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75569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防城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西防城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西防城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西防城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西防城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防城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防城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防城港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15小题,共3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脸颊(ji) 红绫(lng) 美不胜收(shng) B秕谷(b) 绽开(din) 神采奕突(y)

2、 C黄晕(yn) 热忱(chn) 载歌载舞(zi) D酝酿(ning) 干涸(h) 拈轻怕重(n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缭亮 浮想联翩 迫不及待 B帐篷 油然而生 惊慌失错 C莲蓬 亭亭玉立 见异思迁 D烂漫 更胜一畴 兴高采烈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B冬天的百草园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我们只好来捕鸟。 C. 从此以后,我们要勤奋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D王宁数学成绩一向很好,这次考试竟然只得了九十分,真是怪诞不经。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记者探访

3、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B是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C. 为了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D. 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乩扔垃圾?真没素质!” B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两送到!” C. 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带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D一名年轻的志愿者看见一位正要闯红灯的中年妇女,便走过去劝

4、说:“你不要命了,闯红灯多危险!”6下列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倚立窗前, ,观美景;夜眠围屋, ,做美梦;端坐书屋, ,悟人生。 吟诗填词写文章 看山看树看天蓝 听风听雨听叶落 A B C D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一种文学样式,如皇帝的新装。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庸盂子并称为“四书”。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

5、舟等风俗习惯。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既和蔼又严格的人。 B西游记中“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故事家喻户晓。 C水浒中有许多位打虎英雄,其中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是武松。 D伊索寓言中不少故事都影射当时社会现实,如狼和小羊狐狸与山羊,都揭露当时统治行的残暴和蛮横。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倡导节约 自从党中央倡导节约以来,全国人民积极行动,从“光盘”行动开始,节约的资源量已经形成了一组可观的数字。例如,我们每年在餐桌上节约的脂肪量预计可达800

6、万吨,相当于1 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这样每年就可减少1 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从餐桌开始节俭,节俭是一种美德 我国人民历来崇尚节俭,先辈们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从历史的变迁,世事的兴衰中认识到了节俭的必要性。从管仲提出“情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到墨子告诫“节俭则昌,淫逸则亡”;从荀况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到李商隐写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从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这些都说明了节俭是一种美德 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过着洁白朴素的生活,与

7、人无求,于己无愧,不为物欲所羁绊,就可以把人的整个身心投入到追求的事业中去;反之,穷奢极欲,挥金如土的生活中永远不会产生崇高的理想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古话有云: “自古纨绔少伟男”,纵观古今,凡是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突出成绩的人,都拥有节俭这一美德。 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节俭,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样与节俭息息相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一直以来都倡导全国人民勤俭节约,他曾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当前,党中央号召全国人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节俭。这些无不表明节俭的重要性。 其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能止于餐桌,更不能仅仅限于一时,还需要以更加宽

8、泛的视野、更高层次的眼界,在思想上,在每一个人的生活细节上,来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改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有责任继承“节俭”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 A节俭是一种美德。 B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C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勤俭节约。 D勤俭节约需要更宽泛的视野、更高层次的眼界。10.选文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A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B事实论证 举例论证 C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D事实论证 对比论证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第段先列出节约资源的数字,目的是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论

9、点。 B选文第段罗列我国众多历史名人厉行节约的事实,具体而有说服力地论证文章论点。 C选文第段划线句了在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D.选文第五段是文章结论部分,号召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8分) (一)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2.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

1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诗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波动荡漾的样了。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日月星汉的气势,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二)狼 (蒲松林)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戍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

11、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3.下列句了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目似瞑,意暇甚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B少时,一狼径去 过中不去,太丘舍去 C两狼之并驱如故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终日在天中行止1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学而不思则罔 B屠惧,投以骨 静以修身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其一犬坐于前 于我如浮云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学叙述了屠户与狼相斗的故

12、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B“屠惧,投以骨”表明屠户刚开始心存幻想,对狼迁就退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暴怒。 D结尾议论讽喻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猾,终究是要失败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16.把第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战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文: (2)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 (三)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

13、而立(选自(韩非子难一)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共2分)(1)以子之矛 以: (2)其人弗能应 应: 1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译文: 19.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2分) 四、默写。(共10分,每空1分)20.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子曰:“ ,匹夫不可夺志也。”(十二章)(3)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十二章)(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5)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诸葛亮诫子书)(6)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 , 。五、综合性学习。(共8分)21.据报道,游客王女士近日于某景区的一家啤酒鱼餐馆用餐。挑鱼时,店员在向王女士推荐了一种“味道很好”的鱼后,在末告知鱼价、未称重景的情况下,真接将鱼摔死。事后王女士才得知,这种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