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75849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德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一、积累(28分)1、下列书法作品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2、结合语境,下列语段中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项( )(3分)两岸高峰对峙( ),水面波光lnln( ),夕阳的余hu( )中,一切又缥mia( )起来,人们也不禁潜( )神静气了。Azh 鳞鳞 辉 渺 qin Bsh 粼粼 辉 渺 qin Czh 粼粼 晖 缈 qin Dsh 鳞鳞 晖 缈 qin3、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春节期间车票非常不好买,我们一家能够莅临远在太原的舅舅家真是太不容易了。B王春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教导他

2、学习应该温故知新。C那些在体育锻炼中意志不坚的孩子,将来在工作上也可能拈轻怕重,挑肥拣瘦。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日的田野里,农民们在努力耕作,播种一年的希望。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杏花雨”指春雨,“杨柳风”指春风。B“高见”“令尊”“贵姓”是敬辞,而“久仰”“见谅”“奉陪”是谦辞。C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D“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在这句诗中化用了陶渊明的典故。5、默写。(8分)(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3)潼关一诗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

3、的句子是: , 。(4)我们经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论语十则中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七年级语文试题共6页】第1页6、名著阅读(8分) (1)西游记中唐僧收了四个徒弟,在 (地点)救出悟空, (地点)收悟能,鹰愁涧收了白龙马,流沙河收了 (人名)。(3分) (2)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回忆了影响他成长的多位人物,其中有私塾先生寿镜吾、父亲、日本留学时的老师 、 (身份)长妈妈、邻居衍太太、朋友 等。(3分)(3)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的是丹麦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皇帝的新装 等。(2分)二、阅读(5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23题。(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4、,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7、这首诗的作者陆游是南宋时期伟大的 主义诗人,诗中的“轮台”在这里代指 。(2分)8、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3分)(二)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

5、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止有剩骨 恐前后受其敌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七年级语文试题共6页】第2页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静以修身 B其一犬坐于前 择其善者而从之C两狼之并驱如故 下车引之 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四十而不惑12、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三)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6、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战国策魏策【注释】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一:当初。会:约定。罢:取消。1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与里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乐,而天雨。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一狼洞其中 C非学无以广才 D穿井得一人14、翻译下面句子。(3分)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15、文末说 “魏于是乎始强”,从文章看,你认为魏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3分)(四)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7、?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七年级语文试

8、题共6页】第3页16、第段“她又悄悄地出去了”一句中“悄悄”一词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分)17、第段中的“诀别”意思就是永远的分别,前面再加个“永远的”,是否多余?(3分)18、第段划线句是 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五)少年书架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

9、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

10、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七年级语文试题共6页】第4页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

11、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小小的书架成了!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

12、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19、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2分)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 书架伴“我”成长20、品读第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妈妈怎样的心理?(3分)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21、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4分)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批注一: 批注二: 22、在第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23、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4分)【七年级语文试题共6页】第5页三、应用(10分)24、下面这则请假条有五处错误,用恰当的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