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提分卷三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75461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提分卷三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提分卷三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提分卷三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提分卷三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提分卷三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练习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提分卷(三)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满分:42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文学常识1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3分)A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诗人,其诗被称为“诗史”。C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D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三年一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解析:A.孔子是春秋时人。)2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3分)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屈原。被称为“人民艺术家”。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他的

2、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C在古代,“官”是正职,即长官;“僚”是副职,是为“官”服务的;“吏”是办事员,由“官”自己招募。D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解析:A.屈原是郭沫若的作品。)3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3分)A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B世说新语,南朝宋的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散文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C古代的床最开始是一种坐具,很矮,而不是睡觉的器具。D词,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

3、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解析:B.世说新语是小说集。)4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B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有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C子规,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古人常借其抒悲苦哀怨之情。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谦称自己的意见为“高论”。(解析:D.“高论”是对别人意见的敬称。)5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3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

4、著作。B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C古代张贴的对联,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D“一门父子三词客”中的“三父子”是曹操、曹丕、曹植。(解析:D.应是苏洵、苏轼、苏辙。)6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3分)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B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格林兄弟。C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其代表作有假

5、如给我三天光明等。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D郭沫若,原名开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解析: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不是格林兄弟,而是安徒生。)7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3分)A峨眉山月歌是诗人李白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远离乡土,对故国故人的恋恋不舍之情。B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其作品:“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C列子,本名列御寇,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有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儒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D毛泽

6、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解析:C.列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8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3分)A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伊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为动物寓言。B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诗歌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春夜喜雨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D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

7、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解析:C.春夜喜雨是杜甫的作品。)二、名著阅读9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3分)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诗集,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诗。B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C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D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

8、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段生活经历。(解析:A.不是“散文诗集”和“散文诗”,应该是“散文集”和“散文”。)10文化积累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3分)A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偷吃人参果。B猪八戒好吃懒做,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搬弄是非,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对取经贡献不大,因此,西天取经成功后,佛祖没有给他奖励性的封赏。C孙悟空本来是一个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的石猴,因为他率先进入了水帘洞,于是众猴便一致推他为王。D铁扇公主不肯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为救师父

9、,请求南海观音用天罡刀阵和“金箍儿”降服了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解析:B.“对取经贡献不大”有误,且佛祖最后封他为“净坛使者”。)11文化积累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3分)A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B西游记中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C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史记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D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

10、10篇,作品记叙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解析:C.父亲强迫背诵的不是史记,而是鉴略。)12文化积累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3分)A西游记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奇异的神魔世界,同时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出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C繁星春水的作者是冰心,她的小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颂赞。D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做好事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解析:D.农夫和蛇的故事说

11、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对恶人千万不要仁慈。)13文化积累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3分)A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傩、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B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破釜沉舟”。C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助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蚂蚁和蝉就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D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解析:B.“破釜沉舟”不是二十四孝图里的故事。)14文化积累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3分)A西游记中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B在狗猫鼠中作者追忆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D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内容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解析:A.应是“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不是“管理天界三军”;“后经太白金星点化”应为“后经菩萨点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