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75747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综合测评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ng)唱和(h)黄晕(yn)B.竦峙(ch)枯涸(h)斗笠(l)C.碣(ji)石贮(zh)蓄着急(zho)D.水藻(zo)肌肤(f)娇媚(mi)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B.粗犷:粗鲁而豪放。C.舒活:舒展、灵活。D.竦峙:耸立。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岛/竦峙 B.江春/入/旧年C.我/寄愁心与明月D.断肠人/在天涯4.下列句子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2、,那些小山太秀气。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就年。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6.读下面的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诗人宽宏大量B.诗人高雅风度 C.诗人反击艺术D.诗人自命清高7.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

3、,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8.用课文原句填空。(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体现作者深切同情和关怀句子是 。(3)“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现游子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一句古诗 。(4)朱自清在春一文中表现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特点的比喻句是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4、,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10.这首诗的前两句交代了登临的地点和目的。登临的地点是,目的是,其中字统领全诗。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其中”指的是。这几句诗表现了诗人 (感情、抱负等)。12.古代的许多诗人,常常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或伟大抱负。请你根据自己知道的古诗词,写出两句能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

5、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哪!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桌缝里,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

6、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千娇百媚,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

7、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一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爽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从孩子们的

8、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13.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14.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填在下列句中括号内。萌动涌动蔓延洋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15.从第段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1)第段:(2)第段:(3)第段:16.概括选文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赞颂了师生之间,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17.第段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男孩为什么笑了?三

9、、作文。(40分)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生活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大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请以“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单 元 测 评一、1.答案:C解析:A项中,“和”应读h。B项中,“峙”应读zh。D项中,“肤”应读f。2.答案:C解析:C项中“舒活”应为“舒展活动(手脚等)”的意思。3.答案:C解析:C项中“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正确朗读节奏应

10、为“我寄愁心/与明月”。4.答案:C解析:A项“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去掉两个“也”。B项中,“。”应为“!”。D项中,“就年”应为“旧年”。5.(1)拟人(2)排比、比喻(3)对偶6.答案:C解析:“我恰恰相反”的意思“我从来都给疯子让路”。这是以退为进,有力地反击对方。7.示例: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你可以做坚强的绿地解析:仿写要分析句子中变与不变的成分,不变的成分为“也许你无法拥有”“但是你可以做”,变的成分为“深邃的蓝天”“飘逸的白云”“浩瀚的大海”“清幽的小溪”,把变的成分置换即可。8.(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3)示例:夕阳西下,断

11、肠人在天涯(或: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二、(一)9.答案:这首诗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或:大海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景象)。解析:描写对象是大海,从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等景物的描绘,到“日月”“星汉”两句所展示的气魄,总结为描写的是大海壮丽的景象。10.答案:碣石欣赏大海的景色观解析:“东临碣石”交代地点,“以观沧海”交代目的,“观”字统领下文。11.答案:大海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或: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愿望)解析:“其中”指向写作对象大海,从用词和内涵上,体会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12.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解析:联系表达作者抱负的诗句,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等思考即可。(二)13.答案: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教室里春意盎然的样子。解析:开篇户外的冰冷、死寂与教室内由多彩的植物构成的春意盎然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教室的春意盎然。14.答案:萌动蔓延解析:“我”作为老师,对第一撮小草芽的态度让孩子们对植物有了兴趣,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带着植物来到教室,所以教室里的春意由“蔓延”到“涌动”。15.(1)答案: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解析:春意表现在草尖上。(2)答案: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解析:春意表现在

13、芽苞和小野花上。(3)答案: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千娇百媚,绚丽多姿。解析:春意表现在花朵的千娇百媚上。16.答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谐美好的关系解析:由孩子们对春、对大自然的情感,提炼出师生的和谐美好关系。17.答案:他为老师跟自己一起领略春光而会意地笑。解析:老师没有武断地丢掉他的草芽,看完又插回原位置的做法表明老师也从中领略到了春光,这让男孩笑了。三、点拨: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给出了提示语、半命题的标题和要求。提示语的好处是给没有思路的同学以思维启迪,而对那些有想法的同学来说,可以直接在空白的命题范围做文章。分析给出的部分题目我们发现,其实空白处只需要填写一个对象,这个对象“让我陶醉”,而这个对象是限制在大自然中的,所以从大自然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自然物把题目补充完整,开始构思即可。作为写景作文,要想具有吸引读者的魅力,遣词造句就要美,多用修辞手法增添美感,可尝试用小标题式、排比段等特殊结构方式,借景抒情等手法来营造美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