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75616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测试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中伤(zhng)澄澈酝酿(ling)咄咄逼人B缥缈(pio) 陛下 抖擞(su) 人声鼎沸C忙碌(l) 静谧 充沛(pi) 浑为一谈D蜷伏(qun) 苛刻 笨拙(zhu) 花枝招绽(解析:A.“中”应读作“zhng”,“酿”应读作“ni

2、ng”;C.“碌”应读作“l”,“浑”应改为“混”;D.“拙”应读作“zhu”,“绽”应改为“展”。)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3分)A研究生毕业后,他既想去上海工作,又想留在扬州,总是见异思迁,很难做出决定。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C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D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解析:A.“见异思迁”指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符合语境;C.“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3、。此处望文生义;D.“随声附和”的意思是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主见。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3文化积累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3分)A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行者弼马温齐天大圣孙悟空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B阿长与山海经中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C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D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观音菩萨等神幻化为母女四人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

4、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解析:A.依次为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神佛。)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的主题读书活动。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解析:A.书名号应改为引号;C.应去掉“等”或省略号;D项中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A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

5、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解析:A项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让”;C项语序不当,改为“深受读者喜爱”;D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6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C)(3分)A文学社请张老师给社员们上了写作辅导课。李明同学道谢说:“您的辅导课水平很高,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谢谢!”B刘伟同学随父亲到父亲的同事家去做客,主人问他高不高兴,刘伟说:“光临寒舍,

6、非常高兴!”C星期天,张慧在家帮奶奶做家务,同学郭芳要上街买衣服,找她去“参谋参谋”。张慧说:“你稍等一下,我把这件事做完了就陪你去,好吗?”D陈阿姨串门来了,小莉热情接待。她说:“欢迎阿姨!您好久没到我家来了,很忙吧?请到墙角那把椅子上坐坐!”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2分)(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论语十二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6)潼关: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7、(7)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论语十二章中表明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夜雨寄北中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企盼重逢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811题。(12分)原谅尤今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枝上的一片嫩叶,她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鱼汁泼洒在我搁于椅子上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这皮包,是我的心头大爱。可是,我还没有发作,我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端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

8、。”女侍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的皮包,嗫嚅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万万没想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工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慢慢地放松了,她细声细气地说了声“对不起”,便低着头走开了。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不免辛苦。女儿平静地看着我,在餐馆明亮的灯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当天晚上,返回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留学伦敦的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在大学的假期里,我们不让她回家

9、,要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兼职打工的滋味儿。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水,粗工细活都轮不到她,然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第一天上工,便闯祸了。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翼。女儿战战兢兢,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了。正松了一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撞倒了杯子,杯子应声倒地,“哐啷、哐啷,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

10、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把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连衣裙上,原以为顾客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倒过来安慰似的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此刻,在异乡异国的夜里,我眼眶全湿。(有改动)8根据提示,写出“我”的情感变化历程。(3分)女侍出现过失,“我”

11、感到愤怒女儿帮女侍摆脱窘境,“我”感到惊奇听完女儿的打工经历,“我”为人间真情所感动。9第段中,当鱼汁泼洒在皮包上时,“我本能地跳了起来”,联系下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目的。(3分)写出了“我”对皮包的珍爱和“我”对女侍的不满与愤怒;与女儿原谅安抚女侍的行为形成对比,衬托女儿的善良和宽容。10体会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发生在女儿身上的关于“原谅”的故事,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1具体说说文章结尾“我”留下的是怎样的泪水。(3分)感动的泪水为女儿在异国他乡接受他人的原谅,为这份善意而感动;欣喜的泪水为女儿从他人的爱心中学会原谅而欣喜;愧疚的泪水为自己

12、差点伤害女侍,没能以一颗宽容之心体谅他人而自责。(二)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1215题。(12分)回家去问妈妈毕淑敏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我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啰唆。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13、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蔽,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含义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

14、禀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12请你说说题目“回

15、家去问妈妈”的含义。(3分)倾听妈妈讲述我们过去的事情,和她一起回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1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结构上:过渡,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内容上:紧扣文题,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1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哪些感悟?(3分)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感悟: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三)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1618题。(9分)青少年体质状况材料一:某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状况)监测项目升降趋势监测项目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