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75456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12题。1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2属于谚语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a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b河流众多c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e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abcBdeCacd Dbe解

2、析:第1题,分别表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雨季开始得早)、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秦岭山脉。第2题,秦岭以南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众多,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肥力较低,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甜菜喜温凉,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作物。答案:1.C2.D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34题。3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

3、流年际变化大4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ABC D解析:由图示边界轮廓可判断该区域为我国新疆,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但北部为准噶尔盆地,来自北冰洋、大西洋的水汽可以通过阿拉山口进入该区,降水较多,属于半干旱区;由于新疆地区面积辽阔,自然地域分异比较复杂,既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又有垂直地域分异,还有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该区域最典型的特征是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适宜长绒棉的生长。答案:3.B4.D5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A西双版纳竹楼 B江南地区尖顶屋C陕北延安窑

4、洞 D云贵高原蒙古包解析:蒙古包是蒙古族的民居。答案:D下表为我国四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据表,完成67题。项目甲乙丙丁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春小麦水稻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花生亚麻、甜菜棉花、油菜甘蔗、茶叶6.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甲东北地区 B乙西双版纳C丙珠江三角洲 D丁台湾岛7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为暖温带,两年三熟B乙地可大力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C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D丁地光热充足,黑土深厚,水资源短缺解析:第6题,根据表格信息,甲为华北地区,乙为东北地区,丙为长江流域,丁地为热带亚热带地区,D正确。第7题,根据上题,甲为华北地区,暖温带,两年三熟。乙地为东北地区,湿地有保

5、护生态功能,不能大力开发。丙地为长江流域,农业限制因素是土壤为红壤,较为贫瘠,且旱涝频繁。丁地为热带亚热带地区,没有黑土分布。答案:6.D7.A8图甲、图乙为世界两个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甲图乙(1)甲、乙两个地区面积较大的是_,判断的依据是_。(2)比较甲、乙两地区的自然条件。区域因素相同点不同点甲地乙地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3)比较甲、乙两地区有利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项目相同点不同点甲地乙地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_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度在120E附近,东西约跨4,纬度在30N以北,南北约跨3;乙为中欧平原和西欧平原,经度在10E附近,东西约跨20,纬度在5

6、0N附近,南北约跨纬度15。第(2)题,两地区都为濒临海洋,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河网稠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但甲地区濒临太平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乙地区濒临大西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径流平稳。 第(3)题,甲、乙两地区相比较,甲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丰富,乙地区矿产资源更丰富,技术更发达。答案:(1)乙乙所跨经纬度大(2)区域因素相同点不同点甲地乙地地理位置都濒临海洋濒临太平洋濒临大西洋地形均以平原为主地处长江三角洲西欧平原和中欧平原气候均为湿润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河网稠密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径流平稳(3)项目相同点不同点甲地乙

7、地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资源丰富、技术发达读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完成12题。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比重南方大于北方,耕地面积北方多于南方;估算知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北方水资源比重远小于耕地资源比重,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第2题,我国北方水资源总量与南方

8、差异大,主要是降水偏少引起的。答案:1.C2.B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图。读图,完成35题。3甲、乙两盆地中河流()A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D河汛期短于河汛期4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足C天然气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5甲盆地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A地形平坦 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解析:第3题,结合经纬网知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水系,结合两河流水文特征即可判断出答案。第4题,两盆地都是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5

9、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光照足,作物品质优良。答案:3.A4.C5.B6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A、B、C三大部分,其中A表示_,B表示_平原,C表示_。(2)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解析:第(1)题,结合河流和等高线的分布判断,B表示渭河平原;A表示黄土高原;C表示秦岭。第(2)题,渭河平原是由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全长300多千米,号称“八百里秦川”,这里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和适中,加之河渠纵横,灌溉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作区,盛产小麦、棉花等。答案:(1)黄土高原渭河秦岭(2)渭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中,水源丰富便于灌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