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四章章末综合检测卷(四)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75435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四章章末综合检测卷(四)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四章章末综合检测卷(四)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四章章末综合检测卷(四)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四章章末综合检测卷(四)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四章章末综合检测卷(四)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四章章末综合检测卷(四)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练习:第四章章末综合检测卷(四)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综合检测卷(四)(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双塔灌区,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读“2010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完成12题。作物类型用水定额/(m3/hm2)单方水净产值/(元/m3)单位面积净产值/(元/hm2)作物种植面积/hm2小麦8 7000.131 1641 414棉花8 7003.6231 4935 390蔬菜12 3001.8122 3135 393瓜类4 5005.3023 8616041.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品质优良,其主导因素是()A昼夜温差大B土壤肥沃C

2、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2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今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是()A棉花 B蔬菜C瓜类 D小麦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利于作物的有机质积累,故品质优良。答案选A项。第2题,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水资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图中数据可知,目前,瓜类种植面积较小,单位面积净产值较高,用水定额小,单方水净产值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应大力发展耗水少、单方水净产值大的瓜类作物类型。答案选C项。答案:1.A2.C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

3、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下图为通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是()A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B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C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D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4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A商品率较高 B机械化水平高C农场经营规模小 D水利工程量大5通化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A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B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C环境污染程度下降D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解析:第3题,大兴安岭

4、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A项错误;通化虽位于中朝边境,但林下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可知,林下产业发展时间短,D项错误。第4题,由图可知,M区域为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水利工程量较小;林下产业特产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小。故A项正确。第5题,发展林下产业能综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提高产业收入,提高环境承载力,故选D项。林下产业对野生动物和地质灾害没有影响,对环境污染程度影响也不大。答案:3.C4.A5.D在第十二届昌平区苹果

5、文化节上,市民们见到了树体矮小、幼童伸手可摘的苹果树,“矮化密植”技术使果树树冠缩小,结果更早、更多,果实含糖量更高。据此,完成68题。6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矮化密植”技术()充分利用了光热条件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科技投入改良了作物品种A BC D7近年来京郊农村纷纷举办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文化节,该模式主要基于()A政策支持 B民俗传统C技术进步 D交通改善8本届苹果文化节还引入“互联网”的形式,大量苹果微店的开通()A拓展了销售市场,提高了经济收益B宣传了苹果文化,提高了市民素质C应用了网络技术,提升了政府业绩D便利了产销沟通,提高了产品价格解析:第6题,由材料中提到的“矮化密植”技术使

6、果树树冠缩小,结果更早、更多,果实含糖量更高可知,该技术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改良了作物品种,还能充分利用光热条件,但与土壤肥力无关。故选B项。第7题,京郊农村纷纷举办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文化节,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支持。故选A项。第8题,引入“互联网”开通大量苹果微店的目的是便于产销沟通,开拓销售市场,提高经济收益,与提高市民素质、提升政府业绩无关,也不会提高价格。故选A项。答案:6.B7.A8.A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开始兴起。2006年以后,随着手机芯片技术的革新和手机生产牌照核准制度的取消,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手机

7、制造业迅速壮大。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据此,完成911题。9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地价低廉 B位置优越C政策支持 D劳动力丰富102006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主要得益于当地()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完备的产业链条C优厚的地方政策 D庞大的消费市场11珠三角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这表明我国国产手机制造业()重视国际市场开拓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注重高端品牌塑造技术研发水平提升A BC D解析:第9题,由“获

8、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开始兴起”,可判断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支持。手机制造业属于高端制造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地价低廉、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不是主要原因。第10题,由“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可判断迅速壮大的关键在于产业链完整。科学技术的进步利于品牌创新,不是该地手机产业规模扩大的主因;材料中没有体现优厚的地方政策,手机消费市场包括全球,不仅仅是当地。第11题,“在德国慕尼黑发布”,体现了重视国际市场开拓,但不能体现生产规模。“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在发达国家发布,说明注重高端品牌塑造,以及技术研发水平的提升。答案:9.C10.B11.C读表,完成1213题。湖南某乡村面貌变化表19

9、95年2006年丘陵为主,土壤贫瘠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粮食种植为主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提高,一片青山绿水文化生活单调“渔村一日游”十分火爆外出打工者多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多人均年收入不足1 000元人均年收入超过11 000元12.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环境的综合整治A BC D13该地区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发展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减轻本区域环境压力,并促进劳务收入增长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A BC D解析:

10、第12题,与1995年相比,2006年该乡“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发展淡水养殖及加工、发展旅游和乡镇企业”,说明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环境的综合整治。故选B。第13题,根据该乡目前的发展现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工业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鼓励农民外出打工,不利于该乡自身区域经济发展。故选C。答案:12.B13.C读我国两地区城市化模式图,完成1415题。甲地区城市化模式图乙地区城市化模式图14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依靠外来资金

11、支持城市化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15对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B乙地区属于开放驱动型的城市化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解析:第14题,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两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15题,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典型;而乙地区属于大城市扩散型,在苏南地区比较典型。答案:14.D15.A二、综合题(4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油橄榄主要种植在地中海沿岸地区,以“高产、优质、高效益”闻名,所产橄榄油是世界优质食用油的代表,也具有很高

12、的药用价值。我国自20世纪中叶开始引入,目前南方有多省种植,其中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陇南山区为主要的油橄榄生产基地。专家建议中西部山区大力推广油橄榄种植。下图示意我国油橄榄适种区域。(1)结合原产地的气候特点,推测油橄榄的生活习性。(4分)(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与南京附近适种区相比,陇南山区种植油橄榄的主要优势条件。(8分)(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8分)问题:试为陇南山区油橄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问题:试说明中西部山区大力推广油橄榄种植的重要意义。解析:(1)推测油橄榄的生活习性主要结合原产地的气候特点。由材料

13、可知,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所以油橄榄应当具有耐高温、耐旱、喜光的特点。(2)主要从两地气候的差异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角度分析。陇南山区较南京靠近内陆,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更明显,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品质提升,降水少,光照充足;从地形看,北部为大巴山,冬季南下的冷气流对陇南山区的影响小,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同时地形相对较为封闭,为谷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更有利于油橄榄种植。(3)陇南山区油橄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从加大投入、提高知名度、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扩大规模等方面考虑;中西部山区大力推广油橄榄种植的重要意义主要从油橄榄

14、种植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有利影响考虑。答案:(1)原产地为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油橄榄具有喜高温、喜光、耐旱、怕低温冻害等特点。(2)陇南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距海较远,加上受山地阻挡,夏季降水较少,光照更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油橄榄品质的提升;地处河谷不易散热,夏季高温期较长且稳定,热量丰富,适宜油橄榄的生长(南京附近夏季受梅雨、伏旱、台风等影响,高温期不稳定);冬季有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寒潮、冬季风),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树木越冬;陇南山区地势坡度较大,利于排水。(3)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或引进优良品种;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对油橄榄深加工及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建设优质高产油橄榄生产基地,实现规模效应;加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资金支持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旅游业。问题:推广油橄榄的种植和加工,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可以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带动特色农产品、观光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油橄榄为经济作物,经济价值高,可以加快当地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