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75081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8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模拟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分数:60分)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请从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程有()科举制大运河三省六部制会通河A.B.C.D.2.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信息,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A.哥伦布发现美洲B.达伽马到达印度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D.郑和下西洋3.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哪一方面的内容()A.

2、创办近代工业B.建立新式学堂C.建立新式海军D.成立翻译馆4.“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并未改变宗法专制的社会形态,唯有辛亥革命使国体、政体发生变更,所以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辛亥革命在“立新”方面的“首创之举”是()A.建立了第一个共和国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D.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5.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97年前,中国共产党也召开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宣告中国共产

3、党的诞生。这次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中共七大的召开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一大的召开6.从下列历史人物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窃念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已成者当竭力保存张謇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佟麟阁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7.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美苏等国协同作战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华人华侨归国参战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A.B.C.D.8.小

4、明从右图的研究中能够得出正确的历史信息是()A.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B.“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重工业得到了发展C.“大跃进”时期,大力发展钢铁生产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9.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阶级斗争为纲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10.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含义是指()A.希腊

5、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神学文化的复兴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D.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11.重大的事件往往能够改写历史的本来面貌。下列历史事件促使本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有()美国南北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日本明治维新鸦片战争A.B.C.D.12.小丽在互联网上搜集与“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凡尔登绞肉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等内容相关的资料,你认为她将要学习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D.南北战争13.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A.战时

6、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 14.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成立相应的国际组织,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史实有()三国协约的形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三国同盟的结成联合国的成立A.B.C.D.15.186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1943 年的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上材料说明的共同主题是()A.实现民族独立B.维护国家统一C.中美关系友好D.

7、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第卷非选择题 (共3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6.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富有创新精神。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发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在海上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泉州、广州、明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中国同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南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是北宋治平年间收入的三倍

8、。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初,按照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为中国革命制定的策略,在斗争中遭受了重大挫折。毛泽东经过调查后认为,在中国占70%的人口是贫农,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秋收起义后,他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走出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材料四“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了面貌。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1)材料一提到的“第五大发明”指的是什么?(1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原因。(3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什么样的革命

9、策略。(2分)(4)材料四中,凤阳农民创新的“大包干”做法,逐渐完善成什么制度在全国推广?(1分)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5)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的感悟。(2分)17.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时间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

10、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摘自陶金珏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3分)(

11、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2分)(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2分)18.人类历史证明,一个没有海洋战略意识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材料二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

12、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而对中国而言却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出现了困局。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签订的美、英、日、法四国条约,承认了彼此在太平洋的权益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1)指出材料一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该事件对欧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2分)(2)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中国有识之士如何应对这一困局?(3分)(3)请你写出材料三中“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名称。发生在这两个大国之间的“下一场战争

13、”指的是哪一场战争?(3分)(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及问题的解答,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2分)参考答案1.C2.D3.A4.A5.D6.C7.D8.B9.D10.C11.D12.A13.D14.B15.B16.(1)科举制度。(1分)(2)原因:经济:经济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北方多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南方经济发展迅速)。(1分)政治:政府鼓励(政府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政府设置管理海外贸易机构;政府设置市舶司促进海外贸易)。(1分)科技:指南针的发明及运用(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先进)。(1分)(3)策略:主要依靠或发动无产阶级(工人阶级)进行革命;(1分)先攻打大城市或中心城市(或

14、城市暴动)。(1分)(4)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作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分)(5)感悟: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1分)创新要和国情相结合(创新必须结合实际)。(1分)17.(1)事件:工业革命。(1分)特征:制造中心。(1分)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分)(2)不同:发展重工业。(1分)原因: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抓住科技革命的契机,提高生产能力等。(2分)(3)说明:中国商品种类多、产量大;销售范围广。(1分)改变:中国应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精细管理打造国际品牌等。(任答一点1分,1分)(4)制度变革;科技创新;质量提升等。(答出两点,一点1分,共2分)18.(1)新航路的开辟。(1分)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2)甲午中日战争。(1分)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分)实行戊戌变法。(1分)(3)美国和日本。(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