,营造出一种团结、和谐、风正、心顺、干事的教育大氛围,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定职业信念,志存高远、爱岗敬业,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各学校务必紧紧围绕“质量是教育的尊严、质量是教育的灵魂、

4、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这个主题,扎实工作、锐意进取,真正做到“让苦干者吃香、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 三、活动内容与步骤 (一)学习动员阶段(20xx年2月20日3月10日) (二)查找问题阶段(20xx年3月11日3月31日) (三)师德整改阶段(20xx年4月1日4月30日) (四)总结表彰阶段(20xx年5月1日5月31日)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二)突出重点,集中整治 (三)扎实工作,务求实效 (四)结合实际,统筹兼顾 (五)加强联系,督促指导党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篇三:会议名称:建立党员的“三会一课”制度 时 间:xxxx 地点:局五楼会议室 主持人:xx局长 记录人

5、:xx 参加人员:全体党员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第一,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理顺全体党员、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书记会与书记的关系,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建立党代表常任制,改进和完善党内选举制,扩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参与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真正理顺权力授受关系。 第二,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大、政府、政协职能作用的关系;按照政治功能分化的原则来合理划分党与政府、人大、政协、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职责权限,科学界定执政党与国家公共权力的不同职能。 第三,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通过完备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来治理国家,确保正确

6、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一方面,党必须善于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把自己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和国家政策,以实现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另一方面,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治的轨道上开展各项工作。 第四,要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制。要完善利益整合机制,正确反映和兼顾群众的不同方面利益,尤其要关注并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同时要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要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决策智囊网络,形成决策的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和反

7、馈系统,形成严格的决策制度程序,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以提高决策的正确度。要建立科学的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建章立制保证党的工作取向,并实现从一元纵向型的监督到多元立体型的监督转变。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出现了一些情况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科学把握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新机制,以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8、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出现了社会矛盾多发多样的状况。这是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胡主席同志指出:“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以致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各类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建立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经济转轨、社会转型,

9、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大量情况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其主要表现为:“四个多样化”趋势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这一方面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道德风尚朝着更加民主、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和管理监督等尚不健全、不完善、不到位的情况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抬头,导致一些人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

10、。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反映到经济社会生活中,就会产生各种社会矛盾。 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深层次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种利益调整。 改革越是深入,各种深层次矛盾就越是凸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社会成员、不同的经济组织因竞争能力的差异、劳动贡献和要素投入的不等,形成一定的收入差距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这在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竞争、提高效率。但是,在利益关系调整中出现分配不公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容易引起社会矛盾。 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这包括:因农村土地征用、移民搬迁安置、各种工程建设用地等补偿标准不一,发生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

11、的问题;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等等。 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处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1)要把利益矛盾视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导方面,视为决定其他人民内部矛盾存在、发展、激化的主导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不是以一种利益去取代、剥夺另一种利益,而是对各种矛盾着的利益进行协调。同时由于利益矛盾具有刚性,还必须以制度化的方式和机制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制度去加以解决。 (2)干群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通过在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次也要考虑使干部

12、与群众这一矛盾双方的权利义务平等,干部和群众在同一个法律体系的框架内行动。 (3)工农矛盾、城乡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表现得同样非常突出。如果不在工农群众、城乡居民之间建立起权利义务的法律关系,工农、城乡之间的利益一致和工农、城乡矛盾的解决就是一句空话。 (4)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矛盾,公与私之间的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表现,对这一矛盾的正确解决,同样离不开权利义务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确立和实施。只有国家的政策规章合乎大多数人的意志,它们就不再是与广大人民利益相矛盾的东西,而是人民群众自己意志的集中体现。 (5)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之间的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矛盾,也要体

13、现权利义务对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应该像郑重对待公有产权一样郑重对待私有产权。只有给予同等的法律监督和同等的法律保护,才能在公产和私产之间建立起正常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6)收入差别的扩大,是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对这种利益差别的调节也必须建立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要通过各种税收制度、收入再分配制度等,有效地调节不同阶层的利益差别,从而在一部分人率先富裕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新时期社会矛盾主要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前进中的矛盾,应从新时期社会矛盾的根本性质出发,在工作中把握好四个处理原则。 第一,坚持“做减法”的原则。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一定要突出一个“减”字,通

14、过减少引发矛盾、激化矛盾的诱因,控制矛盾的发展,这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点。要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 和“不过夜”、“不出门”的要求,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突出重点,对矛盾集中、问题较多的地方、部门、单位、环节,要反复“扫描”,认真分析和排查,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及时调处,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减少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第二,坚持增强改革的坚定性、发展的积极性和维护稳定的自觉性有机结合的原则。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强解决问题的物质基础。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经济利益问题,只有靠

15、改革发展才能解决。因此,不能讲稳定就在改革发展上缩手缩脚,那样做的结果是得不偿失。一定要从第一要务这个大局来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增强改革的坚定性、保护发展的积极性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更加努力地抓好发展,为快速、有效地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三,坚持依法律、按政策办事的原则。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要坚持按政策和法律办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但又需要的,要抓紧研究完善;不能解决的,要讲清道理,做好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对群众反映的涉及司法的问题,一定要引导群众到司法部门依法解决,如果继续沿用以前单纯靠行政手段协调工作的老方法,不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司法公正,造成问题久拖不决。 第四,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产生社会矛盾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思想上不理解,二是实际问题没得到解决。因此,一方面,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细心听取群众的诉求,了解群众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