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75493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模型建构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常用方法,下列各项中,属于建构数学模型的是()A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B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C建立血糖调节模型D建构种群增长模型解析: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故A、B错误。血糖调节模型是通过动态的物理模型构建概念模型,故C错误。种群增长模型是数学模型,故选D。答案:D2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呈现“J”型曲线的种群中无种群密度的改变B“S”型曲线的增长率最终变为0时,种群达到其环境容纳量C如果种群数量的年增长率为0,则种群中无繁殖现象D种群增长曲线同数学方程式一样,能精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解析:“J

2、”型曲线和“S”型曲线都直观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但不能精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J”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一直在增加;“S”型曲线有环境容纳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增长率为0,但此时仍有出生和死亡,只是二者达到相对平衡。答案:B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解析:在探究酵母菌种

3、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时,将盖玻片放在计数板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到计数板小方格内。答案:C4向某天然牧场引入良种肉牛100头,任其自然放养,自然繁殖。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C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1时D在t1t2时,该肉牛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2时种群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即K值,所以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2;在t1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仍

4、然上升。答案:B5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该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后应控制剩余量在b点处B若图表示蝗虫种群的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C若图表示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则e点之后的增长速率为0 D达到K值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解析:为保护鱼类资源、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c点,即K/2时,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A错误;蝗灾防治应在种群数量及增长速率较低时进行,所以应在b点之前进行,B错误;e点为K值,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因此增长速率为0,C正确;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错误。答案:C6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

5、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按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并使用如图乙所示的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排气口的胶管设计成长而弯曲的目的是_。(2)实验的最初阶段,由于_、_、_,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3)在图乙所示的计数室中,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若计数室为1 mm1 mm0.1 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如果经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 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_个。(4)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进行_。解析:(1)排气口的胶管设计成

6、长而弯曲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2)实验的最初阶段,因为温度等条件适宜、营养物质充足、没有敌害和竞争,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3)在图乙所示的计数室中,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加无菌培养液稀释。若计数室为1 mm1 mm0.1 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 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5400(0.1103)102108(个)。(4)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该实验自身前后形成对照。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进行重复实验。答案:(1)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2)温度等条件适宜营养物质充足没有

7、敌害和竞争(3)加无菌培养液稀释2108(4)该实验自身前后形成对照重复实验A级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D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解析: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A正确;“S”型曲线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种群数量基本保持稳定,B正确;“S”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先升高后降低,C错误;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正确。答案:C2下面两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图1、图2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1中

8、A点与图2中的C点对应C图1中B点与图2中的D点对应D图1、2中的B、C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解析:通过分析曲线可知,两条曲线中的种群个体数量最终都达到一个最大值,所以它们都属于“S”型增长,环境条件是有限的,A正确。图1中,曲线斜率最大的点即A点增长速率最大,对应图2中的C点,B正确。图1中的B点增长速率为0,对应图2中的D点,C正确。图1、2中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的点分别是B、D点,D错误。答案:D3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b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负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

9、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在de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不变解析:图示a点东亚飞蝗数量急剧上升,此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病虫防治工作应在a点所示时间之前进行,A选项错误;图示ab段种群数量仍然在上升,但种群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使种群性别比例失调,从而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降低。在de段,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增长率为0,B、C、D选项正确。答案:A4温度在1535 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下表是同学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温度/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0 h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151.2

10、3.03.84.64.03.22.82.5201.25.05.34.22.11.20.80.6251.25.25.64.62.91.00.60.2301.24.95.54.82.21.30.70.5351.21.51.82.02.21.30.80.6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可以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D每天取样检测一次即可,不需要固定取样的时间解析:每天取样检测一次即可,但需要固定取样的时间,否则无法进行比较酵母菌在每天某一特定时间的数量的变化。答案:D5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

11、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用较大网眼的网捕鱼,目的是增大鱼池的环境容纳量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如果环境条件改变,短时间内种群数量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A错误;环境容纳量是环境的固有属性,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不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是基本恒定的,B、C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改善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提高其存活率,进而提高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答案:

12、D6(2017全国卷)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解析: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需要让该种家畜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由图可知,甲、乙、丙数量没有达到,丁超过,选择丁点可以使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数量降低到,保持最大增长速率,故选D。答案:DB级能力训练7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

13、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一般不同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内的达到最大值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解析: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一般不同,A正确;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正确;锥形瓶、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达到最大值,C正确;、锥形瓶中培养液的体积相同,虽然起始酵母菌数不同,但种群的K值相同,、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也相同,D错误。答案:D8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

14、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A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B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解析:图甲曲线的斜率代表种群的增长速率(即单位时间内种群个体的增加数目),由题图曲线特征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点,曲线的斜率不同,即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同,故A错误。图乙中G点时种群的数目不再变化,增长速率为0,故B错误。防治蝗灾应该在D点附近,超过D点,蝗虫增长速率加快,灭虫效果差,故C错误。渔业捕捞应该在超过时进行,且每次捕捞后的剩余量应保持在E点左右,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故D正确。答案:D9如图是某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第15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B第2030年间种群增长率为0C第3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D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解析:图中第15年间,大于1,且一直不变,种群呈“J”型增长,A正确;第2030年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